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山東省農科院組織“圣稻”系列水稻品種生產經營權競賣會,濕地農業與生態研究所水稻遺傳育種團隊育成的“圣稻183”“圣稻25”“圣稻30”和“圣稻23”等4個水稻品種,經過公開競價、協議定價,全部轉出,轉讓金額97.9萬元,單一品種溢價率最高達到82%,平均溢價率達54%。
該院成果轉化與推廣處副處長周起先主持競價會議;濕地農業與生態研究所副所長劉曉、成果完成人代表、省內外企業代表共計20余人參加了本次競賣會。
此次“圣稻”系列水稻品種的轉讓,嚴格按照山東省農科院成果轉化“四個統一”的要求,根據院科技成果轉讓流程,通過院網站進行公示推介,委托第三方專業機構完成價值評估,吸引了省內外7家水稻種業公司參與競價,其中省外企業5家,省內企業2家。
根據企業報名情況,“圣稻183”“圣稻25”、“圣稻30”等3個品種通過公開競價形式進行轉讓,成果轉化與推廣處和濕地農業與生態研究所、成果主要完成人設計了“一次報價、價高者得”的競價規則,充分保證買賣方雙方相關權益。“圣稻23”因只有一家企業報名,采用協議定價的方式,經磋商談判,最終順利成交。
“有的省份每年審定水稻品種上百個,可供企業選擇的品種很多,而且現在品種更新換代的速度非常快。相比來說,競爭優勢并不是十分明顯。這次公開競價沒想到會有這么好的效果,超出了我們的心理預期。”成果完成人徐建第表示。連云港新源種業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表示,公開競價保障了競拍企業的利益,讓我們感到過程透明、公平公正。
近日,山東省農科院組織“圣稻”系列水稻品種生產經營權競賣會,濕地農業與生態研究所水稻遺傳育種團隊育成的“圣稻183”“圣稻25”“圣稻30”和“圣稻23”等4個水稻品種,經過公......
近日,山東省農科院組織“圣稻”系列水稻品種生產經營權競賣會,濕地農業與生態研究所水稻遺傳育種團隊育成的“圣稻183”“圣稻25”“圣稻30”和“圣稻23”等4個水稻品種,經過公......
一方面,大量的“實驗室博士”讓科研成果少了地氣,導致成果轉化難;另一方面,農民需要技術,但專家有限,如何讓有限資源服務更多的農民?日前,山東農科院創造了一種科技服務新模式,它讓博士們以田間地頭為實驗室......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2015年9月17日,由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質量標準與檢測技術研究所主辦,山東農業科學院農業質量標準與檢測技術研究所協辦的農產品中混合污染物風險評估技術研討會在濟南召開。農產品中存在混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