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6日,陽光燦爛,春意盎然,來自北京市近20所重點中學400余名熱愛科學的優秀中學生,與13位院士共聚中科院國家科學圖書館報告廳,慶祝2011“國際化學年”。
中科院院長白春禮為“國際化學年”題詞,并為院士工作局和國家科學圖書館共同推出的“化學創造美好生活——2011‘國際化學年’紀念展” 揭幕。白春禮指出,化學是一門發現的科學、創造的科學,也是關系國家安全和國民經濟發展的科學。化學在解決糧食、疾病、能源、環境等問題,以及發展國家防御與安全所用的新材料和新技術等方面起到了不可或缺的關鍵作用。中科院副院長李靜海主持活動。
在隨后的“科學與中國”——“國際化學年”大學校長巡講團首場報告會中,北京大學校長周其鳳和中國科技大學校長侯建國分別以“入化出神”和“納米科技前沿”為題,做了精彩報告,讓在場的中學生們感受到了化學的非凡魅力。
隨著兩位院士報告的結束,“化學家與中學生面對面”活動在熱鬧非凡的氣氛中開始,并把整個活動推向新的高潮。出席活動的13位化學家一同登臺,在復旦大學校長楊玉良的主持下,與現場中學生展開了親切熱情的交流對話。“中學生以怎樣的心態來參加化學試驗活動?”“能否對新能源和仿生材料做前瞻性的講解?”“應該采取怎樣的方法及時有效制止核泄漏對身體或者環境產生的危害?”中學生們踴躍發言,圍繞如何學習化學、化學學科前沿問題以及社會熱點問題進行了提問。專家們從化學領域的各個角度,給予答復和闡釋。最后,就“化學為什么吸引了您”這個問題,每位院士給出了精彩的回答,引起陣陣掌聲。
同學們說,今天能同時與如此多的化學家們交流,真是學習生涯中的一樁幸事。他們紛紛表示,參加此次活動,使他們加深了對化學學科的認識、對化學這門科學的理解,并進一步感受到化學的魅力和神奇。院士們表示,此次活動非常有意義,科學家們應當在科普活動中發揮更重要的作用,“我們有責任去研究如何把知識用簡單、形象、生動,同時也是精確的語言,將重要的概念傳遞給他們,這是今后要努力的方向。”
院士局局長周德進、國科圖館長張曉林和黨委書記許平出席活動,并對參與活動的各位領導和專家表達感謝。國科圖與院士局今后還將陸續推出國際化學年系列活動。
為配合現場活動,國科圖文獻服務部在二層中廳推出“‘國際化學年’專題書展”,在體現國科圖資源特色的同時,豐富了“國際化學年”活動形式,提升了活動內涵。
“化學創造美好生活——2011‘國際化學年’紀念展”將在國科圖科普文化展廊(西北門一層)展出至五月中旬,隨后,展覽將跟隨“科學與中國”——“國際化學年”大學校長巡講團在全國各地巡展。
新華網、光明日報、科技日報、科學時報等各大媒體對活動進行了報道。
據悉,2011年是居里夫人獲得諾貝爾化學獎100周年,也是國際純粹與應用化學聯合會的前身國際化學會聯盟(IACS)成立100周年。因此,第63屆聯合國大會于2008年12月31日通過決議,將2011年定為“國際化學年”(International Year of Chemistry,IYC),并確定了“化學——我們的生活,我們的未來”主題。中國化學界的科學家們在推動此項議案獲得通過的過程中,發揮了積極而重要的作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和國際純粹與應用化學聯合會(IUPAC)負責主導世界范圍內的2011年國際化學年紀念活動。中國科協、中國科學院、中國化學會等相繼在中國組織策劃了系列活動。
2月17日,教育部人事司在東北林業大學宣布了教育部黨組的任免決定,宋文龍同志任東北林業大學校長、黨委副書記,李斌同志不再擔任東北林業大學校長、黨委副書記職務。教育部人事司主要負責同志出席會議并講話。黑......
零距離中國團隊歷時8年打造“最強化學大腦”機器化學家誕生記在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的機器化學家實驗室,可以看見頗具科技感的一幕——一個體型“敦實”但動作靈活的機器人,在操作臺之間穿梭,伸出機械手臂配制試劑。......
在元宵節到來之際,包括芝加哥大學,西北大學在內的美國十所知名大學校長通過中國駐芝加哥總領館線上元宵節晚會感謝中國留學生、學者為美國大學科研質量及校園文化多樣性所作出的貢獻。校長們一致呼吁中美兩國應加強......
又一高校換帥,這所高校迎來新任校長1月29日,青島農業大學在學術會館報告廳召開全校副處級以上干部會議,宣布省委關于學校領導班子成員調整的決定。省委組織部副部長龔文東出席會議并講話,省委教育工委委員、省......
7月8日,國際頂級雜志《Nature》封面報道了利物浦大學研究人員開發的智能移動AI化學家(mobileroboticchemist)。該機器人具有類似于人的尺寸和可觸及的范圍,可獨立執行化學實驗中的......
廈門大學化學化工學院教授、中國科學院院士黃本立。已年過九旬的他看起來依然精神矍鑠、思維敏捷,回憶起求學、科研的過往經歷如數家珍,連微小的細節都記憶如新。90多年來,他始終踐行著這樣的人生追求:“踏踏實......
在剛剛結束的全國兩會上,高校“抱團”合作發展的話題引發了熱議。有代表提出“長三角一體化過程中高等教育一體化要先行一步”“粵港澳大灣區建設中高校要抱團發展”等觀點。全國人大代表、蘇州大學校長熊思東認為“......
我是1964年從復旦大學放射化學專業畢業進入中科院高能物理所,作為一個化學人員近五十年來一直在高能物理研究所工作,接觸到所內外無數物理學家,從物理學家身上學到了不少東西。將平時感受到的物理學家的特點和......
近期,中共中央組織部在吉林大學宣布了中共中央、國務院的任命決定,張希任吉林大學校長。據統計,11月以來,至少已有5所教育部直屬高校黨委書記或校長履新。分別是:李元元任華中科技大學校長,袁自煌任北京化工......
2016年5月,瑞典南部小鎮BakaskogCastle本該一片歡樂。在諾貝爾基金會的贊助下,一些物理學家和化學家聚集在此,召開了一場特別的討論會,為科學家評估核科學極限的全球努力提供機會,同時慶祝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