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年前的深秋,剛剛在病床上度過81歲生日的吳學周迎來了好消息:中共中央組織部和吉林省委接受他的入黨申請,同意他加入中國共產黨。吳學周終于實現多年的夙愿。
1983年1月1日,吳學周正式向黨提交了入黨申請書。當時的他年逾八旬,左眼失明,右眼視力僅有0.03。不到千字的入黨申請書,他戴著花鏡,拿著放大鏡一字一字,足足寫了3個晚上。
他還特地找來黨的十二大文件匯編,反復學習黨章,特別是其中總綱和黨員兩部分,學習得特別仔細,并對秘書劉永懋說:“我要按照黨員的條件去做,老劉你要幫助我啊!”
吳學周經歷了新舊兩個社會,他深刻地認識到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只有社會主義才能救中國,早在青年時期他就心懷救國之志,留學時期時刻關注祖國命運,學成后毅然回國。他總結我國科學事業走過的坎坷道路和自己一生的經歷,堅信只有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只有社會主義中國才能實現“科學救國”“科學強國”的理想。
1980年,在吉林省政協的一次會議上,吳學周說:“共產黨、毛主席救了我,拯救了掙扎在死亡線上的勞苦大眾,廣大知識分子也獲得了新生。”
吳學周是一位特殊的“兩院院士”。早在新中國成立前,吳學周就憑借在分子光譜領域的成就獲得了國際學術界的關注,并受聘為中央研究院院士;新中國成立后,中國科學院于1949年11月在北京成立,吳學周任物理化學所所長,1955年被推舉為中科院學部委員。
新中國成立之初,百廢待興。時任中國科學院院長郭沫若找到他,問:“毛主席提出要建設好東北,你們遷一部分人去那里怎樣?”已近天命之年的吳學周毫不猶豫地回答:“可以。”他動員并說服了物理化學研究所30多名科研人員,從上海出發一路北上出關,來到長春,與長春綜合研究所合并,成立了中國科學院應用化學研究所。
到長春后,吳學周把主要精力花在了科研組織和管理中,這為長春應化所后來的發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選擇好研究課題,有一支訓練有素、具有高科學水平的研究隊伍,以及良好的試驗設施,這是吳學周主抓的3件大事。
在他的帶領下,長春應化所形成了包括無機化學、分析化學、物化與結構、有機高分子4大中心的綜合研究機構,在合成橡膠、塑料、稀土材料、電分析化學、有機結構、痕量分析、催化等方面取得諸多成績;先后獲國家科技進步特等獎1個、一等獎1個,國家發明和自然科學二等獎6個、三等獎10個……
在病床上,吳學周向黨組織表示:“爭取早日出院,更加積極工作,直到生命的最后一息。”當得知所在的黨小組要開組織生活會時,他堅定地表示:“我雖然年齡大,但我是新黨員,我身體還可以,一定參加生活會。”
1983年9月26日,長春應化所九室、十九室黨支部第二小組全體黨員來到醫院,在吳學周的病房里開黨小組會。這是吳學周入黨以后第一次參加組織生活會。
一個月后,吳學周院士溘然長逝。
從抗日戰爭到解放戰爭,從建設祖國到加入中國共產黨,縱觀吳學周院士的一生,“為黨奉獻,科學報國”8個字貫穿始終,表現了一個愛國知識分子的高風亮節和赤膽忠心。
去年12月,根據《化學世界》報道,英國的赫爾大學已確認將關閉其化學系,因該系“在財務與教育上不再具有可持續性”。根據那篇報道的統計,過去的一年里,英國已有多所大學制定了關閉化學課程或整個化學系的計劃,......
為規范監控化學品數據申報工作,提高國家宣布質量,工業和信息化部辦公廳26日發布《關于印發〈全國監控化學品數據申報和〈禁止化學武器公約〉宣布工作規范(試行)〉的通知》(以下簡稱“規范”)。該規范依據《中......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專家推薦類原創探索計劃項目2024年度化學科學部資助結果公示根據《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原創探索計劃項目實施方案(試行)》要求,現將2024年度化學科學部資助的專家推薦類原創探索計劃項目相關......
為扎實推進教育部“新時代立德樹人工程”的實施,推動基礎教育階段化學學科教育質量提升,由上海市化學教育教學研究基地與復旦大學化學系聯合主辦的“中學化學教育教學”學術研討會于2025年1月11日至12日在......
為了更好的貫徹教育部關于實施“立德樹人工程”的文件精神,在本市基礎教育階段化學學科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增進教師進一步領會化學學科核心素養的內涵,提升素養為本的化學課堂教學能力,促進學生核心素養的發展......
2024年11月25日,自然科學基金委化學科學部在北京召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原創探索計劃項目(專家推薦類)2024年度第二次評審會議及“鉛同位素稀釋劑制備”專項項目評審會議。自然科學基金委副主任吳驪珠院......
近日,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生物能源化學品研究組研究員王峰與副研究員賈秀全團隊在微液滴化學研究方面取得進展。該團隊利用微液滴的起電-放電現象,開發出水相電化學選擇性脫氯策略,并將二氯乙烷轉化為聚......
關于批準建設物理學、化學、力學等3個山西省基礎學科研究中心的通知各高校、科研院所,各市科技局:為全面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有關加強基礎研究工作部署,探索新型舉國體制山西實踐路徑,切實加強我省基礎學科發......
9月9日,中國科學院大學(以下簡稱國科大)與中國科學院文獻情報中心聯合舉辦的“弘揚科學家精神和‘兩彈一星’精神”活動開幕儀式在國科大圖書館雁棲館舉行。國科大黨委常委、副校長、圖書館館長牛曉莉,中國科學......
報告文學《愿將此生長報國》聚焦作為“時代楷模”的5位院士科學家,再現他們的人生和事業、精神與風范,以及由此所凝聚而成的“科學家精神”,昭示著新時代明媚的“科學的春天”。在當下以中國式現代化推進中華民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