經常有網友問:“LED燈的藍光會損害眼睛嗎?”
LED燈是繼白熾燈、日光燈以及節能燈之后的一種新型光源,具有很高的發光效率,但很多人對它的發光原理與光譜特性不了解,難免會擔心它發出的光會不會損害眼睛。
三種顏色的LED
從光譜上來說,LED發的光與傳統的白熾燈以及日光燈發出的光非常不同,所謂“光譜”就是指物體發的光都對應有一個“彩虹”。
傳統的白熾燈、日光燈發的光與太陽光一樣都具有“紅橙黃綠青藍紫”這7種顏色。
但是,一般 LED發的光只有“RGB”這3種顏色,其中R就是red,表示紅光;G表示green,就是綠光;而B表示blue,就是藍光。
這3種顏色的LED,以400nm到500nm之間的“藍光LED”最為重要,也最為基本。
藍光的特殊性
藍光在哪里呢?
看上面的這張“彩虹”圖吧。從左到右,依次是紫外線,可見光和紅外線。
其中可見光的波長范圍是在400納米到700納米之間,而從400納米開始到500納米的波長范圍就是藍色,所以這個波段被稱為藍光。
光的基本單元叫做光子,光子的波長與頻率成反比,藍光的波長短,所以頻率高。
而根據愛因斯坦與普朗克的光量子能量計算公式,我們可以知道光子的能量等于普朗克常數與光子的頻率的乘積,所以藍光的光子能量也比紅光與綠光要高一些,這使得我們可以用藍光來“激發”出其他顏色的光,比如黃光就可以被藍光“激發”出來。
藍光LED技術曾經贏得諾貝爾物理獎
藍光LED技術是在1998年才被開發出來,這個技術還得了2014年的諾貝爾物理獎。這看上去高大上的藍光LED是將GaN芯片和釔鋁石榴石(YAG)封裝在一起做成的。GaN芯片發藍光,波長λ等于465nm,波長帶寬大約是30nm。
白光LED是怎么發出白光的?
那么,家用的那種白光LED又是怎么產生白光的呢?上文中已經說過,藍光光子的能量高,所以用它可以激發熒光。
一般用藍光LED產生的藍光打在熒光粉上產生黃光(與日光燈的原理類似,日光燈的光芒是紫外線打在日光燈管內壁上的熒光粉上發出來的)。
黃光被藍光激發出來以后,它們一起從LED里射出來,我們會感覺好像是看到了白光,其實這只是藍與黃兩種顏色混合在一起的復合光而已。
我們打一個比方,藍光是“母親”,而黃光是“兒子”,它們母子倆組團構成了“白光”這個單親家庭。
正因為這個原理,所以很多廠家為了提高白光LED的亮度,直接提高藍光的強度,這樣黃光也會相應增加,最后形成的白光的亮度也就增加了,但這將造成我們將在后文中要闡釋的“藍光過量”問題。
對LED燈光譜的實際測量
下圖是不同型號的白光LED的光譜實測曲線,我們可以看到400nm到500nm之間的“藍光”有一個很強的峰。
這說明看上去發白光的LED,但實際上它的光譜里確實含有很強的藍光成分。
藍光對視網膜的影響
那么,既然藍光是白光LED的“母親”,那么眼睛對藍光的感受又是什么樣的呢?
