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24-08-15 18:39 原文鏈接: 植物也能當“小夜燈”?中國科研團隊讓綠植綻放夜光

    中新網合肥8月15日電(張俊 寧珊)中國科研團隊成功研發出中國首株基因編輯高亮度夜晚自發光植物。該科研團隊負責人李仁漢近期在接受采訪時表示,將螢火蟲等生物發光基因植入到植物細胞,打造類似電影《阿凡達》中神奇的發光植物,為植物綠色照明領域開辟了新的方向。


    基因編輯高亮度夜晚自發光植物由合肥神筆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科研團隊(下稱神筆生物)研發。據李仁漢介紹,科研人員通過基因編輯技術,將螢火蟲、發光蘑菇等生物的發光基因導入到植物細胞內,從而能讓植物在夜晚發出肉眼可見的高亮度光芒。

    李仁漢表示,科研團隊經歷532次技術迭代,克服多個技術難關,其中最難的就是如何讓植物發光做到肉眼可見的效果。“我們成功實現了外源基因在植物細胞內的高通量表達,打破基因表達的壁壘。”李仁漢介紹說,科研團隊還優化了反應過程中的酶,提高酶的效率,同時疊加多個基因,改變植物本身的一些限制性基因,最終才使植物達到肉眼可見的高亮度狀態。

    與國際同類產品相比,神筆生物的發光植物在亮度方面具有明顯優勢。“我們的植物不需要相機長時間曝光,在黑暗環境中肉眼就能很快看到發光效果,可以實現商業化照明。”李仁漢說。

    目前,神筆生物已成功在包括向日葵等多種植物上實現了高亮度自發光,正在拓展其他花卉品種的發光技術。“我們正在改造玫瑰、月季、百合等花卉,未來希望能夠看到各種各樣的發光植物出現在市場上。”李仁漢說。

    “這項技術的應用前景廣闊,可能改變未來城市的夜間景觀。”李仁漢表示,發光植物可應用于家庭裝飾、兒童小夜燈,甚至公園綠化和市政道路綠化等方面。科研團隊的愿景是發展到類似電影《阿凡達》中的場景,讓整個公園呈現出夢幻般的發光景象。(完)

     


    相關文章

    新型多功能基因編輯平臺面世

    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工程與應用學院研究團隊開發出一種新型基因編輯平臺——“最小通用遺傳擾動技術(mvGPT)”。這一平臺集成了基因精確編輯、基因表達激活與抑制等多重功能,為研究DNA功能原理、治療遺傳性......

    植物奶食用與營養品質評價標準研討會舉行

    12月24日,植物奶食用與營養品質評價標準研討會在武漢召開,會議由中國綠色食品協會指導,中國農業科學院油料所與綠色農業與食物營養專業委員會承辦,旨在研討植物奶食用與營養品質評價方法標準,推動植物奶產業......

    相分離在植物開花過程中的具體調控機制獲揭示

    中國科學院華南植物園研究員侯興亮團隊與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副教授繆巖松合作,在廣東省重點領域研發計劃等項目的資助下,通過合作研究揭示了相分離在植物開花過程中的具體調控機制。相關成果近日發表于《歐洲分子生......

    植物入侵影響熱帶珊瑚島土壤碳庫機制獲揭示

    中國科學院華南植物園恢復生態學團隊在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等資助下,以我國西沙群島的熱帶珊瑚島為對象,研究揭示了植物入侵影響熱帶珊瑚島土壤碳庫機制。相關成果近日發表于《生物多樣性》......

    南非更新指南為人類基因編輯“松綁”

    南非更新了國家健康研究倫理指南,其中增加了關于可遺傳人類基因組編輯的新章節。研究人員對此表示擔憂。受精后5至9天、處于囊胚階段的人類胚胎圖。圖片來源:JuanGaertner/SciencePhoto......

    生物工程學院科研團隊在基因編輯與合成生物學領域再出成果

    近日,生物工程學院智能生物制造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基因編輯與合成生物工程課題組劉嶸明教授受邀在生物工程領域國際權威Top期刊《生物技術發展趨勢》(TrendsinBiotechnology)發表題為“在工......

    最新揭秘!植物如何調控生長發育、適應環境變化?

    植物如何調控生長發育、適應環境變化?因其被《科學》雜志列入125個人類未知的重大科學問題之中,而備受學界關注并持續開展研究。中國科學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遺傳發育所)青年研究員王冰團隊等通過合作研......

    “長壽藥”新突破生物法合成NMN產量提高100倍!

    生物法合成NMN有新突破。據中國科學院天津工業生物所消息,該所通過開發從頭合成途徑提高煙酰胺單核苷酸(NMN)產量,實現超過100倍的NMN產量提升。報道稱,天津工業生物技術研究所通過系統工程化改造大......

    我國學者在衰老藥物干預研究方面取得進展

    圖二甲雙胍逆轉靈長類多維衰老時鐘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批準號:81921006、92168201、92149301)等資助下,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劉光慧研究員與曲靜研究員團隊聯合中國科學院北京基因組......

    引正基因完成戰略融資

    近日,引正基因宣布完成戰略融資,由戈壁大灣區旗下管理的AEF大灣區創業基金投資。引正基因是一家精準基因組編輯技術解決方案提供商,是基因編輯平臺型技術公司,專注基因編輯工具底層技術開發。公司開發的基于C......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