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從國家航天局獲悉,11月21日,國家遙感數據與應用服務平臺發布暨國家航天局衛星數據與應用國際合作中心揭牌儀式在海南海口舉辦。國家遙感數據與應用服務平臺正式開通,旨在構建國家級、綜合性遙感資源共享與應用服務體系,進一步推進遙感衛星數據資源共建共用共享,帶動我國遙感綜合應用能力邁上新臺階。
國家航天局局長張克儉指出,要把國家遙感數據與應用服務平臺打造為數據開放共享的樣板工程,把國家航天局衛星數據與應用國際合作中心打造為航天國際合作的典范基地,加強政府、科研機構、企業間協作,推動與國外政府機構、企業以及國際組織等進行全方位交流與合作,持續提升中國航天國際影響力,為落實全球發展倡議、助力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目標實現,貢獻中國智慧、中國力量、中國方案。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遙感衛星發展迅猛,特別是高分專項實施,構建起穩定運行的高分衛星遙感系統,近50個業務領域實現100%信息自給率。與此同時,遙感衛星應用仍存在效益不高、數據共享難、應用服務散等問題。
為推動我國遙感數據共建共用共享,國家航天局會同有關部門,組織國家航天局對地觀測與數據中心、中國資源衛星應用中心、國家衛星氣象中心等7家共建單位通力合作,簽署戰略合作協議,聯合建設平臺。平臺作為國家級公益性與基礎性遙感信息公共基礎設施,將打通遙感衛星數據開放共享信息通道,搭建資源互聯互通和高效利用基本架構,開展航天資源綜合應用和應急減災救災統一調度,促進跨行業、跨部門、跨區域的遙感應用高質量發展。
為打造平臺的國際合作樞紐,國家航天局與海南省聯合共建“海南衛星數據與應用研究中心”,打造國家衛星數據與應用國際合作基地。同時,加掛“國家航天局衛星數據與應用國際合作中心”和“金磚國家遙感衛星星座數據與應用中心(中國)”牌子。該中心倚靠海南自貿港的數據政策優勢,統籌開展遙感數據與應用國際合作,支持政府間對地觀測領域合作協定的履約工作,推動國際重大項目合作落地實施。
儀式為清華大學、之江實驗室、北京師范大學等12家首批試點應用單位授牌。
近日,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東海水產研究所研究團隊在FrontiersinEnvironmentalScience上發表研究論文,探查不同夜間燈光遙感數據在燈光漁船識別與監測上的潛力。研究通過模糊評價法對......
近日,由中國科學院空天信息創新研究院(空天院)牽頭提出的國際標準項目提案《地理信息-遙感數據及產品定標與驗證-第2部分:合成孔徑雷達(SAR)》(Geographicinformation—Calib......
記者從國家航天局獲悉,11月21日,國家遙感數據與應用服務平臺發布暨國家航天局衛星數據與應用國際合作中心揭牌儀式在海南海口舉辦。國家遙感數據與應用服務平臺正式開通,旨在構建國家級、綜合性遙感資源共享與......
以深度學習為代表的人工智能技術已被應用于多種遙感圖像解譯任務中。遙感數據幅寬大、場景內容復雜,一幅標準景圖像往往就可達數十億像素,覆蓋上萬平方公里,與自然場景數據存在較大差異。大多數現有的深度神經網絡......
9月12日,北京師范大學在京召開“京師一號”(研制代碼:BNU-1)小衛星在軌一周年暨極地遙感數據成果發布會,公開發布衛星在軌運行一年以來所獲取的部分南北極遙感數據及應用成果。“京師一號”......
近日,監測中心在大連舉辦了2017年海島四要素監視監測技術培訓班,來自局屬各單位及沿海各地區的近百學員參加。培訓班由監測中心付元賓研究員主持。國家海洋局政策法制與島嶼權益司袁廣軍副處長出席并講話。他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