人的眼睛中用來接收光的組織叫做視網膜,如果光源中的400–500 nm藍光波段亮度過高,眼睛長時間直視光源后可能引起視網膜的光化學損傷。
這種損傷主要分為兩類:藍光直接與視覺感光細胞中的視覺色素反應所產生的損傷,以及藍光與視網膜色素上皮細胞中的脂褐素反應所引發的損傷。
這些光化學反應都會產生大量具有細胞毒性的自由基,破壞視網膜細胞正常生長與工作。
我們也可以換個角度來考慮藍光的危害性。人的眼睛為什么不能接受藍光LED發出的“過量藍光”呢?因為人類是在太陽系里進化出來的,根據黑體輻射的維恩位移定律,我們可以通過太陽表面的溫度,計算出太陽光的中心波長在550納米左右,而藍光LED中心波長是465nm,偏離了太陽光的中心波長,所以從進化論角度來說,我們人類的眼睛不能接受“過量”藍光。
生活中LED藍光過量的檢測標準
一般來說,正規廠家經過國家質檢上市的產品,不會存在藍光過量的隱患。 但有一些LED燈的生產商并不注意控制藍光的強度,他們所生產的LED燈具中藍光是“過量”的,對眼睛存在藍光輻射損害。
生活中,可以發出藍光的光源有很多——浴霸、平板顯示器、LED霓虹燈、熒光燈、液晶顯示器、ipad、大屏手機等都有背景光源,它們都含有短波藍光。如果藍光是“過量”的,都會影響視網膜,所以應避免用眼睛直視光源,并且要注意使用時間,每隔20-30分鐘閉目休息一會兒。
如果你擔心購買的LED燈或者其他電器存在“藍光過量”的問題,可以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GB/T 20145-2006 / CIE S 009/ E:2002 (燈和燈系統的光生物安全性)》來判斷LED燈的藍光是不是過量——該標準給出了藍光在特定的空間角度下的光通量的上限。(具體標準的內容蝌蚪君就不再這里詳細列舉了,有興趣的讀者可以自己去查閱。)
可是,對于市場上售賣的LED燈,如何判斷LED藍光過量是一個復雜的問題。比如下圖這款LED燈,從它公布的“電壓與頻率”是無法推算藍光是否過量,因為電壓與頻率是電學指標,而藍光是一種光學指標。
而它所宣稱的“光通量”是一個光學指標,但僅僅是白光的總的光通量,而不是藍光的光通量,所以一般消費者是很難判斷這款燈是不是藍光過量的。
本著愛眼護眼的角度,建議大家在購買LED燈的時候選擇藍光強度低的燈具。有條件的人可以拿光譜儀測一下LED燈發出的光的光譜——如果這款LED燈發出的藍光的強度比太陽光中的藍光強很多,那千萬不要購買。
9月5日,美國能源部(DOE)最終確定了一套新規則。從2020年1月1日起取消LED燈過渡要求的政策。許多人認為,該修訂版政策回調了2017年奧巴馬通過的能效標準,并將減緩升級LED燈的進程。DOE于......
根據越南2017年發布的第04/2017/QDTTG號決定-符合最低能源性能標準(MEPS)和能效符合性聲明(EEDoC)的裝置和電器清單,LED燈在獲得能效符合性聲明后,遵守最低能效標準和監管能源標......
4月13日下午,中國科學院西安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張朋昌博士帶領團隊一行6人赴陜西歷史博物館交流座談,就唐墓壁畫顏料光譜特性數據庫建設項目開展進行充分探討。陜西省壁畫保護修復研究基地常務副主任晏新志,陜......
生物通報道:MIT研究人員十二月七日在Nature雜志上發表了阿爾茨海默癥研究的重大成果。他們發現,特定頻率閃爍的LED燈能使阿爾茨海默癥小鼠視覺皮層的β淀粉樣蛋白斑塊顯著減少。這種燈通過誘導gamm......
里斯本地區發現最古老的生產錫釉制品的窯爐位于流經SAC和MM遺址的塔霍河南岸,燒制時間從十五世紀末到十六世紀中期,距離里斯本中心20km。1997年和1981年考古學家分別在在位于塔霍河南岸SAC和M......
摘要本文論述了內蒙古錫林郭勒草原植被的光譜反射特征,分析了各波段反射率與不同植被牧草產量的相關關系,利用種比值植被指標和正交指標擬建立產草量的估算模式并進行一’精度檢驗,確認比值指標與刀以及二維正交指......
摘要:對經大孔樹脂AB-8分離純化的月季花色素的光譜特性、溶解性、穩定性進行了分析。結果表明:月季花色素最大吸收波長是366nm;不溶于非極性有機溶劑,而溶于強極性溶劑;對光、熱、還原劑不太穩定;對酸......
摘要: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分析化妝品用茶油的光譜特性。通過與常用的油類基質橄欖油及乙二醇進行比較,發現茶油對紫外光有很好的吸收,特別在250~357nm這一區間,是一種理想的化妝品用油類基質。通過比較研究......
《分析測試學報》2008年02期 苯并咪唑類化合物的結構與光譜特性研究 潘文龍;陳泳;朱黎明;李正全;韋文蔚;尹沖;許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