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關于可復美面膜產品被檢測出違禁成分EGF(表皮生長因子)的事件引發了廣泛關注。事件的發酵始于一位消費者在使用“可復美重組膠原蛋白修復敷料(G型)”后,面部出現疑似“饅化”現象。該消費者將產品送至第三方檢測機構后發現,該產品中EGF含量超過567pg/ml。
EGF:化妝品中的違禁成分
EGF(表皮生長因子)是一種廣泛存在于人體中的多肽物質,具有促進細胞增殖與修復的功能。在醫學領域,EGF常用于燒傷、潰瘍等皮膚創傷的治療,能夠加速傷口愈合和皮膚屏障修復。然而,由于其分子量較大,在正常皮膚屏障條件下較難被吸收,一旦皮膚屏障功能不全,可能會引發其他潛在安全性問題。基于有效性及安全性的考慮,國家藥監局早在2019年就明確指出,EGF不得作為化妝品原料使用。
接到爆料后,大象新聞重新購買了秦女士使用的同款可復美產品以及11款其他不同品牌的產品送第三方檢測機構進行檢測。根據ELISA檢測方法檢測后,結果顯示,除可復美產品檢出EGF外,另外11款產品中有9款產品也都檢測出了EGF,含量從354.8pg/ml-480.1pg/ml不等。
然而,可復美官方迅速回應,質疑檢測方法的科學性,并呼吁公眾理性看待檢測結果。
ELISA檢測陷入爭議
在此次事件中,ELISA檢測方法的科學性成為焦點。大象新聞采用的ELISA(酶聯免疫吸附試驗)檢測方法,是一種廣泛應用于醫學、食品安全等領域的檢測技術。
4月14日,中國香料香精化妝品工業協會(簡稱中國香妝協會)指出,ELISA檢測方法的可靠性高度依賴試劑盒的特異性、靈敏度、樣本類型、人員操作等因素。目前全球尚無適用于化妝品中EGF檢測的商用ELISA試劑盒,且該方法存在一定假陽性率,需通過質譜法、免疫印跡法等技術綜合判斷。
可復美在回應中表示,公司委托專業檢測機構采用質譜檢測等方法對產品進行檢測,結果顯示送檢樣品中未檢出EGF成分。質譜檢測作為一種更為精準的檢測手段,能夠有效避免ELISA檢測可能出現的假陽性問題。
對于報道中的實驗設計細節和檢測結果,中國香妝協會指出,從報道中未看見實驗設計細節,亦未提供標準曲線驗證數據。此外,報道中提及的某產品中“EGF含量為567.3pg/ml”,即0.0000005673mg/ml。(注:pg是計量單位,稱皮克。1皮克等于1×10?12克,也就是一萬億分之一克)
此外,中國香妝協會還公布了“委托第三方檢測機構采樣檢測EGF的結果”。送樣檢測的產品受委托第三方檢測機構通過線上渠道和線下門店獨立購買。檢測項目是EGF定性及定量分析,檢測方法包括酶聯免疫吸附法(ELISA)和高效液相色譜法(HPLC)。經第三方檢測機構雙重檢測方法驗證,截止2025年4月15日,所有檢測產品中,ELISA法檢測結果是未見異常,HPLC法檢測結果是未見異常。
國內檢測標準的缺失與完善
此次事件暴露了國內在化妝品檢測標準方面的不足。盡管國家藥監局明確禁止EGF作為化妝品原料使用,但對于檢測方法和標準曲線驗證等具體技術細節,尚未有明確的指導規范。中國香妝協會呼吁科學理性開展輿論監督,并強調任何檢測結果均需符合科學規范與技術標準。
國內檢測標準的完善迫在眉睫。一方面,需要明確適用于化妝品中EGF檢測的標準化方法,確保檢測結果的準確性和可靠性;另一方面,應加強對檢測機構的資質審核和監管,避免因檢測方法不當引發的誤判。
敷面膜會導致臉部“饅化”嗎?
關于消費者反映的使用可復美產品后出現臉部“饅化”現象,陜西省人民醫院皮膚科主任楊勵指出,“饅化”主要發生在皮膚的真皮層以及皮下組織層,而面膜中的成分很難通過皮膚表面滲透到這些深層組織。理論上,敷面膜無法達到注射的效果,因此不太可能引起組織增生。此外,國家藥監局對醫用敷料的成分把控十分嚴格,尤其是可能對人體產生復雜生理作用或能被人體吸收的小分子物質,需經過嚴謹的研究和嚴苛的審批流程。
近日,電科博微旗下合安院發布國內首創的軋管及管加工系列智能檢測設備,將有效解決冶金、能源、汽車制造等領域的質量檢測難題,為行業發展注入新的活力。......
近日,關于可復美面膜產品被檢測出違禁成分EGF(表皮生長因子)的事件引發了廣泛關注。事件的發酵始于一位消費者在使用“可復美重組膠原蛋白修復敷料(G型)”后,面部出現疑似“饅化”現象。該消費者將產品送至......
近日,關于可復美面膜產品被檢測出違禁成分EGF(表皮生長因子)的事件引發了廣泛關注。事件的發酵始于一位消費者在使用“可復美重組膠原蛋白修復敷料(G型)”后,面部出現疑似“饅化”現象。該消費者將產品送至......
近日,關于可復美面膜產品被檢測出違禁成分EGF(表皮生長因子)的事件引發了廣泛關注。事件的發酵始于一位消費者在使用“可復美重組膠原蛋白修復敷料(G型)”后,面部出現疑似“饅化”現象。該消費者將產品送至......
近日,關于可復美面膜產品被檢測出違禁成分EGF(表皮生長因子)的事件引發了廣泛關注。事件的發酵始于一位消費者在使用“可復美重組膠原蛋白修復敷料(G型)”后,面部出現疑似“饅化”現象。該消費者將產品送至......
近日,關于可復美面膜產品被檢測出違禁成分EGF(表皮生長因子)的事件引發了廣泛關注。事件的發酵始于一位消費者在使用“可復美重組膠原蛋白修復敷料(G型)”后,面部出現疑似“饅化”現象。該消費者將產品送至......
中美國大豆貿易的沉浮,展現了從依賴到反制的歷史嬗變。中美大豆貿易的歷史,是一部全球產業鏈權力轉移的微觀史詩。1990年代,中國為滿足快速增長的養殖業需求,開始大規模進口大豆。美國憑借其轉基因技術優勢和......
近日,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發布了30項擬立項國家標準項目公開征求意見,征求意見截止時間為2025年4月13日。此次公開征求的擬立項國家標準涉及《醫學實驗室和體外診斷系統細菌或真菌耐藥機制檢測技術規范》......
為踐行“強化服務年”工作主題,提升食品安全水平,營造“3·15國際消費者權益日”活動氛圍,3月11日,山西忻州市、區兩級市場監管局在華瑞農副產品批發市場開展了“優化消費環境市場監管在行動丨食品安全進農......
“菜籃子”“果盤子”事關千家萬戶,是最基本的民生,關乎每個人的身體健康。為切實提高全區食用農產品質量安全,近期,甘肅省平涼市崆峒區市場監管局多措并舉全力守護人民群眾“菜籃子”安全。開展培訓,提高責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