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3月14日,由中科院空天信息創新研究院(空天院)牽頭的國家重點研發計劃“碳排放監測數據質量控制關鍵測量技術及標準研究”項目在京啟動。該項目將為碳排放監測數據質量制定“標尺”,構建溫室氣體標尺體系及量值傳遞體系,為確保碳排放監測數據的真實準確和量值統一提供測量基礎。
圖為啟動會現場
開展全球和區域碳濃度監測,解析碳排放的分布和趨勢,對于制定國家“雙碳”目標具有重要的支撐作用和現實意義。而碳排放監測數據質量控制是評估雙碳政策執行情況、制定減排控制策略的重要基礎,建立碳排放監測數據質量控制關鍵計量技術和標準規范,已成為“碳達峰、碳中和”管理決策的首要環節。但目前,學界和業界在碳排放監測技術、數據質量控制與標準化建設等領域的研究還十分欠缺。
面向上述問題,圍繞填補國內外碳排放監測數據質量控制與標準化建設等研究空白,該項目將致力于產出一系列支撐碳排放監測數據質量控制、兼顧科學性和可操作性的算法模型、標準物質、設備裝置、數據產品、系統軟件、標準規范、ZL論文、研究報告等成果。通過在典型區域和行業開展業務化運行和應用示范,規范碳排放計量監測領域的業務流程、明確數據核算方法,推動相關環節的規范化和標準化。
空天院黨委書記蔡榕研究員指出,衛星遙感、激光雷達、地面設備等“星空地”監測手段,為評估全球、國家、區域、企業等不同尺度溫室氣體減排目標實現狀況提供了技術平臺。特別是隨著區塊鏈、物聯網、大數據等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利用空天信息技術賦能“雙碳”已成必然方向。
項目負責人、空天院副研究員李莘莘對項目的實施技術路線進行了詳細闡述。他表示,項目將在構建溫室氣體基準標尺體系、標準圖譜庫及量值傳遞體系基礎上,開展國產衛星溫室氣體遙感探測、空間分布監測精準定位與工業園快速核查、現場監測技術物聯網裝置研發、高分辨率排放清單定量反演與校驗等技術在碳排放監測中的應用等技術攻關和應用示范。“團隊將有效服務不同區域和領域的雙碳立體監測、精準核查、深度治理的科學決策和有效實施,為我國在全球氣候變化領域的話語權提供數據保障和技術支持。”
中國工程院院士王橋表示,該項目挑戰大、意義非凡;項目整體上響應了指南要求,創新性突出,可操作性和落地性較強,參與團隊實力強大,有較好的碳排放相關技術積累,后續很有希望做成碳排放領域的項目標桿。他指出,項目未來還需在增量上有所突破,做好定量化約束和精準定位。
據悉,該項目由空天院牽頭,聯合中國氣象局氣象探測中心、中國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研究院、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中日友好環境保護中心、南京信息工程大學、福建省計量科學研究院、福建省郵電規劃設計院有限公司、福建智云動能智慧科技有限公司、中新城鎮化(北京)科技有限責任公司等參研單位共同承擔。
圖為啟動會現場專家合影
8月28日,內蒙古自治區科學技術廳公示了2023年自治區重點研發和成果轉化計劃(科技合作)擬立項項目,其中,食品領域有12項,包括科技合作擬立項項目(國內合作)9項、科技合作擬立項項目(國際合作)3項......
過去十年,全球大氣二氧化碳濃度以平均每年6‰增速持續升高,全球溫室氣體排放未得到有效控制。這是中國科學院昨天在京發布的《全球人為源碳排放與陸地生態系統碳收支遙感評估科學報告》(簡稱《全球碳排放與碳收支......
7月26日,全球碳盤點衛星遙感研討會在北京召開,發布由中國科學院組織編寫的《全球人為源碳排放與陸地生態系統碳收支遙感評估科學報告》(簡稱《全球碳排放與碳收支遙感評估科學報告》)。報告利用衛星遙感技術評......
7月12日,時值第11個“全國低碳日”,由生態環境部和陜西省政府主辦的“全國低碳日”主場活動在西安舉辦。活動上,生態環境部副部長郭芳表示,我國建立起全球覆蓋溫室氣體排放規模最大的碳市場,截至2023年......
中國是碳排放大國,但是由于在碳核算相關方法等方面基礎研究起步較晚,一直在國際上缺少話語權,不利于保護我國合法發展權益和企業國際競爭力,中國亟需探索建立符合國情更先進的方法論和標準。近日,記者從中國科學......
“到2030年,我國碳排放會增加到140~145億噸,如果構建以低碳產業為主導的產業調整,上述數值估計能夠降低8.1億噸左右。”5月31日,在北京隆基2022年可持續發展報告發布會上,清華大學經濟管理......
鑒于生物炭能從空氣中吸收其重量23%的二氧化碳,在一項概念驗證研究中,美國華盛頓州立大學科學家在普通水泥中注入環保生物炭,得到了一種新型負碳環保水泥,且其強度與普通水泥相當。這一研究成果發表于最新一期......
澳大利亞的一項新研究顯示,如果全球碳排放維持在當前水平,南極冰蓋融化將導致南極深海環流在30年內放慢40%,并使深海溫度上升,對海洋生態系統和全球氣候產生深遠影響。南極區域的表層海水由于密度較大而下沉......
2019年和2020年澳大利亞前所未有的野火讓人記憶猶新。而對于貝克心臟病與糖尿病研究所計算生物學家MichaelInouye來說,正是隨著氣候變暖更有可能發生的讓其實驗室關閉的野火,促使他開始關注碳......
中國科學院青藏高原研究所(中科院青藏高原所)3月22日發布消息說,該所三極觀測與大數據團隊張臻研究員聯合美國馬里蘭大學、美國宇航局及北京大學等科研人員最新完成的一項研究發現,全球濕地甲烷排放正在加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