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4日,猴年春節大假后第一天,四川綿陽舉行了一場全面創新改革試驗專題工作會,要求全市走出一條以軍民融合為特色的全面創新之路;
同一天,成都市向全球亮出“重磅政策”,吸引創新人才:對國際頂尖人才最高可給予5000萬元資助;
2月16日,《四川科研院所改革總體方案》和《深化科研院所改革試點推進方案》,經四川省委常委會審議通過;
2月17日至18日,四川省委書記王東明專程前往成都市、德陽市、綿陽市調研,研究推動全面創新改革試驗有關工作……
新春伊始,四川創新發展動作頻頻,在系統推進全面創新改革試驗的起步之年,四川朝著建成國家創新驅動發展先行省的新目標,邁出全新步伐。
更高目標:把握試驗契機,建設國家創新驅動發展先行省
2月1日,中國成功發射第五顆新一代北斗導航衛星,標志著北斗系統全球組網邁出堅實一步。和新一代北斗衛星首發星一樣,這顆衛星的“大腦”——載荷仍由位于成都的中國電科29所研制。
四川大力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加快轉方式調結構,積極培育發展新動能。依托一流的科研資源,著力基礎研究和產業技術攻關。在過去的5年間,一系列領先國內外的科技成果生于四川——
在重大地質災害成災機理、早期識別、監測預警等方面取得原創性成果,獲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8萬噸大型模鍛壓機研制成功,破解了我國大型飛機艦船制造領域的發展瓶頸;高速列車—軌道—橋梁動力相互作用安全評估關鍵技術突破,為我國高鐵建設作出重要貢獻;三代核電技術取得重大突破,成功研發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華龍一號”走出國門,引領技術發展;地奧心血康膠囊成為我國首個進入發達國家主流醫藥市場的治療性中成藥……
2015年,四川高新技術產業產值突破1.5萬億元,是“十一五”末的2.6倍。
在不斷攀登創新高峰、破解發展難題的路上,去年9月,四川承擔起全新的國家使命——系統推進全面創新改革試驗。根據黨中央和國務院的要求,以實現創新驅動轉型發展為目標,以推動科技創新為核心,以破除體制機制障礙為主攻方向,選擇一些區域,開展系統性、整體性、協同性改革的先行先試。
在四川系統推進全面創新改革試驗,是改革開放30多年來黨中央、國務院賦予四川最重要的改革試驗任務之一,是四川在轉型發展關鍵時期贏得的關鍵機遇。
以全面創新改革為契機,加快推動全省轉型發展,對于有效破解創新驅動發展瓶頸制約,充分激發全社會創新活力和創造潛能,加快形成經濟社會發展新引擎,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歷史意義。
由此,四川不僅將全力推進“國家任務”的完成,更圍繞“國家任務”的落地和全省轉型發展的需要,在省委十屆七次全會上審議通過了《中共四川省委關于全面創新改革驅動轉型發展的決定》。
該決定從時間和空間對四川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作出了新的安排部署:通過三年努力,基本完成中央確定的全面創新改革試驗任務,重點地區率先在創新驅動轉型發展方面邁出實質性步伐,即“三年試驗突破”;通過五年努力,全省總體進入創新驅動發展階段,加快建成國家創新驅動發展先行省,即“五年基本轉型”。
從積極承擔“國家使命”,到提出加快建成國家創新驅動發展先行省,四川自我加壓,明確了一個“走在前列”的更高目標。
更多活力:調整一切不適應創新驅動發展的生產關系,讓一切想象力、創造力、創新力的源泉充分涌流
更高的目標,需要更多的活力。
2月16日,又是一個讓四川科技人員歡欣鼓舞的一天。這一天,四川省委召開常委會會議,審議通過《四川科研院所改革總體方案》和《深化科研院所改革試點推進方案》。
