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9日,記者獲悉,南方科技大學海洋科學與工程系副教授郭震與助理教授羅彬團隊聯合江西省地震局、國家礦山安全監察局江西局,開展了針對煤礦礦井安全重大需求的三維立體地震監測試驗。
今年7月開始,合作團隊便在江西省萍鄉市安源煤礦監測試點地面周邊部署了基于物聯網的短周期地震儀組成的密集臺陣,同時還進入礦井內部,在多個水平、傾斜巷道中布設了長達1.5公里的分布式光纖聲波傳感系統(DAS),在國內首次建成地上和地下相結合三維立體實時微震觀測網,對礦井內部的微震信號進行實時采集、回傳、識別和監測。
DAS是一種基于光纖傳感原理的新型技術,用于實時、連續地監測環境中的振動信號,通過向光纖發射激光脈沖,并測量沿光纖上每個點的瑞利后向散射光的相移,以米級的分辨率記錄幾十公里尺度的光纖的應變場,是一種高精度傳感器,具備空間分辨率高、靈敏度高、應用場景廣泛等優勢,在地震監測中具有重要的應用潛力。
DAS技術具有極好的穩定性、可靠性和安全性,加上礦用光纖的抗腐蝕、耐高溫、無靜電和無輻射等特質,在煤礦礦井中將成為實時監測地下震動的重要手段。通過DAS實時監測礦井內部震動,研究人員可以進行快速數據分析,探索地下空間結構,對振動事件進行準確識別和定位等,及時掌握礦井內部的地質構造與變化情況,為井下安全提供重要參考。
此次開展的礦井三維立體監測試驗充分利用了南科大海洋系在地球物理野外觀測方面的專業技術優勢,結合了江西省地震局和國家礦山安全監察局江西局的豐富實際經驗與資源,共同推進地下震動監測技術的創新與應用,助力保障煤礦井下開采作業環境的安全。
據介紹,本次試驗也將為地震學和地質學領域的研究提供了寶貴的數據資源,拓展了分布式光纖傳感在地球物理學和地質災害安全等領域的應用研究,促進了相關學科的進一步發展。
8月29日,記者獲悉,南方科技大學海洋科學與工程系副教授郭震與助理教授羅彬團隊聯合江西省地震局、國家礦山安全監察局江西局,開展了針對煤礦礦井安全重大需求的三維立體地震監測試驗。今年7月開始,合作團隊便......
8月29日,記者獲悉,南方科技大學海洋科學與工程系副教授郭震與助理教授羅彬團隊聯合江西省地震局、國家礦山安全監察局江西局,開展了針對煤礦礦井安全重大需求的三維立體地震監測試驗。今年7月開始,合作團隊便......
近日,“接地電阻在線實時監測監控技術”獲得“一帶一路”沿線國家亞美尼亞、阿塞拜疆、白俄羅斯、吉爾吉斯斯坦、哈薩克斯坦、俄羅斯聯邦、塔吉克斯坦、土庫曼斯坦等八國ZL權。這是繼去年8月該項新發明獲得美國Z......
不同種類礦物的開采活動均能產生極端酸性,富含多種重金屬和高濃度SO42-的酸性礦山廢水(AMD,acidminedrainage)。此前關于AMD的研究集中在極端微生物的代謝特征以及處理工藝開發。金屬......
1月17日,寒冬料峭、初雪交融。位于山西省晉中市壽陽縣的潞安化工集團新元公司一片繁忙景象。這里是全國首座井下建成5G網絡的煤礦,礦工日常工作有何變化?5G如何幫助井上井下互聯互通?產能和安全如何兼得?......
10月3日,國內首個礦用導航技術實驗室在中國煤科太原研究院正式建成。作為煤礦采掘機械裝備國家工程實驗室的子實驗室,該實驗室加快了行業高端導航技術與裝備的研發與應用。據了解,煤礦采掘工藝復雜,工作面環境......
內蒙古倒查20年涉煤腐敗挽回損失628億元查處1163人清存量遏增量重建政治生態自然生態煤機飛速旋轉,滾滾“烏金”順著皮帶呼嘯而去。在內蒙古自治區準格爾旗麻地梁煤礦,伴著習習秋風,一輛輛重型大卡車滿載......
“加強煤炭行業‘雙碳’技術研究及甲烷全濃度利用”是今年兩會期間,全國人大代表、中國工程院院士、安徽理工大學校長袁亮提出的主要建議,受到了媒體的廣泛關注與報道。建議聚焦煤炭行業的“雙碳”工作推進,從政策......
中新社呂梁12月16日電(記者胡健范麗芳)山西省孝義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16日對外通報稱,“12·15”透水事故經初步核查有21人被困,6名涉案人員被警方控制。16日中午,孝義市“12·15”非法盜采......
12月4日17時許,重慶永川一煤礦發生事故,24人被困井下,截至5日23時,重慶永川吊水洞煤礦事故搜救工作結束。經全力搜救,事故中1人獲救,23人遇難。目前,善后工作有序開展,事故原因正在進一步調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