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Maurilio Oliveira
科學家一直在努力解釋為什么硬骨魚如此小:其中最重的海洋太陽魚的重量也僅有2.3噸,但像鯨鯊這樣的軟骨魚類重量卻可以達到34噸。現在,一項對古代大型動物的新研究表明,這種現代差異僅僅是進化上的偶然。
有一種觀點認為,占所有魚類物種95%的硬骨魚可能會受到新陳代謝的限制。通常體型更大的動物每克組織中會消耗更少的氧氣;因為硬骨魚似乎比鯊魚有更高的代謝需求,所以它們不可能長得比海洋太陽魚大多少。
然而,利茲魚卻不同。這種已經滅絕的魚類被認為是有史以來最大的魚類,它們生活在約1.65億年前的歐洲和南美洲。其體長至少16.5米,重達45噸,這意味著它們甚至比今天的鯨鯊還要大。
從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獲悉,該所科研人員蓋志琨、林翔鴻、山顯任與英國布里斯托大學合作在廣西早泥盆世古魚類特異埋藏生物群中發現了首個完整保存尾鰭的盔甲魚類——九尾狐甲魚,這一發現彌補了重慶......
池塘里頗不平靜。有公魚正在追趕母魚,兩三對。“追尾了,抓緊!”凌晨時分,湖南師范大學魚類育種基地,幾個人影在晃動。這一聲輕呼,意味著他們沒白熬夜;也意味著,可以“擠”魚卵了。這不是一般的魚卵,而是紅鯽......
來源: &......
梅志剛(右二)在鄱陽湖開展擱淺江豚救護。受訪者供圖長江是全球七大生物多樣性豐富河流之一。2021年開始實施的長江“十年禁漁”旨在讓長江休養生......
這些新發現揭示了早期有頜類崛起的過程——最遲到4.4億年前,有頜類各大類群已經欣欣向榮;到了志留紀晚期,更多樣、更大型的有頜類屬種出現并開始擴散到全球,開啟了魚類登陸并最終演化成為人類的進程。朱敏中國......
近日,在國網天津電科院高壓試驗大廳中,科研人員正在檢測一個像魚一樣的機器人的各項性能。這條“機器魚”在變壓器礦物絕緣油中,可以清晰、準確、快速地識別、檢測出大型變壓器內部碳痕、電樹枝放電等典型缺陷,并......
《癌癥病因與控制》近日發表的一項針對美國成年人的大型研究表明,吃更多的魚,包括金槍魚和非油炸魚,似乎與更高的惡性黑色素瘤風險有關。“黑色素瘤是美國第五大常見癌癥,白人一生中患黑色素瘤的風險為1/38,......
淡水養殖為全球貢獻了77%的養殖水產品,約80%依賴餌料投喂的養殖魚類在淡水中生產。令人費解是,海水養殖吸引了大多數學者的目光,淡水養殖雖然貢獻巨大,但卻是“沉默的大多數”。淡水養殖有眾多的從業者以及......
近日,華中農業大學水產學院魚類發育與遺傳育種團隊梅潔教授課題組和武漢大學肖銳課題組合作研究成果發表,研究揭示了m6A讀取器Igf2bp3通過調節m6A修飾生殖質基因的表達以實現斑馬魚生殖質組裝的分子機......
據歐亞經濟委員會9月5日新聞中心消息:自自2019年9月1日起,歐亞經濟聯盟(EAEC)技術法規《魚和魚產品的安全性》過渡期正式結束,該法規全面生效。歐亞經濟聯盟魚類產品技術法規為所有成員國在聯盟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