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華東理工大學校長軒福貞帶隊,赴昆明市尋甸縣、大理大學等調研考察,推進定點幫扶和對口支援工作。
記者從華東理工大學獲悉,自2012年與昆明市尋甸回族彝族自治縣建立定點幫扶關系以來,學校堅持“尋甸所需,華理所能”原則,充分發揮高校科技、人才優勢,調動科技、教育、校友、社會等多方資源,持續推進產業幫扶、教育幫扶、治理幫扶、消費幫扶、黨建聯建等工作,用專業力量和人才助推尋甸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
經過多年實踐與探索,華東理工大學聚焦培養尋甸社會建設與鄉村振興人才、孵化培育本地社會組織、推進尋甸鄉鎮(街道)社會工作服務站內涵建設、深入基層開展社區服務與社區治理四項核心任務,初步形成以幫扶尋甸社會建設為樣本的西部縣域社會工作服務示范試驗區。
同時,以尋甸服務的實踐為基礎,華東理工大學社會與公共管理學院立項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1項、國家社科基金3項,上海市哲社課題1項,上海市浦江人才計劃1項,入選“2023年度中國專業學位主題案例”1項,累計發表相關重要科研論文和專著30余篇(部)。
軒福貞表示,華東理工大學將充分發揮學校相關學科特色優勢,聚焦尋甸縣發展現狀、區位特點,積極推進教育提質、科技創新、產業升級等方面的精準合作,助推尋甸產業發展,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把科技創新成果轉化為昆明和尋甸經濟社會發展的新動力。
7月15日,華東理工大學在徐匯校區和平樓第二會議室召開干部教師大會,全體校領導班子成員,黨委委員、紀委委員、中層正職干部等參加會議。會議由校黨委書記蔣傳海主持。會上,校長、黨委副書記軒福貞宣讀了中共教......
近期,華東理工大學校長軒福貞帶隊,赴昆明市尋甸縣、大理大學等調研考察,推進定點幫扶和對口支援工作。記者從華東理工大學獲悉,自2012年與昆明市尋甸回族彝族自治縣建立定點幫扶關系以來,學校堅持“尋甸所需......
中國科學院院士,華東理工大學化學與分子工程學院、費林加諾貝爾獎科學家聯合研究中心教授朱為宏團隊,首次利用親水脂肪鏈構筑半導體共價有機框架(COF)光催化劑,該催化劑具有親水性、結晶性、半導體特性“三合......
6月15日,第八屆產業組織與數字經濟論壇暨華東理工大學數字經濟研究所成立儀式在華東理工大學徐匯校區舉辦。華東理工大學數字經濟研究所旨在助力學界深入探討新時代經濟運行規律,為政府制定政策、企業制定戰略提......
華東理工大學藥學院、生物反應器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光遺傳學與合成生物學交叉學科研究中心教授楊弋、朱麟勇,浙江大學生命科學研究院研究員任艾明課題組聯合,在熒光RNA研究中取得新進展,為進一步理解和探索熒......
5月24日,華東理工大學科技創新高質量發展大會召開,會議主題為“推進有組織科研賦能新質生產力釋放創新新動能”。會議現場。圖片來源于華東理工大學華東理工大學黨委書記蔣傳海就推動學校科技創新高質量發展提出......
記者日前從華東理工大學了解到,該校清潔能源材料與器件團隊自主研發了一種鈣鈦礦單晶晶片通用生長技術,將晶體生長周期由7天縮短至1.5天,實現了30余種金屬鹵化物鈣鈦礦半導體的低溫、快速、可控制備,為新一......
近日,華東理工大學清潔能源材料與器件團隊自主研發了一種鈣鈦礦單晶薄膜通用生長技術,將晶體生長周期由7天縮短至1.5天,實現了30余種金屬鹵化物鈣鈦礦半導體的低溫、快速、可控制備,為新一代的高性能光電子......
近日,華東理工大學清潔能源材料與器件團隊自主研發了一種鈣鈦礦單晶薄膜通用生長技術,將晶體生長周期由7天縮短至1.5天,實現了30余種金屬鹵化物鈣鈦礦半導體的低溫、快速、可控制備,為新一代的高性能光電子......
近日,華東理工大學生物工程學院教授王啟要課題組在病原菌毒力調控方面取得新進展,相關研究發表于《核酸研究》。如果將細菌核心基因組比作細菌內部的原住民,那么細菌進化的主要驅動力就是水平轉移基因元件(入侵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