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7日,國家藥監局網站發布《關于政協第十四屆全國委員會第一次會議第02469號(醫療衛生類215號)提案答復的函》(以下簡稱《答復》)。
針對丁列明委員提出的《關于加強精準醫學時代個體化定制藥物研發和技術審評的提案》,國家藥監局表示,下一步將持續關注精準醫學產業的發展,進一步完善工作機制,不斷提升生物醫藥新技術產品的審評能力建設和技術規范研究,加快相關產品的審評審批工作,推動精準醫學產業的持續健康發展,滿足人民群眾用藥需求。
近年來,國內外以細胞和基因治療為代表的精準醫療產業發展迅速,新技術、新應用、新成果快速涌現,在惡性腫瘤、再生醫學等多種疾病領域顯示出巨大的應用潛力。
《答復》指出,為規范和推動我國細胞和基因治療等精準醫學產品的研發和注冊申報,自2019年開始,國家藥監局持續開展包括腫瘤主動免疫治療產品在內的生物醫藥新技術產品的監管科學和評價體系研究。經過廣泛調研和專家研討,發布了免疫細胞治療產品、溶瘤病毒、基因治療等產品研發相關的藥學、非臨床和臨床試驗技術指南,并于2023年4月發布《腫瘤主動免疫治療產品臨床試驗技術指導原則》。
截至目前,國家藥監局已批準100余個細胞和基因治療產品開展臨床試驗,其中包括多種技術路線的個體化腫瘤主動免疫治療產品。國家藥監局將通過監管科學研究,綜合考慮腫瘤主動免疫治療產品產業化過程中對技術審評標準的監管需求,結合自身工作實際和前沿技術進展,預判產業發展趨勢,把握好研究工作的提前量和冗余度,繼續加強并擴大與國內科研院所、研發企業、醫療機構和行業協會等的合作交流,加快完善腫瘤主動免疫治療產品在內的精準醫學產品的技術評價體系,推動相關產品的研發和注冊申報。
另外,國家藥監局提前布局組織研究,注重審評標準研究與產品特點相結合,針對個體化治療藥物,國家藥監局藥審中心組建了由生物制品臨床、生物制品藥學、化藥藥學、藥理毒理等專業組成的審評團隊。審評團隊針對該類產品的質量控制、安全風險管理等重點難點問題進行了深入討論,踐行以患者為核心、以臨床價值為導向的審評理念,從患者的臨床需求出發,并在審評過程中主動與研發團隊就相關技術問題充分溝通。
10月7日,國家藥監局網站發布《關于政協第十四屆全國委員會第一次會議第02469號(醫療衛生類215號)提案答復的函》(以下簡稱《答復》)。針對丁列明委員提出的《關于加強精準醫學時代個體化定制藥物研發......
10月7日,國家藥監局網站發布《關于政協第十四屆全國委員會第一次會議第02469號(醫療衛生類215號)提案答復的函》(以下簡稱《答復》)。針對丁列明委員提出的《關于加強精準醫學時代個體化定制藥物研發......
惡性腫瘤是當前全球面臨的重大健康問題。作為引發癌癥患者死亡首要因素的腫瘤轉移成為一大研究重點。近日,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第六人民醫院骨科張長青、高俊杰課題組聯合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二醫院骨科、浙江大......
近日,中國農科院油料所花生花遺傳育種創新團隊有效破解了花生黃曲霉抗性機理,并發掘出了關鍵候選基因,為抗性育種提供了重要的理論指導,相關學術成果發表在國際期刊《前沿研究雜志》(JournalofAdva......
科學家們發現了一種名為PUCH的酶,它對于阻止寄生DNA序列在我們基因組中的傳播至關重要。這一發現可以讓我們深入了解我們的身體如何識別和對抗內部威脅(如基因組寄生蟲)和外部威脅(如病毒和細菌)。德國美......
華南農業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教授王海洋團隊聯合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科學研究所等研究人員,通過圖位克隆、轉錄組和代謝組等生物學手段,研究揭示了ZmDBF2-ZmGLK36-ZmJMT/ZmLOX8分子模塊調控......
研究人員發現,成年男性體內平均有大約36萬億個細胞,而成年女性體內平均有28萬億個細胞。出乎意料的是,人體內小細胞(如血細胞)的質量與大細胞(如肌肉細胞)的質量大致相同,這一發現令研究人員感到困惑。9......
草害是制約玉米高產穩產的關鍵要素之一,田間雜草與玉米爭奪水、肥、光和空間,且易滋生病蟲害,化學除草是玉米田首選的除草方式。草甘膦是世界第一大除草劑,其滅生性的特點在防治雜草的同時對玉米也會產生藥害,培......
胚胎外卵黃囊(yolksac,YS)可為發育中的胚胎提供營養支持和氧氣,并生成第一批血液和免疫細胞,但其他功能仍然未知。英國威康桑格研究所等合作繪制卵黃囊細胞圖譜,揭示人類早期發育過程中卵黃囊的功能。......
2023年8月29日,自然科學基金委醫學科學部在上海召開基礎科學中心項目“細胞命運調控與眼健康”現場考察會。自然科學基金委黨組成員、副主任張學敏院士出席會議并講話,項目依托單位上海交通大學校長丁奎嶺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