《方案》針對中央在川科研院所、省屬公益類科研院所等5類主體,提出了下放科技成果使用處置和收益權、提高科研人員成果轉化收益比例、及時給予職務發明人獎勵和報酬、鼓勵科技人員離崗創辦企業、允許科技人員兼職取酬、放寬科技計劃項目經費使用范圍等一系列政策舉措。
越來越多的“破藩”政策,正在逐漸解開科技人員身上的枷鎖,讓四川這個擁有270多家科研院所、30萬專業科技人員的科技大省,煥發活力與光彩。
2015年的最后一個月,四川的高校都在熱議一個話題:“職務科技成果權屬混合所有制”。在省委十屆七次全會通過的《中共四川省委關于全面創新改革驅動轉型發展的決定》里,這是他們最關心的內容之一。
此前,圍繞這13個字,西南交通大學開展了多年探索,在科技和教育界,被稱為高校科技成果轉化的“小崗村”試驗。未來,四川省將開展職務科技成果權屬混合所有制試點,明確科技人員與所屬單位是科技成果權屬的共同所有人,真正以產權驅動創新激發活力。
以體制改革促科技創新,四川激勵科技人員專項改革扎實推進。按照省委改革領導小組部署,出臺了企業創新主體培育、激勵科技人員創新創業、軍民融合發展等3個專項改革方案。推進3家院所、3所高校和宣漢縣開展科技人員創新創業激勵機制改革試點,7家試點單位創新創業科技人員超過720人,創辦、領辦科技型企業72家,離崗轉化科技成果超過200項。
在四川的創新資源庫里,最需要激活、最巨大的能量在哪里?答案是軍工。
近日,在科學城首屆軍民融合科技型中小企業政銀企對接會上,綿陽市商業銀行科技支行與3家軍民融合企業簽署貸款近1000萬元的意向協議。此外,綿陽市今年還在全國率先開展軍民融合企業認定工作,接下來還將建設軍民融合創新轉化中心,圍繞軍工融合建立服務保障機制、設立軍民融合銀行。
通過軍民結合產業發展專項資金的支持,以及“軍轉民”“民參軍”對接平臺的搭建,四川軍工結合產業規模有望在今年底達到2700億元,實現比“十一五”翻一番的目標。
隨著新技術、新業態的不斷出現,創新的活力不僅來自科技創新。
一臺無屏電視,售價不到3000元,實現1000萬元的銷售額要多久?成都極米科技公司說:10分鐘。以一流技術班底和全新制造模式起家的極米科技,在家用智能投影領域出貨量排名全球前列。
商業奇跡的創造,光靠科技創新是不夠的。在建設國家創新驅動先行省的征程上,四川將統籌推進經濟社會和科技領域改革,統籌推進科技、管理、品牌、組織、商業模式創新,統籌推進軍民融合創新,統籌推進引進來和走出去合作創新,探索營造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政策和制度環境。
更強支撐:加速高層次人才等創新要素向四川聚集
設立不少于20億元的人才發展專項資金;頂尖人才來蓉創新創業最高將給予5000萬元綜合資助;對頂尖團隊中屬于國家(國際)重大戰略項目的,給予最高1億元的綜合資助……
2月14日,成都市對外發布了被稱為“史上含金量最高”的“人才新政十條”。憑借這一新政,成都將展開對全球頂尖人才的猛烈“追求”。
建設創新驅動發展先行省,關鍵在人。引進一個人才,成立一家企業,引爆一個產業,背后的邏輯十分清晰。
“人生最美好的事情,就是確立一個在別人看來無法實現的夢想,但通過創新和努力最終實現了它。”去年12月25日,站在CCTV2015年度科技創新人物的領獎臺上,電子科技大學教授周濤這樣表述他對創新創業的理解。
經濟下行壓力增大、傳統行業走低的這幾年,周濤和他的創業公司卻一路走高。憑借強大的技術團隊以及對市場需求和應用場景的挖掘,公司的估值只用兩年便達到20億元。
無數的周濤和他們的企業、產品,匯聚成新常態下四川創新經濟和轉型發展的重要支撐。
截至2015年底,四川省人才資源總量已達662.1萬人,比2009年增長20.8%。其中,2015年新增第十一批國家“千人計劃”入選者48名,高層次急需緊缺人才入川呈加速趨勢。
從去年四川“千人計劃”情況看,與2014年相比,2015年申報人選及申報團隊分別增長70%和26%;入選的引進人才及團隊分別增長41%和90%,均創歷史新高。去年清華大學選調到四川的應屆畢業生,占該校當年選調生總量的1/4。
