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19-01-08 17:44 原文鏈接: 土壤中重金屬污染有哪些危害

    重金屬中特別是砷、汞、錫、鉻、鎘等具有顯著的生物毒性,其危害性是空前的。重金屬一旦進入土壤后,很難從土壤中移除。盡管土壤對重金屬等有毒物質有一定的緩沖能力,但是大量重金屬的存在會對土壤的理化性質、土壤微生物、土壤酶活性以及土壤生產能力產生明顯的不良影響。重金屬在土壤中的危害還具有長期性、隱蔽性和交互性的特點,所以土壤一旦被重金屬污染,其危害性將是長遠的。如被某些重金屬污染的土壤可能要100200年才能恢復。土壤污染不僅導致土壤質量和生產力的降低,而且引起水、氣環境質量的下降,嚴重的土壤污染將直接危及到生態安全、食品安全和人體健康,同時也影響著投資經商、對外貿易以及一些重要國際公約的履行,不利于我國的環境外交、全社會的穩定和經濟增長,從而制約區域和國家的可持續發展。據報道,全國每年受重金屬污染的糧食多達1 200萬噸,因重金屬污染而導致糧食減產高達1 000多萬噸,合計經濟損失至少200億元。

    對植物的危害  

      從微觀上看,重金屬對植物的正常生長會產生多方面的干擾,比如破壞根尖細胞的細胞核仁,改變RNA的合成,阻止核糖核酸酶的活性;通過抑制地上部硝酸還原酶的活性,減少硝酸鹽的吸收和從根到地上部的運輸;抑制鐵離子還原酶活性,導致亞鐵離子缺乏,嚴重影響光合作用;抑制細胞的伸長,尤其在莖中,引起葉片脫落,壞死,阻止根、莖的生長;破壞光合系統,降低葉綠素、類胡蘿卜素的含量,增加光合化學淬滅,阻止線粒體的光合磷酸化;阻止氣孔的開張,通過干擾保衛細胞中的鉀離子、鈣離子和脫落酸的活動;明顯減少正常的氫離子/鉀離子交換和質膜上ATP酶的活性,強烈影響谷氨酸脫氫酶、蘋果酸酶、異檸檬酸脫氫酶、核酮糖二磷酸羧化酶、碳酸酐酶等酶的活性;還可以產生氧化脅迫,阻止或刺激幾種氧化物酶的活性。 

      從宏觀來說,土壤受到重金屬污染后,會影響植物生長狀況,植物整體長勢變差,根系發育不良,地上部生長矮小,葉片失色變形,果實畸形,zui終產量下降,果實品質變差。土壤污染直接導致農產品品質不斷下降,降低我國農產品的國際市場競爭力。

      布魯克土壤重金屬分析儀快速檢測土壤有害金屬元素Pb(鉛),As(砷),Cd(鎘),Hg(汞),Cu(銅),Ni(鎳),Zn(鋅),Cr(鉻)

    對人類健康的危害  

      重金屬進入人體同樣很難移除,其在人體內代謝周期很長,主要聚集在人體各大器官,破壞正常生理代謝,濃度高時會對人和動物具有致癌、致畸、致突變的作用。例如,鎘中毒的典型癥狀是腎功能受破壞,腎小管對低分子蛋白質再吸收功能發生障礙,糖、蛋白質代謝紊亂,尿蛋白、尿糖增加,引發尿蛋白癥、糖尿病。鎘進入呼吸道可引起肺炎、肺氣腫,作用于消化道則引起胃腸炎。鉛可以抑制血紅蛋白合成,導致溶血性貧血,對神經系統有較強的親和力,尤其兒童腦組織對鉛敏感,受害尤其嚴重。鉛通過血液循環分布到人體各組織器官,90%以不溶性的磷酸鉛沉淀于骨骼,造成機體的鉛中毒。有些重金屬元素是人體代謝所必須的,一般不至于造成對機體的危害,但過量攝入便會對人體產生明顯的毒害作用。例如鋅是參與免疫功能的一種重要元素,一旦過量則會抑制吞噬細胞的活性和殺菌力,從而降低人體的免疫功能,使抵抗力減弱進而危害人類健康。


