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夏中衛綠洲邊緣植被恢復與生態資源開發技術集成示范”項目是寧夏首批國家科技惠民計劃項目,自2013年12月立項以來,經過三年多的實施,取得了顯著成效。
項目以惠民富民為目標,突出示范引領和科技支撐,通過開展防沙治沙植被恢復、防風固沙優良苗木繁育、草畜一體化、經果林提質增效等技術集成示范,推廣先進科學技術、扶持龍頭企業發展、建設示范樣板等措施,在中衛市建立植被恢復與灌木林提質增效技術示范區11759.5畝,防風固沙優良苗木繁育技術集成示范150畝,草畜一體化示范區29947畝,沙地棗樹提質增效技術示范1610畝,沙地葡萄提質增效技術集成示范1069.5畝,建立SOD精品蘋果、有機蘋果等高附加值栽培示范區800畝;搭建了“政府引導+科技支撐+企業帶動+農民參與”的科技惠民平臺,舉辦技術培訓25次,培訓農民及技術員2710人次,示范區農民收入平均提高30%以上;帶動示范區20余家企業從事果樹、設施養殖、飼草種植,建立了“冷鏈+基地+群眾”的蘋果提質增效模式和“治沙用沙與發展草畜產業”的生態產業循環發展模式,可在同類地區復制推廣,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
項目的實施,有效地提高了植被覆蓋度,減輕了風沙危害,為廣大群眾生產、生活提供了良好的生態屏障,打造了生態環境優良、區域特色鮮明、科技含量高、經濟效益凸顯的科技惠民生態產業示范區,為區域生態修復與生態資源開發提供了良好的示范樣板。
在“全球變化及應對”重點專項的支持下,“全球變化對生態系統服務的影響”項目團隊揭示了植被恢復增強碳在土壤中的垂直流動和累積。土壤碳庫是全球最重要的碳庫之一,對于減緩氣候變化影響并維持全球的碳循環穩定至......
3月2日,中國科學院蘭州資源環境科學大型儀器區域中心管委會召集各共建單位,在成都召開2019年度第一次學術研討會。中科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災害與環境研究所、蘭州化物物理研究所、近代物理研究所,以及西北生態......
“寧夏中衛綠洲邊緣植被恢復與生態資源開發技術集成示范”項目是寧夏首批國家科技惠民計劃項目,自2013年12月立項以來,經過三年多的實施,取得了顯著成效。項目以惠民富民為目標,突出示范引領和科技支撐,通......
“寧夏中衛綠洲邊緣植被恢復與生態資源開發技術集成示范”項目是寧夏首批國家科技惠民計劃項目,自2013年12月立項以來,經過三年多的實施,取得了顯著成效。項目以惠民富民為目標,突出示范引領和科技支撐,通......
華南植物園申請國家基金重點項目圍繞植被恢復與氣候變暖問題開展實驗生態學觀測研究在以往多個國家基金、中科院知識創新工程重要方向項目和廣東省基金的支持下,華南植物園生態系統生理學基礎創新研究組趙平研究員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