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名古屋大學的研究人員發現,醛是與過早衰老有關的代謝副產物。近日,他們的研究結果發表在《自然—細胞生物學》上,揭示了對早衰疾病的深入見解,以及健康個體在對抗衰老方面的潛在策略,例如控制接觸酒精、污染和煙霧等醛誘導物質。
常言道喝酒傷身,是因為當我們喝酒后,肝臟會將酒精代謝成乙醛。這些醛類物質會損害人體健康,人體需要對這些醛類物質進行清除和解毒。有一些酶可以分解醛類物質,例如ALDH2。ALDH2的活性對于將醛轉化為無毒物質非常重要。然而許多人由于缺乏ALDH2,導致酒精代謝物乙醛在體內堆積,出現臉紅、心跳加快、惡心以及頭痛等癥狀。
該團隊的研究結果表明,除了以上損害外,醛類物質還會影響衰老。
“DNA損傷與衰老表型有關。”論文第一作者、名古屋大學講師Yasuyoshi Oka說。“然而,我們首次提出了醛源性 DNA 損傷與過早衰老之間的關系。”
研究人員假設醛類物質與衰老之間可能存在聯系,因為患有早衰疾病(如AMeD綜合征)的個體表現出分解醛類物質的酶(如ALDH2)活性不足。
醛類是有害的,因為它們與DNA和蛋白質具有高度反應性。
在體內,它們形成DNA-蛋白質交聯(DPCs),阻斷典型細胞增殖和維持過程中的重要酶,導致這些過程發生故障,并使患者衰老。圍繞由醛類引起的DPCs,研究人員使用了一種名為DPC-seq的方法來研究醛積累與早衰疾病患者 DNA 損傷之間的聯系。在一系列實驗中,研究人員發現TCR復合物、VCP/p97和蛋白酶體參與了去除活躍轉錄區域中甲醛誘導的 DPCs。缺乏醛清除過程和TCR通路的小鼠模型證實了這一點,該模型顯示出更嚴重的AMeD綜合征癥狀。
從活性基因中去除甲醛誘導的 DPCs
這些過程很重要,因為它們與醛的清除有關。這表明早衰疾病與醛積累之間存在聯系。
論文通訊作者、名古屋大學教授Tomoo Ogii對他們的發現充滿希望,他說:“通過闡明DNA損傷快速愈合的機制,我們揭示了遺傳性過早衰老的部分原因。”
Oka說:“我們的研究為理解早衰疾病的潛在機制開辟了新的途徑,并為治療干預提供了潛在的靶點。通過闡明醛類在DNA損傷和衰老中的作用,我們為未來旨在開發新的治療方法和干預措施的研究鋪平了道路。”
科技日報北京6月22日電 (記者張佳欣)美國得克薩斯大學安德森癌癥中心研究人員證明,在臨床前模型上進行的試驗中,通過治療手段恢復端粒酶特定亞基的“年輕”水平,可以顯著減少衰老的跡象和相關癥狀......
6月6日,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國家代謝性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上海市內分泌代謝病研究所教授王衛慶、畢宇芳團隊與華大生命科學研究院、華大基因智惠醫學研究院合作,首次提出“腸道菌齡”的概念,認為......
記者6月6日從天津大學獲悉,該校生命科學學院康君副教授團隊研究發現,辣椒中辣味成分主要來源——辣椒堿,可激活胃內抗氧化系統,預防酒精所致的急性胃黏膜損傷。此外,該團隊發明的由白蛋白包被的辣椒堿納米制劑......
瑞士洛桑聯邦理工學院科學家開展的一項新研究表明,可以通過增強Trio蛋白的表達來抵消果蠅與年齡相關的運動能力下降。相關論文發表于最新一期《細胞報告》雜志。隨著年齡的不斷增長,人類的運動能力會明顯下降。......
疼痛感知是復雜的生理過程和心理過程,受到年齡、性別、文化背景和過往經驗等因素的影響。那么,隨著年齡的增長,我們對疼痛的感知是否會發生變化?尤其是對于不同類型刺激誘發的疼痛感知是否有不同的變化?研究衰老......
科學家已經有力證明了阿爾茨海默癥和癡呆癥與皮膚損傷有關。皮膚是人體最大的器官,也是最早出現衰老跡象的器官之一。皮膚是人體的屏障,也與機體進行著深層互動與交流。作為人體最大的器官,皮膚對人體健康的作用可......
科學家已經有力證明了阿爾茨海默癥和癡呆癥與皮膚損傷有關。皮膚是人體最大的器官,也是最早出現衰老跡象的器官之一。皮膚是人體的屏障,也與機體進行著深層互動與交流。作為人體最大的器官,皮膚對人體健康的作用可......
我們的身體會代謝產生醛類物質,例如,喝酒后,酒精就會在體內代謝產生乙醛。這些醛類物質會對人體健康造成傷害,我們的身體就需要對這些醛類物質進行清除和解毒。 然而,對于許多中國人、日本人等東亞人......
細胞衰老(Cellularsenescence)是一種由多種類型的應激誘導的永久性細胞周期阻滯狀態,包括過度復制、DNA損傷應激樣輻射、氧化應激和癌基因激活。增殖細胞和有絲分裂后細胞(例如完全分化細胞......
“維持肌肉的水平是抗衰的最好方式,因為肌肉不單是運動器官,也是維持機體代謝的重要器官。我建議老年人和上班族,在力所能及的情況下,進行一定程度的高強度運動和耐力運動。”隨著年齡的增長,人們常常會發現肌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