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科學院國家納米科學中心研究員蔣興宇、鄭文富帶領的課題組發表了非病毒納米載體遞送的研究成果。他們開發了一系列非病毒的納米載體,這些非病毒納米載體可以高效遞送CRISPR/Cas9系統到體內,為拓展這一強大基因編輯技術在生命科學和臨床應用領域的應用提供了新途徑。相關研究成果Thermo-triggered release of CRISPR-Cas9 system by lipid-encapsulated gold nanoparticles for tumor therapy 作為Hot paper在《德國應用化學》(Angew Chem Int Ed, 57, 1491, 2018)發表。
CRISPR/Cas9系統作為基因編輯技術的弄潮兒,具有巨大的潛在應用。但是目前大部分方法都是利用病毒載體導入到生命體,所以極大地限制了其在臨床的應用前景。然而,病毒載體對宿主細胞可能產生致癌、致突變的風險,因此不能實現對CRISPR/Cas9系統的高效而安全的遞送已經成為阻礙該技術臨床應用的主要瓶頸。生物材料領域的科學家嘗試著利用人工載體,例如脂質體、納米材料等把編碼的CRISPR/Cas9的質粒導入細胞。蔣興宇課題組發展了基于金納米顆粒-脂質體體系的光控釋放納米遞送系統。他們將金納米顆粒表面修飾TAT多肽,使納米顆粒表面帶正電荷,能夠和帶負電荷的表達Cas9蛋白和引導RNA的質粒(Cas9/sgRNA plasmid)結合,形成一個整體上帶負電荷的“納米核”,再在該“核”外包裹帶正電荷的脂質體層(DOTAP, DOPE, Cholesterol)以及PEG2000-DSPE,形成一個具有核殼結構的納米顆粒。該納米顆粒可以通過細胞的胞吞及溶酶體逃逸途徑進入細胞漿,在514納米激光照射下金顆粒和TAT之間的金-硫鍵被打開從而將修飾在金顆粒上的TAT多肽解離下來,與TAT多肽通過靜電相互作用結合的Cas9/sgRNA plasmid也隨之解離下來并在TAT多肽的指引下穿過細胞核膜進入細胞核。利用該納米載體,研究組在體外體內實現了對腫瘤癌基因polo-like-kinase-1(Plk-1)的靶向敲除并有效控制了腫瘤的生長和轉移。
該工作是在前期工作的基礎上發展而來的。在稍早的一些工作中,蔣興宇課題組成功利用微流控系統高通量篩選了54種納米遞送系統并最終優選了脂質體系統成功遞送了Cas9/sgRNA plasmid到動物體內,實現了對腫瘤Plk-1基因的高效敲除(NPG Asia Mater, 9, e441, 2017);在此基礎上,他們又發展了基于金納米簇-脂質體的遞送系統并成功遞送Cas9蛋白和sgRNA plasmid靶向動物的Plk-1基因,實現了對腫瘤的有效抑制(Adv Sci, 4, 1700175, 2017)。
蔣興宇課題組的系列研究工作得到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中科院納米先導專項以及中科院“創新團隊國際合作伙伴計劃”等項目的支持。
國家納米中心在CRISPR納米遞送研究中取得進展
近日,生物工程學院智能生物制造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基因編輯與合成生物工程課題組劉嶸明教授受邀在生物工程領域國際權威Top期刊《生物技術發展趨勢》(TrendsinBiotechnology)發表題為“在工......
生物法合成NMN有新突破。據中國科學院天津工業生物所消息,該所通過開發從頭合成途徑提高煙酰胺單核苷酸(NMN)產量,實現超過100倍的NMN產量提升。報道稱,天津工業生物技術研究所通過系統工程化改造大......
圖二甲雙胍逆轉靈長類多維衰老時鐘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批準號:81921006、92168201、92149301)等資助下,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劉光慧研究員與曲靜研究員團隊聯合中國科學院北京基因組......
近日,引正基因宣布完成戰略融資,由戈壁大灣區旗下管理的AEF大灣區創業基金投資。引正基因是一家精準基因組編輯技術解決方案提供商,是基因編輯平臺型技術公司,專注基因編輯工具底層技術開發。公司開發的基于C......
科技日報北京9月23日電 (記者張夢然)瑞士蘇黎世大學與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聯合團隊通過設計小而強大的TnpB蛋白開發出一種變體。該變體修飾DNA的效率提高了4.4倍,成為一種緊湊、有效的基因......
近日,中國農業科學院蔬菜花卉研究所質量與安全課題組在新型MOFs多孔納米載體研制、腈菌唑持續控釋、農藥利用率提升方面取得重要進展,相關研究成果以“ApH-responsiveMOFs@MPNnanoc......
蛋白質是生命體內最重要的生物大分子之一,在生命活動過程中執行著多種關鍵功能。利用外源性獲取的蛋白質,可以在細胞及體內實現生物大分子的化學標記與功能調控,進而應用于生命機制的解析研究及疾病的靶向治療。然......
蛋白質是生命體內最重要的生物大分子之一,在生命活動過程中執行著多種關鍵功能。利用外源性獲取的蛋白質,可以在細胞及體內實現生物大分子的化學標記與功能調控,進而應用于生命機制的解析研究及疾病的靶向治療。然......
中國科學院國家納米科學中心方英和田慧慧研究團隊在基于生物編輯技術的腦機接口增強技術方面取得進展。相關研究成果以SpatiallyPreciseGeneticEngineeringattheElectr......
中新網合肥8月15日電(張俊寧珊)中國科研團隊成功研發出中國首株基因編輯高亮度夜晚自發光植物。該科研團隊負責人李仁漢近期在接受采訪時表示,將螢火蟲等生物發光基因植入到植物細胞,打造類似電影《阿凡達》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