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歐盟要求,各成員國無盈利的煤礦必須在2019年到來前關閉。受此影響,2018年12月,西班牙、德國、保加利亞等國紛紛關停各自境內“不具有競爭力”的煤礦。歐洲去煤化更進一步。
一直以來,歐盟在應對氣候變化、履行《巴黎協定》方面表現積極。早在2010年,歐盟便提出要擺脫對化石能源的依賴,希望各個領域都停止為煤礦提供資金援助。但是,煤炭工業相對發達的德國和西班牙卻對此提出異議,并要求將煤礦關停期限延長到2018年底。有統計顯示,在此期間,上述兩國的煤礦企業仍能夠收到來自社會各界的資本援助。事實上,由于歐盟對二氧化碳排放有嚴格的規定,每排放1噸二氧化碳需要繳納22.9美元,受此政策影響,歐洲煤礦的經濟性大打折扣。
2018年12月28日,據合眾國際社消息,西班牙如期關停了26座無盈利的煤礦。2016年,西班牙宣布將為這些煤礦提供約24.4億美元的經濟援助,緩和在2018年底關閉煤礦帶來的經濟壓力。截至2018年12月,在西班牙關停的26座煤礦中,有12座仍有開采活動,若沒有按時停工,根據西班牙與歐盟制定的協議,這些煤礦需要繳納約5.72億美元至公共基金。
據了解,為減少對化石燃料的依賴,西班牙正逐年減少對煤礦的開采,礦工人數從1985年的5.1萬人降低到了2018年底的2046人。
目前,西班牙煤炭近90%來自進口,主要供應國為哥倫比亞和俄羅斯。西班牙官方數據顯示,煤電僅占西班牙總發電量的14%,現有15座發電廠仍在使用煤炭,但其中有9個將在一年半以內關閉。
與此同時,德國也在積極淘汰煤炭,本土褐煤礦已經受不住廉價進口硬煤的沖擊,最后一座褐煤礦Prosper-Haniel在運營了155年后,于2018年12月21日正式關停。19世紀褐煤礦廠就開始為德國的電廠、鋼鐵等行業提供電力,造就了20世紀德國的“經濟奇跡”。
據德國之聲報道,盡管褐煤礦已難以維持生計,但由于開采褐煤成本更低,德國仍會繼續開采褐煤。不過,考慮到2030年的氣候目標,德國聯邦委員會尚未討論出褐煤礦運營期限。包括Prosper-Haniel在內的德國煤礦大多位于工業重鎮魯爾山谷,煤礦行業鼎盛時期人員規模超過60萬人,但截至2018年底,僅剩5700名礦工仍在煤礦工作。
另外,羅馬尼亞作為煤礦、天然氣資源豐富的國家,也于去年初宣布將關停不具競爭力的煤礦。羅馬尼亞能源部表示,將從財政預算中撥出約3950萬歐元,補貼國有電力企業Complexul Energetic Hunedoara,以彌補停止羅馬尼亞境內最古老的兩座煤礦開采帶來的損失。
據了解,在羅馬尼亞能源結構中,煤炭發電占比約為17.8%,略高于歐盟國家平均值。
科學資訊網站ScienceAlert撰文稱,與美國盡全力提振煤炭行業的舉措相比,歐洲國家大量關停煤礦的舉措令人感到欣慰。但是,煤礦的陸續關閉能否真正幫助應對氣候變化,仍有待觀察。
合眾國際社則表示,盡管美國計劃提振煤炭業,但隨著可再生能源成本競爭力越來越強,美國的煤炭消費量實際上已逐年下降。
另外,也有多家外媒撰文表示,煤礦的關停也帶來了大量失業人口,對于以煤炭為經濟支撐的工業地區來說,這將是“社會和經濟災難”。
據路透社報道,西班牙目前已出現由失業煤礦工人組成的抗議團體。西班牙社會黨政府提出,將保證失業員工的福利,約60%的前礦工將能夠提前退休,西班牙政府也會提供約2.5億歐元的資助,用于對廢棄煤礦的資源再利用及商業投資。
而在保加利亞,同樣考慮到煤炭的經濟性,位于Bobov Dol、Babino等地的煤礦也于近兩年內關停,超過1000人因此而失業。對此,Bobov Dol市長Elsa Velichkova批評稱,保加利亞的政治人士完全沒有考慮他們這一地區未來的發展,煤炭關停帶來的經濟災難沒有任何緩解辦法。
國家認監委秘書處發布關于開展礦石、煤和水質國際檢驗檢測機構能力驗證活動的通知。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北京中實國金國際實驗室能力驗證研究有限公司,各有關檢驗檢測機構:為充分發揮檢驗檢測推進國際貿易......
8月29日,記者獲悉,南方科技大學海洋科學與工程系副教授郭震與助理教授羅彬團隊聯合江西省地震局、國家礦山安全監察局江西局,開展了針對煤礦礦井安全重大需求的三維立體地震監測試驗。今年7月開始,合作團隊便......
近日,“接地電阻在線實時監測監控技術”獲得“一帶一路”沿線國家亞美尼亞、阿塞拜疆、白俄羅斯、吉爾吉斯斯坦、哈薩克斯坦、俄羅斯聯邦、塔吉克斯坦、土庫曼斯坦等八國ZL權。這是繼去年8月該項新發明獲得美國Z......
不同種類礦物的開采活動均能產生極端酸性,富含多種重金屬和高濃度SO42-的酸性礦山廢水(AMD,acidminedrainage)。此前關于AMD的研究集中在極端微生物的代謝特征以及處理工藝開發。金屬......
1月17日,寒冬料峭、初雪交融。位于山西省晉中市壽陽縣的潞安化工集團新元公司一片繁忙景象。這里是全國首座井下建成5G網絡的煤礦,礦工日常工作有何變化?5G如何幫助井上井下互聯互通?產能和安全如何兼得?......
10月3日,國內首個礦用導航技術實驗室在中國煤科太原研究院正式建成。作為煤礦采掘機械裝備國家工程實驗室的子實驗室,該實驗室加快了行業高端導航技術與裝備的研發與應用。據了解,煤礦采掘工藝復雜,工作面環境......
內蒙古倒查20年涉煤腐敗挽回損失628億元查處1163人清存量遏增量重建政治生態自然生態煤機飛速旋轉,滾滾“烏金”順著皮帶呼嘯而去。在內蒙古自治區準格爾旗麻地梁煤礦,伴著習習秋風,一輛輛重型大卡車滿載......
“加強煤炭行業‘雙碳’技術研究及甲烷全濃度利用”是今年兩會期間,全國人大代表、中國工程院院士、安徽理工大學校長袁亮提出的主要建議,受到了媒體的廣泛關注與報道。建議聚焦煤炭行業的“雙碳”工作推進,從政策......
在泥盆紀時期,森林首次出現,且發生了最早的陸生植物成煤作用。新疆北部準噶爾盆地西緣的中-晚泥盆世地層產出豐富的植物化石,并被報道有烴源巖與古油藏。古油藏是地質歷史時期曾形成油藏,后經地質作用破壞已不再......
中新社呂梁12月16日電(記者胡健范麗芳)山西省孝義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16日對外通報稱,“12·15”透水事故經初步核查有21人被困,6名涉案人員被警方控制。16日中午,孝義市“12·15”非法盜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