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24-05-09 15:47 原文鏈接: 海岸帶互花米草入侵研究獲進展

    互花米草是原產于北美大西洋沿岸的草本植物,近年來迅速入侵中國海岸線。其中,約93%的入侵區域為泥灘地。通常認為,互花米草入侵對濱海濕地造成負面影響,但對土壤有機碳儲量的影響尚不明朗。

    中國科學院華南植物園生態與環境研究中心海岸帶生態系統研究團隊聯合自然資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和廈門大學等,系統評估了互花米草入侵對中國沿海泥灘地土壤有機碳儲量的影響。研究表明,互花米草入侵提高了土壤有機碳儲量,且這種促進作用在不同入侵時間、土壤深度和區域普遍存在。該研究為互花米草入侵對生態系統服務的影響提供了新認識,并提出了這一新認識作為潛在的自然解決方案在中國海岸帶藍碳增匯方面具有積極作用。研究認為,未來的研究需要進一步關注互花米草入侵對其他生態系統服務的影響特別是對生物多樣性的影響。該研究對當前互花米草的治理提供了新的見解和思路,并建議應系統考慮海岸帶生物入侵的綜合效應以維持沿海生態系統的健康和可持續發展。

    近期,相關研究成果發表在《科學通報》(Science Bulletin)上。研究工作得到國家重點研發計劃、中國科學院青年團隊項目“土壤、濕地和植被生態系統碳匯精準核算”、“海洋負排放”國際大科學計劃等的支持。

    論文鏈接

    1990年至2020年互花米草入侵下土壤有機碳儲量的損益

    相關文章

    干旱區綠洲農田土壤碳庫與養分儲量研究獲突破

    中國科學院西北生態環境資源研究院的科研團隊近日在干旱區綠洲農田土壤碳庫與養分儲量研究領域取得了重要突破。該研究不僅揭示了荒漠開墾后農田土壤碳庫和養分庫在長期耕作措施下的變化模式,還提出了促進綠洲農業可......

    海岸帶互花米草入侵研究獲進展

    互花米草是原產于北美大西洋沿岸的草本植物,近年來迅速入侵中國海岸線。其中,約93%的入侵區域為泥灘地。通常認為,互花米草入侵對濱海濕地造成負面影響,但對土壤有機碳儲量的影響尚不明朗。中國科學院華南植物......

    海岸帶互花米草入侵研究獲進展

    互花米草是原產于北美大西洋沿岸的草本植物,近年來迅速入侵中國海岸線。其中,約93%的入侵區域為泥灘地。通常認為,互花米草入侵對濱海濕地造成負面影響,但對土壤有機碳儲量的影響尚不明朗。中國科學院華南植物......

    海岸帶互花米草入侵研究獲進展

    互花米草是原產于北美大西洋沿岸的草本植物,近年來迅速入侵中國海岸線。其中,約93%的入侵區域為泥灘地。通常認為,互花米草入侵對濱海濕地造成負面影響,但對土壤有機碳儲量的影響尚不明朗。中國科學院華南植物......

    研究者對旱區土壤這一維度分布格局有了新認識

    近日,中國科學院成都生物研究所生態恢復與生物多樣性保育課題組,以西南干旱河谷沿緯度梯度(23.2–32.3°N)分布的自然灌叢作為研究對象,探索土壤胞外酶活性及化學計量的緯度分布格局。相關研究成果發表......

    保護性種植促進喀斯特食物網結構維持與能量流動

    我國西南喀斯特地區石漠化治理與生態恢復成效顯著,但是該區人口壓力較大,經過幾十年保育恢復的生態系統仍面臨被再次開墾利用和土壤退化的風險。土地利用變化會對土壤微食物網產生強烈影響,以往研究通常采用時空替......

    秸稈投入有助于土壤有機碳多碳庫形成

    區分植物源和微生物源有機碳是確定土壤有機碳庫形成的關鍵。在施肥的農田生態系統中,土壤有機碳的形成、周轉和積累受肥料類型和土壤微生物及其相互作用的調控。不同肥料投入有可能改變土壤微生物對其利用策略,從而......

    環境相關,該院發布23種儀器采購需求

    為進一步有效推進廣東省地球關鍵帶(土壤)污染歸趨與風險防控實驗室(一期)建設,提升土壤、地下水污染物環境歸趨與風險防控能力,廣東省環境科學研究院擬購置一批實驗建設有關的設備,開展土壤、地下水等環境介質......

    2024年治污攻堅怎么部署?27省工作重點匯總

    新年伊始,隨著全國各地兩會密集召開,各地的2024年政府工作報告也相繼出爐。記者梳理發現,截至2月18日,共有27省、自治區、直轄市發布2024年政府工作報告。各地依據當地經濟發展潛力等因素,錨定了2......

    新型傳感器實現土壤磷酸鹽現場連續監測

    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中科合肥智慧農業協同創新研究院院長、研究員王儒敬,院長助理、副研究員陳翔宇課題組與安徽理工大學教授唐超禮團隊合作,研發了用于土壤磷酸鹽現場連續監測的電化學微流體系統。相關......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