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24-09-13 18:49 原文鏈接: “弘揚科學家精神和‘兩彈一星’精神”活動在京開幕

    9月9日,中國科學院大學(以下簡稱國科大)與中國科學院文獻情報中心聯合舉辦的“弘揚科學家精神和‘兩彈一星’精神”活動開幕儀式在國科大圖書館雁棲館舉行。

    國科大黨委常委、副校長、圖書館館長牛曉莉,中國科學院文獻情報中心紀委書記胡偉,錢三強和何澤慧的女兒、原北京大學教授錢民協,全國政協委員、四川“兩彈一星”干部學院名譽院長、鄧稼先內侄許進等出席開幕儀式。國科大圖書館副館長張杰龍主持開幕儀式。

    本次活動設有“科學人生·百年”2024院士風采展和“讓我的生命為你燃燒吧——錢三強、何澤慧特藏展”兩大展覽,共計展出21位院士的科學事跡和多件藏品。活動將持續展出至12月。

    牛曉莉在開幕儀式致辭中表示,今年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5周年、中國科學院建院75周年、中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60周年。本次活動不僅展示了中國科技史上的里程碑,更集中展示了中華民族自強不息、艱苦奮斗的精神。此次開幕作為整個活動回顧奮斗歷史、弘揚奮進精神的開端,希望同學們沿著老一輩科學家的足跡,感受“愛國奉獻、求真務實”的精神,汲取前進力量,書寫自己的科學人生。

    胡偉表示,中國科學院文獻情報中心已連續八年承辦“科學人生·百年”主題活動,涵蓋173位百年誕辰的院士事跡。他們都是科學家精神與科學道德的典范,激勵同學們為科技強國建設貢獻力量。

    錢民協回顧了父母錢三強、何澤慧一生致力于國家科技進步與民族復興的奮斗歷程,表示此次活動不僅是對他們貢獻的回顧與致敬,更是對“兩彈一星”事業及國家科技發展史的深刻銘記。她希望通過活動,激發更多青年學子熱愛與追求科學,勇攀科學高峰。許進強調銘記與傳承“兩彈一星”精神和科學家精神的重要性,鼓勵同學們學習鄧稼先先生舍己為國的高尚情操,勇于在前輩奠定的基礎上開拓創新,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不懈奮斗。

    當天下午,許進在圖書館以“《兩彈元勛鄧稼先》——姑父鄧稼先的故事”為題,從生活、學習、工作三個方面介紹鄧稼先可歌可泣的一生。許進表示,作為科學家一定要以國家利益為重,就像鄧稼先那樣淡泊名利,其次嚴謹嚴格的研究態度是成功的關鍵,一定要做到計算精確、測量精確。“我們科研人員在專業深造的同時也要能為祖國提出建設性建議,能夠對民族、對國家的發展有所貢獻,這才是我們終生的最高追求。”

    相關文章

    “弘揚科學家精神和‘兩彈一星’精神”活動在京開幕

    9月9日,中國科學院大學(以下簡稱國科大)與中國科學院文獻情報中心聯合舉辦的“弘揚科學家精神和‘兩彈一星’精神”活動開幕儀式在國科大圖書館雁棲館舉行。國科大黨委常委、副校長、圖書館館長牛曉莉,中國科學......

    科學家精神的形象詮釋:愿將此生長報國|薦書

    報告文學《愿將此生長報國》聚焦作為“時代楷模”的5位院士科學家,再現他們的人生和事業、精神與風范,以及由此所凝聚而成的“科學家精神”,昭示著新時代明媚的“科學的春天”。在當下以中國式現代化推進中華民族......

    科學家精神的形象詮釋:愿將此生長報國|薦書

    《愿將此生長報國》,李朝全主編,李春雷等著,浙江教育出版社2023年12月出版,定價:68元■王暉一報告文學《愿將此生長報國》聚焦作為“時代楷模”的5位院士科學家,再現他們的人生和事業、精神與風范,以......

    王志珍院士:他們用一生寫就的科學家精神

    近日,中國科學報社給我送來一本書稿。為了深入弘揚科學家精神,《中國科學報》近年來開設了名為“風范”的專欄,每期講述一位老科學家跌宕起伏而又自強不息的人生故事。現在,報社決定以“風范”欄目刊發的絕大部分......

    “領域開拓者科學家精神展”在武漢開展

    5月28日,“篳路藍縷薪火相傳——領域開拓者科學家精神展”啟動儀式暨弘揚科學家精神報告會在武漢舉行。本次展覽集中展現已故大地測量與地球物理學家方俊院士的精神風采。中國科學院院士孫和平等120多位專家學......

    青年科技人才成長面臨的四大困惑

    青年是祖國的未來、民族的希望。在科技領域,青年科技人才既是推動科技創新的重要力量,也影響著科技事業未來的發展。在綜合國力競爭中,科技是關鍵、人才是核心,重視和抓好青年科技人才成長具有重要意義。當前,青......

    楊學明:“做些別人做不到的事情”

    “想做好實驗科學研究,應該先把科學儀器做好,掌握關鍵技術。”20多年來,中國科學院院士、中科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研究員楊學明一直在研發先進科學儀器的道路上努力探索和前行。2022年末,他因研發新一代高......

    中國科協:Z世代是科技強國生力軍主力軍排頭兵

    11月28日電(記者孫自法)中國科協科技傳播中心發布消息說,“面向Z世代科學家精神巡講”專題推進會近日在中科院心理研究所舉行,該中心副主任陳銳在會上提出,Z世代是科技強國的生力軍、主力軍和排頭兵,也是......

    未來科學大獎獲得者李文輝:做難而有價值的研究

    11月27日,李文輝、楊學明、莫毅明等三位科學家分別被授予2022未來科學大獎生命科學獎、物質科學獎、數學與計算機科學獎。未來科學大獎旨在獎勵原創性基礎科學研究,至今已有袁隆平、施一公等27位科學家獲......

    吉大化學學院教授徐如人:探尋分子篩研究突破口

    人物名片徐如人:1932年生,浙江上虞人,吉林大學化學學院教授,中國無機合成化學學科奠基者。1991年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2003年當選第三世界科學院院士。幾十年來,他以分子篩合成化學為突破口,提出無......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