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量的鐵貯積,特別是血紅素鐵的攝入,可作為促氧化劑,催化活性氧的形成,并導致生理功能障礙或疾病狀態。由于這個原因,人們對添加了血紅素的新型植物性肉類替代品產生了擔憂,其通過添加血紅素使其具有動物肉的風味和外觀。
血紅素鐵,是與血紅蛋白及肌紅蛋白中的卟啉結合的鐵,主要存在于動物紅肉、肝臟、血液中,易被人體吸收。許多研究已經發現,飲食中血紅素鐵的攝入與2型糖尿病(T2D)風險升高相關。鑒于血紅素鐵在紅肉(牛肉、羊肉、豬肉等)中含量很高,因此血紅素鐵被認為是解釋紅肉攝入與2型糖尿病風險之間不良關聯的潛在機制。然而,很少有研究探討這些關聯在多大程度上可歸因于血紅素鐵的攝入,潛在的血漿生物標志物也尚不清楚。
2024年8月13日,哈佛大學陳曾熙公共衛生學院胡丙長教授團隊在 Nature 子刊Nature Metabolism上發表了題為:Integration of epidemiological and blood biomarker analysis links haem iron intake to increased type 2 diabetes risk 的研究論文 。
該研究表明, 從紅肉中攝入的血紅素鐵與2型糖尿病(T2D) 風險升高相關 ,血紅素鐵攝入量增加與胰島素血癥、血脂、炎癥和2型糖尿病相關代謝物的不良血漿譜相關,該研究還發現,代謝物(包括L-纈氨酸和尿酸)可能介導了血紅素鐵-2型糖尿病的關系,強調了它們在2型糖尿病發病機制中的關鍵作用。
胡丙長教授表示, 減少從紅肉中攝入的血紅素鐵,攝入更多植物性蛋白質(例如豆類、豆腐、堅果) 是降低糖尿病風險的有效策略。
鐵攝入和循環代謝生物標志物之間的關系在很大程度上仍未被探索,這表明我們在闡明血紅素鐵攝入對2型糖尿病(T2D)風險的潛在生物學效應方面還存在很大的差距。
近年來,高通量代謝組學技術的發展使營養流行病學研究能夠探討飲食、代謝過程和疾病結局之間復雜的相互關系。揭示與血紅素鐵-2型糖尿病關聯相互作用的代謝生物標志物和代謝物,可能為潛在的生物學機制提供新見解,并可能有助于開發早期預防策略。
利用美國的三個大型前瞻性成人隊列數據,該研究更新了之前關于各種類型的鐵攝入(總鐵、血紅素鐵、非血紅素鐵、膳食和補充鐵)與2型糖尿病(T2D)風險之間關聯的分析,將隨訪時間延長了近20年。
研究團隊進一步評估了與紅肉攝入相關的2型糖尿病(T2D)風險比例,以及可歸因于血紅素鐵攝入的幾種飲食模式。此外,研究團隊評估了鐵攝入量與10個已建立的血漿代謝生物標志物之間的關系,這些生物標志物涉及胰島素血癥、血糖、血脂和炎癥,以及該團隊之前研究中發現的與2型糖尿病(T2D)風險相關的兩個鐵代謝生物標志物。最后,該研究整合了血漿代謝組學數據,以揭示血紅素鐵與2型糖尿病(T2D)風險之間的關聯的代謝物譜。
具體來說,該研究分析了美國三個大型隊列中204615名參與者(79%為女性)長達36年的數據,研究了鐵攝入量與2型糖尿病(T2D)風險之間的關聯。還分別在37544名參與者(82%為女性)和9024名參與者(84%為女性)的亞組中評估了血漿代謝生物標志物和代謝組學特征。
研究團隊發現,血紅素鐵攝入量與較高的2型糖尿病(T2D)風險相關,多變量校正的風險比為1.26。血紅素鐵在與未加工紅肉和特定飲食模式相關的2型糖尿病風險中占很大比例。血紅素鐵攝入量的增加與胰島素血癥、血脂、炎癥和2型糖尿病相關代謝產物的不良血漿特征相關。此外,該研究還發現,包括L-纈氨酸和尿酸在內的代謝可能介導了血紅素鐵與2型糖尿病(T2D)的關聯,強調了它們在2型糖尿病發病機制中的關鍵作用。
