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14-11-18 09:14 原文鏈接: 四川植物專家發現極度瀕危植物“疏花水柏枝”現身

      疏花水柏枝是極度瀕危易滅絕的野生植物,學術界對該物種知之甚少。17日,記者從四川省林業廳獲悉,植物專家及業余愛好者在長江瀘州、宜賓段發現了該物種新的野外居群。

      11月16日,四川工程咨詢研究院植物專家、博士后何飛根據植物愛好者提供的線索,在長江宜賓段發現疏花水柏枝。此前,四川瀘州市動植物業余愛好者王旭東、李昭成和胡明鏡三人在長江干流瀘州段發現了疑似疏花水柏枝植物,采集了多份標本,并拍攝了大量花果和生境照片。受四川省林業廳資源管理站委托,何飛對此發現給予了鑒定,確認標本是疏花水柏枝,是四川新記錄物種。

      “疏花水柏枝是極度瀕危易滅絕的植物,在全世界范圍內只有長江流域特有,由于修水庫等原因,該物種在長江中下游幾乎滅絕,在四川發現是個奇跡。”何飛說,根據鑒定,長江四川段已經發現200多叢疏花水柏枝。

      據介紹,湖北宜昌市至重慶巴南區的長江兩岸消漲帶曾發現分布有少量的疏花水柏枝。每年長江豐水期,疏花水柏枝全株都在水下休眠,休眠時間最長的有半年,短的有3個月左右。根據這次調查發現,它能在水下7米休眠并存活。枯水期時,疏花水柏枝露出水面,開始生長、開花,一直持續到12月。據專家介紹,疏花水柏枝是叢生植物,很少單株生長,這次發現最大的疏花水柏枝干徑有12厘米,高2.5米。

      四川省林業廳野保處工作人員隆廷倫認為,此次發現對于研究檉柳科及水柏枝屬的分類和系統發育,研究中國華中低海拔季節性水淹區與亞熱帶地區植物區系,以及研究植物的遺傳與變異、生態適應與生態進化等方面具有重要價值。

    相關文章

    湖南南岳首次發現野生絨毛皂莢種子自然繁殖幼苗

    岳龍鳳村一株自然生絨毛皂莢大樹旁,發現一株野外新生絨毛皂莢,該植株也是目前發現的唯一一株野外自然狀態下由種子萌發的絨毛皂莢幼苗。 2024年5月14日拍攝到的野生絨毛皂莢種子自然繁殖的幼苗。......

    南岳老鴉瓣進入結果期

    南岳老鴉瓣是2022年3月確定的新物種,也是南岳衡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特有物種,具有較高的科研價值。近日,南岳衡山的南岳老鴉瓣進入了結果期。4月15日在南岳衡山拍攝的南岳老鴉瓣果實。周翔宇攝南岳老鴉瓣果......

    毛柄金腰時隔65年再度現身南岳衡山

    近日,在湖南省衡陽市南岳區,南岳樹木園的工作人員在開展“南岳衡山模式植物的收集與栽培”項目野外調查時,通過形態性狀研究分析,再次發現了在南岳衡山匿跡了65年的毛柄金腰。毛柄金腰時隔65年再度現身南岳衡......

    新物種!福建首次發現植物“修大戟”

    4月,福建省建甌市林業局科研人員在位于鷲峰山脈的建甌市水源鄉橫路村開展林木種質資源普查過程中,發現了大戟科大戟屬植物新物種,并將其命名為“修大戟”。相關研究成果已在國際植物分類學權威期刊《System......

    “科學”盤點2021年國際十大重大發現

    《科學》網站公布了2021年年度科學突破評選結果。讓我們一起來看看今年科學界有哪些重大發現。1.人工智能預測蛋白質結構今年7月,世界知名人工智能團隊深度思維宣布,它利用AI智能軟件程序——阿爾法折疊預......

    與打不死的小強過過招——人型疥螨

    疥瘡是由人型疥螨寄生于人體皮膚表層內引起的慢性傳染性皮膚病。本病傳染性強,主要通過密切接觸傳染,也可經衣物間接傳染,可在家庭或集體人群中流行。因疥蟲離開人體能生活2~3d,因此,通過患者用過的衣服、被......

    火星曾擁有湖泊與流水或適合于微生物進化與生存

    美國宇航局(NASA)日前剛剛宣布在火星上發現了流水的痕跡。從火星軌道上發現的這些水流起源于位于這顆紅色星球南半球的4個山谷或隕石坑的陡坡上。如今,一項對NASA的“好奇”號火星車采集的圖像進行的綜合......

    諾貝爾獲獎研究也是一把雙刃劍

    自1901年誕生以來,諾貝爾獎已經成為很多人心目中最高的榮譽。無論是科學獎、經濟獎還是和平獎,在每年的頒獎致辭中都會重申其宗旨——獎勵對全人類有突出貢獻的各項知識和研究。然而,據物理學家組織網近日報道......

    細胞修復DNA有“工具箱”

    從一個細胞到另一個細胞,從這一代人到下一代人,決定人類生長的基因信息在我們體內流淌了千萬年。它們每天都會遭到紫外線輻射、自由基和其他致癌物質的傷害,并不斷地發生自發的變化,然而卻神奇地完好無缺。這些遺......

    Cell:聽2015拉斯克獎得主講訴他們的故事

    9月8日,美國拉斯克基金會公布了2015年拉斯克獎的獲獎者。由于在過去的20年里有30多位拉斯克獎獲得者成為了諾貝爾獎得主,因此它被視作是諾貝爾獎的風向標。同日,國際頂級學術期刊《細胞》(Cell)推......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