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央視曝光哈藥“污染門”在社會上引起轟動。人們質疑:一家年銷售額上百億元的制藥業巨頭,為何寧愿一年花5億元巨資做廣告,也遲遲不根除困擾周邊居民多年的環保問題?(6月8日《第一財經日報》)
據悉,目前環保部門已經嚴令哈藥總廠停產或減產,青霉素車間將異地搬遷。一個最為關鍵的問題是,肆意排污多年給當地環境和公眾健康造成的損失如何補償?要知道,哈藥集團是一個建于上世紀50年代的老廠,制造“水陸空立體污染”也已多年,等到民意沸天呆不下去了,就拍拍屁股走人,這樣的違法成本是不是太低了些?
有錢燒廣告,沒錢做環保,這一現象發人深思。一言以蔽之,正是環境損害賠償機制的不完善,給了企業藐視環保恣意而為的底氣。首先,行政罰款的數額與違法所得的利益極不相稱,再加上某些地方官員從追求地方利益、部門利益考慮,往往大事化小,無法觸動企業內心。前不久,國家環境保護部透露,2005年松花江重大水污染事件發生5年來,國家已為松花江流域水污染防治累計投入治污資金78.4億元。“企業污染,社會埋單”,其結果就是企業對環保責任的重視程度越來越低,在肆意亂排亂放的道路上越走越遠。
建立環境損害賠償機制,由過錯方承擔責任,體現權責對等的公平原則,更是促使企業履行環保義務的必然選擇。建立環境損害賠償制度的重要意義,就在于切斷污染物從環境向人體轉移的渠道,在尚未出現人體損害時就及時處理。具體到哈藥集團“污染門” 而言,除了立即停產和盡快搬遷避免造成新的污染外,還必須對過去污染給環境造成的“隱形危害”和治理成本進行合理評估,向哈藥集團進行索賠。
早在2004年,環境損害補償單獨立法就被提到議程上來,但時至今日依然是“只聽樓梯響,不見人下來”。哈藥“污染門”不應僅僅作為個案處理,更應以此為契機,推動環境損害賠償專門立法,建立環境損害賠償機制,為遏制越來越突出的環境污染祭出法律利器。
近日,哈藥集團生物疫苗有限公司技術中心獲得中國合格評定國家認可委員會(CNAS)實驗室認可證書。這標志著哈藥疫苗技術中心今后可在動物疫病領域提供國家認可的檢測服務,并有機會參與國際間合格評定機構認可的......
近日,太極集團、通藥制藥、哈藥集團、云南白藥等被卷入“硫磺超標”事件。《經濟參考報》報道稱,“由于使用了用硫磺熏蒸過的浙貝作為原料,很多成品藥中被檢測出較高的硫磺含量,太極集團、通藥集團、哈藥集團、云......
中國經濟網記者從北京市藥品監督管理局網站了解到,2011年第四季度,北京市共完成監督性藥品抽驗1144批次,其中不合格10批次,合格率為99.13%。其中包括北京嘉和博康大藥房有限公司銷售的哈藥集團三......
一邊是頻推新品,一邊是遲緩回應“污染門”據中國之聲《央廣新聞》報道,蘋果深陷"污染門",公司高層今天來華商談整改方案。那么,蘋果"污染門"事件如何浮出水面?早在2009年的時候,聯建科技的員工就發生了......
據新華社電2日,哈藥集團制藥六廠透露,由于該廠生產的“純中純”弱堿性飲用水被檢出溴酸鹽超標,目前2.4萬瓶此類飲用水已召回過半,剩余1萬余瓶尚在查找當中。據國家質檢總局8月30日公布的瓶(桶)裝飲用水......
近日,哈藥股份(600664)所屬分公司哈藥集團制藥總廠和哈藥集團制藥總廠制劑廠分別收到黑龍江省環保廳和哈爾濱市環保局下達的《行政處罰決定書》。公司稱,將及時履行相關處罰決定,認真進行整改,建設環境友......
日前,央視曝光哈藥“污染門”在社會上引起轟動。人們質疑:一家年銷售額上百億元的制藥業巨頭,為何寧愿一年花5億元巨資做廣告,也遲遲不根除困擾周邊居民多年的環保問題?(6月8日《第一財經日報》)據悉,目前......
日前,央視曝光哈藥“污染門”在社會上引起轟動。人們質疑:一家年銷售額上百億元的制藥業巨頭,為何寧愿一年花5億元巨資做廣告,也遲遲不根除困擾周邊居民多年的環保問題?(6月8日《第一財經日報》)據悉,目前......
多家環保組織聯名發出公開信,要求哈藥集團公開排放數據,哈藥集團若要表達解決問題的誠意,應進一步對其違規問題及整改情況進行說明并向公眾公開。道歉被疑“危機公關”身陷“污染門”后,哈藥集團近日就污染事件向......
多家環保組織聯名發出公開信,要求哈藥集團公開排放數據,哈藥集團若要表達解決問題的誠意,應進一步對其違規問題及整改情況進行說明并向公眾公開。道歉被疑“危機公關”身陷“污染門”后,哈藥集團近日就污染事件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