論文通訊作者胡丙長教授表示,紅肉(牛肉、豬肉和羊肉等) 的血紅素鐵含量明顯高于魚肉和雞肉。因此,對于經常食用紅肉的人來說,減少血紅素鐵攝入量的最有效方法是減少紅肉攝入量。 如果你確實在吃紅肉,請一定要適量,把風險降到最低。不經常的攝入 (例如一周吃幾次) 不太可能對健康產生重大影響。
以下是減少飲食中血紅素鐵的方法:
少吃紅肉、加工肉和動物內臟(例如肝臟);
選擇未加工的植物性蛋白質(例如豆類)以及雞蛋;
選擇魚肉和瘦白肉(例如雞肉);
多吃蔬菜;
限制酒精和高糖食物的攝入。
論文鏈接: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2255-024-01109-5
魚油(Fishoil,FO)是ω-3脂肪酸的混合物,主要包括二十二碳六烯(DHA)和二十碳五烯酸(EPA),已被推薦用于2型糖尿病(T2D)和高甘油三酯血癥(HTG)患者。然而,其對脂質組和腸道菌群的......
過量的鐵貯積,特別是血紅素鐵的攝入,可作為促氧化劑,催化活性氧的形成,并導致生理功能障礙或疾病狀態。由于這個原因,人們對添加了血紅素的新型植物性肉類替代品產生了擔憂,其通過添加血紅素使其具有動物肉的風......
過量的鐵貯積,特別是血紅素鐵的攝入,可作為促氧化劑,催化活性氧的形成,并導致生理功能障礙或疾病狀態。由于這個原因,人們對添加了血紅素的新型植物性肉類替代品產生了擔憂,其通過添加血紅素使其具有動物肉的風......
過量的鐵貯積,特別是血紅素鐵的攝入,可作為促氧化劑,催化活性氧的形成,并導致生理功能障礙或疾病狀態。由于這個原因,人們對添加了血紅素的新型植物性肉類替代品產生了擔憂,其通過添加血紅素使其具有動物肉的風......
科技日報北京8月15日電 (記者張佳欣)美國克利夫蘭診所的一項新研究表明,來自飲食的代謝產物是誘發早發性結直腸癌的主要風險因素,特別是與紅肉和加工肉類相關的代謝產物。發表在最新一期《npj精......
科技日報北京8月14日電(記者劉霞)瑞典科學家開展的一項新研究發現,抗炎飲食可降低人們罹患癡呆癥的幾率,且心臟病患者受益更大。相關論文發表于12日出版的最新一期《美國醫學會雜志·開放網絡》。抗炎飲食包......
研究示意圖。圖片來源:《臨床內分泌與代謝雜志》科技日報訊(記者劉霞)東芬蘭大學科學家開展的一項最新研究首次證實,即使具有高遺傳風險的人群,健康飲食和定期運動也可降低其罹患Ⅱ型糖尿病的風險。相關論文發表......
近日,南昌大學食品科學與資源挖掘全國重點實驗室聶少平教授團隊在國際期刊《食品與功能》發表封面文章。基于豆類的飲食因其在對抗與飲食相關的非傳染性疾病方面的潛力而備受關注。然而,集中在豆類的消化和酵解特性......
美國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的研究人員發現,遵循富含維生素和礦物質的飲食,尤其是不添加太多糖的飲食,與細胞水平上更年輕的生物年齡之間存在聯系。相關論文29日發表于《美國醫學會雜志》網絡公開版。該研究是最早表......
位于安徽省池州市東至縣的華龍洞遺址第四次正式考古發掘于今年4月啟動。記者近日見到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研究員、華龍洞遺址發掘隊領隊吳秀杰時,她正帶領團隊在發掘現場清理堆積土和膠結物,從中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