    相關文章

    土壤微生物碳利用與溫度變化的響應關系

    近日,西北農林科技大學農學院區域發展與循環農業團隊在土壤碳循環領域取得新進展,首次在大尺度上證明土壤微生物CUE(碳利用效率)對溫度變化的線性響應,該研究成果發表于《自然-通訊》上。CUE是土壤微生物......

    研究解析我國南方和北方農田土壤有機碳保護機制

    我國糧食主產區主要分布于東部中溫帶至熱帶區域。我國東部從北到南氣候條件和土壤物理化學差異極大,其團聚體保護、礦物吸附和微生物合成代謝途徑對土壤有機碳積累的貢獻和機制有何差異尚不清楚。中國科學院亞熱帶農......

    浙江高校團隊創新炭基沼肥用“中藥良方”改良酸化土壤

    近日,浙江科技大學環境與資源學院團隊推出創新項目“炭土智耕——酸性土壤調理的中藥良方”,通過創新方法解決酸化土壤改良修復問題,提高土壤肥力和作物產量,助力鄉村振興。酸性土是pH值小于7的土壤總稱。土壤......

    成都山地所在地表土壤水分遙感產品空缺信息填補方面獲進展

    地表土壤水分監測對氣象預報、水文研究和氣候變化分析等至關重要。然而,由于現有的微波傳感器觀測能力以及衛星軌道覆蓋和植被覆蓋等因素的影響,微波遙感土壤水分產品存在大面積的空值區域,限制了此類產品的應用。......

    中國環境監測總站開展土壤中鎘實驗室能力考核

    中國環境監測總站發布關于開展土壤中鎘實驗室能力考核的通知(2024年第二輪)。各省、自治區、直轄市環境監測中心(站),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生態環境第一監測站及各有關實驗室:為掌握國家網環境監測質量管理水平......

    生態環境部發布《2023中國生態環境狀況公報》

    2024年6月5日,生態環境部在六五環境日國家主場活動上,正式發布《2023中國生態環境狀況公報》,用全面翔實準確的監測數據客觀反映了2023年全國生態環境狀況及變化情況,全方位展示了2023年全國生......

    礦物結合態有機碳積累與微生物代謝能力密切相關

    通常,礦物結合態有機碳的累積水平被認為受到其比表面積和吸附位點等物理化學性質的限制。微生物殘體是礦物結合態有機碳的主要組成物質,其形成和積累與微生物代謝過程緊密相關。然而,微生物代謝能力如何調控礦物結......

    第十八屆POPs論壇分會:聚焦農藥環境效應及風險評估

    2024年5月17日,《關于持久性有機污染物的斯德哥爾摩公約》生效二十周年之際,第十八屆持久性有機污染物論壇暨化學品環境安全大會(第十八屆POPs論壇)在貴陽國際生態會議中心召開。本次論壇設有大會報告......

    干旱區綠洲農田土壤碳庫與養分儲量研究獲突破

    中國科學院西北生態環境資源研究院的科研團隊近日在干旱區綠洲農田土壤碳庫與養分儲量研究領域取得了重要突破。該研究不僅揭示了荒漠開墾后農田土壤碳庫和養分庫在長期耕作措施下的變化模式,還提出了促進綠洲農業可......

    海岸帶互花米草入侵研究獲進展

    互花米草是原產于北美大西洋沿岸的草本植物,近年來迅速入侵中國海岸線。其中,約93%的入侵區域為泥灘地。通常認為,互花米草入侵對濱海濕地造成負面影響,但對土壤有機碳儲量的影響尚不明朗。中國科學院華南植物......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