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18-08-03 16:35 原文鏈接: 發現!腫瘤相關巨噬細胞促進腫瘤惡性進展的新機制

      7月19日,國際學術期刊Molecular Cell在線發表了中國科學院生物化學與細胞生物學研究所楊巍維研究組的最新研究成果:Macrophage-associated PGK1 phosphorylation promotes aerobic glycolysis and tumorigenesis。該研究揭示了腫瘤相關巨噬細胞通過調控腫瘤細胞中PGK1的磷酸化調控腫瘤細胞的糖酵解,從而促進了多形性神經膠質母細胞瘤的發展。

     

    研究發現腫瘤相關巨噬細胞促進腫瘤惡性進展的新機制

      腫瘤微環境是腫瘤細胞賴以生存的復雜環境,主要由多種不同的細胞外基質和基質細胞組成。腫瘤相關巨噬細胞(Tumor-associated macrophages, TAMs)是浸潤在腫瘤組織中的巨噬細胞,是腫瘤微環境中最多的免疫細胞。研究表明腫瘤相關巨噬細胞可以通過多種途徑促進腫瘤細胞的生長及轉移,但其是否能調控腫瘤細胞的代謝并不清楚。

      楊巍維組的最新研究表明,TAMs分泌白介素6(interleukin 6, IL6)作用于膠質瘤細胞,促進膠質瘤細胞中3-磷酸肌醇依賴的蛋白激酶1(3-phosphoinositide-dependent protein kinase 1, PDPK1)介導的PGK1第243位蘇氨酸(T243)的磷酸化。PGK1 T243磷酸化后改變了PGK1和底物的親和力從而促進了PGK1糖酵解方向的活性,促進了膠質瘤細胞的有氧糖酵解、細胞增殖和腫瘤生長。通過使用IL6中和抗體、抑制腫瘤細胞中PDPK1活性或者PGK1 T243磷酸化,可以抑制TAMs促進的膠質瘤細胞的有氧糖酵解、細胞增殖和腫瘤生長。

      通過對大量膠質瘤病人樣本進行免疫組化分析,研究人員發現PGK1 T243磷酸化與PDPK1活性、TAMs的浸潤、IL6的表達密切相關;結合病人預后資料,他們進一步發現PGK1 T243磷酸化和膠質瘤的等級成正相關,和膠質瘤病人的預后成負相關。

      該工作首次揭示了微環境中的巨噬細胞可通過調控腫瘤細胞代謝以促進腫瘤生長的新機制;建立了蛋白翻譯后修飾對代謝酶催化方向調控的新模式;提示了PGK1 T243磷酸化可作為指示膠質瘤預后的生物標志物,并為膠質瘤的治療提供了新策略,即抑制PGK1的磷酸化來切斷TAMs和腫瘤細胞之間的連接。


    相關文章

    科學家闡明分子開關新機制,助力腫瘤免疫治療

    上海科技大學常任副教授王皞鵬團隊聯合中國科學院分子細胞科學卓越創新中心研究員許琛琦、美國匹茲堡大學醫學院教授達里奧·維尼亞利、北京大學腫瘤醫院教授孔燕以及百濟神州沈志榮,首次闡明了免疫檢查點LAG3受......

    科學家發現腫瘤免疫治療耐藥新機制

    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教授劉杰、研究員駱菲菲團隊,揭示了STING激動劑誘導單核細胞內源性PD-L1介導免疫抑制的全新機制,并提出通過STING信號重編程提升治療療效的新策略。3月10日,相關研究發表于......

    我國學者在腫瘤病理影像微觀信息解析算法方面取得突破

    圖HistoCell算法框架(a)及其對腫瘤病理影像相關細胞類型信息的預測精度(b)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批準號:T2341008)等資助下,清華大學北京市中醫藥交叉研究所李梢教授課題組,在智能解析......

    我國學者在分子探針活體研究方面取得進展

    圖(a-c)可級聯響應腫瘤微環境的分子組裝探針及其研究示意圖;(d,e)小鼠模型上原位胰腺癌的熒光成像與信號強度變化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批準號:22274074、2137003)等資助下,南京大學......

    我國學者在腫瘤病理影像微觀信息解析算法方面取得突破

    圖HistoCell算法框架(a)及其對腫瘤病理影像相關細胞類型信息的預測精度(b)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批準號:T2341008)等資助下,清華大學北京市中醫藥交叉研究所李梢教授課題組,在智能解析......

    研究提示靶向高爾基膜蛋白1可治療動脈粥樣硬化

    近日,中國醫學科學院基礎醫學研究所、北京協和醫學院基礎學院教授張宏冰、王婧率領的團隊與其他合作者通過研究高爾基膜蛋白1(GOLM1),揭示了遠端器官分泌的蛋白GOLM1與巨噬細胞相互作用,促進炎癥和動......

    納米馬達:抗腫瘤治療的“精準導彈”

    近年來,抗腫瘤藥物的治療效果一直是醫學界關注的焦點。然而,傳統抗腫瘤藥物存在的毒副作用大、藥效不理想和遞送靶向性弱等問題,一直困擾著醫生和患者。為了解決這些難題,中國科學院蘭州化學物理研究所研究團隊在......

    抑制胃癌腫瘤生長有了新方向

    南通大學胃腸外科副主任醫師、副教授支小飛與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團隊的合作研究證明了胃癌細胞與感覺神經元之間存在功能性神經元回路,并發現通過使用降鈣素基因相關肽(CGRP)受體拮抗劑,可以使腫瘤細胞與神經元......

    腫瘤登記:癌癥防治的基石

    最近,《柳葉刀》發表社論文章指出,當前全球癌癥防治中存在著巨大的不平等,迫切需要相應的數據用于制訂癌癥防控計劃,腫瘤登記相關的真實世界數據因此變得至關重要。腫瘤登記是衡量一個國家癌癥負擔的金標準,能幫......

    用“全景地圖”破解腫瘤“混亂社區”

    腫瘤組織具有高度異質性,細胞類型多樣、基因表達雜亂無章,區域界限模糊,傳統的空間轉錄組技術難以全面揭示腫瘤的特性。傳統方法通常將采樣點視為獨立的“房子”,統計每個點的細胞類型和基因表達信息,容易產生誤......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