實現創新驅動發展,離不開平臺和載體的支撐。
四川目前各類科技企業孵化載體超過220家。下一步,四川將順應創新創業平臺化趨勢,推進創新研發功能性平臺、創新服務支撐平臺、創新資源共享平臺等載體建設,提升創新創業服務效能。2016年,全省將推動各地新增各類孵化器200家。
創新平臺催生創新企業。2015年,四川新增科技型中小微企業約1.3萬家,同比增長45%以上。僅成都高新區,今年新增科技型初創企業就超過3000家,增長300%,新增銷售收入首次突破1000萬元的企業63家。
創新驅動,更離不開資金的支持。打通科技與金融的通道,解決“錢從哪兒來”的問題,讓想創業的人能創業、敢創業、創成業。
去年5月,省政府出臺《關于全面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意見》,提出實施“創業四川行動”,包括成立四川省創新創業投資引導基金。基金的首期規模達20億元,將發揮財政資金的引導作用,通過市場機制引導社會資金和金融資本,重點支持初創期、種子期及成長期的科技型中小微企業。
截至目前,在促進科技金融深度融合方面,四川建立了科技金融聯席會議制度,設立省科技型中小微企業貸款風險補償資金和創新創業投資引導基金,成立了8家科技支行,開展知識產權質押融資和科技小額貸款試點。國內外創業投資機構已有300余家入駐四川,管理基金規模超過700億元。
遵循創新區域高度集聚的規律,研究在一些省區市系統推進全面創新改革試驗,授權這些地區在知識產權、科研院所、高等教育、人才流動、國際合作等多方面進行改革,形成幾個具有創新示范和帶動作用的區域性創新平臺。—......
今年6月,SpaceX首次將“二手”龍飛船送入太空,標志著火箭和飛船回收技術基本成熟。很多人把創新的成功歸結為馬斯克的個人領導力以及美國良好的創新環境和文化。實際上,SpaceX的成功源于NASA在2......
近日,安徽省科技廳、安徽省財政廳聯合印發《關于整合優化省級財政科技項目和資金管理的實施意見》,對整合優化省級財政科技項目和資金管理進行了全面部署。《實施意見》提出,通過深化改革,加快建立適應科技創新規......
近日,安徽省政府辦公廳下發了《安徽省系統推進全面創新改革試驗任務分工等的通知》,根據通知要求,將制定合蕪蚌三市系統推進全面創新改革試驗實施方案。“合蕪蚌”將實施知識產權綜合執法根據今年全省系統推進全面......
近日,西安市發改委對外公布,《西安市系統推進全面創新改革試驗方案》獲得國務院批復,力爭通過3年時間,將西安市建設成為國家軍民深度融合創新示范區和“一帶一路”創新中心,到2018年,軍民融合產業營業收入......
2016年7月14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和科技部在北京聯合召開了全面創新改革試驗部際協調機制第四次會議,總結交流前期工作情況,部署安排下步重點任務。會議以視頻形式召開,科技部副部長陰和俊、發展改革委副主任......
2月14日,猴年春節大假后第一天,四川綿陽舉行了一場全面創新改革試驗專題工作會,要求全市走出一條以軍民融合為特色的全面創新之路;同一天,成都市向全球亮出“重磅政策”,吸引創新人才:對國際頂尖人才最高可......
2月14日,猴年春節大假后第一天,四川綿陽舉行了一場全面創新改革試驗專題工作會,要求全市走出一條以軍民融合為特色的全面創新之路;同一天,成都市向全球亮出“重磅政策”,吸引創新人才:對國際頂尖人才最高可......
在25日召開的四川省十二屆人大四次會議上,四川省人民政府副省長、代理省長尹力作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全面創新改革是四川“十三五”發展的“一號工程”,全省今年將加快推動成德綿協同創新、軍民融合深度發展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