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浙江大學遺傳與基因組醫學中心主任祁鳴來說,基因檢測跟平時量體溫差不多。由于工作需要,他已經做過近百次基因檢測,包括體驗美國創業公司23andMe不到100美元的基因檢測服務。
眼下,只要他每年支付5美元,23andMe每年都會重新檢測他的樣本,并提供一份報告,報告里的檢測項目不斷增加,說明基因與疾病的秘密正在逐一被破解。在祁教授眼里,類似的基因檢測模式進入人們生活是遲早的事。
在國內,基因檢測尚在起步階段,圍繞著這項新技術,許多人有各式各樣的疑問。帶著這些問題,快報記者拜訪了杭州的一家基因檢測公司,并完成了對基因檢測的初次體驗。記者 梁應杰
問題一
基因檢測取樣很麻煩嗎?
“愛基因”是廈門基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所主導和推動的健康服務類產品,去年進入杭州。得知我對基因檢測感興趣后,該公司在杭州的主管沈嘉鴻免費幫我做了一次體驗,便利程度超出我的預料。
愛基因的醫師先給了我一杯白開水,讓我連續漱兩次口。之后我張開嘴,她先后將兩根植絨棉棒伸到我的口腔中,每次在口腔內側刮拭十多下。完成后,她將棉棒取出,放入采集管內。
前后不到1分鐘,我就完成了基因的取樣。沈嘉鴻介紹,根據不同的檢測內容,基因檢測取樣也有不同,像我做的口腔黏膜細胞取樣或者唾液采集是最簡單的,還有一些需要抽血或者采集糞便。
也就是說,看上去“高大上”的基因檢測,在取樣環節一點都不麻煩。
“完成取樣后,樣本會送到實驗室,通過特定設備對細胞中的DNA分子信息做檢測,結果會以報告的形式呈現。一般需要5-10個工作日。”沈嘉鴻說。
問題二
基因檢測能檢出什么?
由于我的檢測結果不能及時出具報告,愛基因給了我一份隱去名字的檢測報告。報告涉及冠心病、咽喉癌、高血壓等常見病的檢測結果,并附有健康提醒。
比如在對冠心病的基因檢測中,結果顯示這位受檢者兩組基因有較大的致病風險,導致患病風險是4.8%,高于人均3.2%的患病風險。所以建議受檢者注意生活習慣,平時注意控制情緒。
當然,這只是基因檢測結果的冰山一角。祁教授介紹,自己從23andMe拿到的報告涉及四大塊內容,“首先判斷我是屬于哪個人種,是黑人、白人還是黃種人。其次,介紹我的基因狀況,攜帶有哪些遺傳性疾病基因,可能會傳給我的下一代。再就是我自己本人帶有哪些易導致疾病的基因,需要重點注意,最后給出了用藥指導。”
他表示,目前已經有5800多種單基因遺傳性疾病能通過基因檢測發現,包括常見的乳腺癌、腸癌、先天性軟骨等,但是現實生活中絕大多數疾病跟多個基因有關,比如糖尿病就和200多個基因有關,這就需要積累大量數據,再將這些基因一個個找出來。
聽上去有點像大海撈針,不過由于基因檢測成本呈下降趨勢,未來可以將更多人的基因數據納入進來,為發現疾病與基因的關聯提供更多樣本。
問題三
基因檢測存在哪些問題?
人體有2.5萬個基因,它們的不同組合決定了個體方方面面的特征,解開基因密碼是一項龐大的工程,顯然現在基因檢測技術還談不上完美。這也是美國政府極力推動“百萬人基因組計劃”,加速收集基因組數據與臨床信息的原因。
與之前的醫療技術相比,由于涉及到各個個體,基因檢測會牽扯更多的隱私和倫理問題。在23andMe推行平民基因檢測的過程中,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曾多次叫停,使得這家公司不停地調整檢測內容,更加謹慎地提供服務。
從這點上來說,國內的基因檢測仍然處于草莽時期。目前,除了像華大基因、迪安診斷、達安基因等大公司,市面上有近200家提供基因檢測的公司,其中不乏渾水摸魚,通過營銷賺取暴利的團隊,目前對他們還缺乏有效監管。
在祁教授看來,與國外相比,國內基因檢測缺乏成套體系。舉個最簡單的例子,在國外從事基因檢測服務的實驗室需要政府機構審核,不是所有機構都能出具基因檢測的報告,國內則沒有這個限制。
“通常來說,在美國基因檢測由實驗室的技術員提供數據,由遺傳咨詢師草擬報告,最后經由主任簽字才能發放,而國內連遺傳咨詢師培訓都尚在起步階段。”
問題四
檢測結果有什么用?
傳統醫療主要針對人體已經出現的臨床病變進行診斷和檢查,十分被動和滯后。基因檢測的目的就是盡量減少發病概率,盡量將疾病扼殺在搖籃里。“對于大多數人來說,基因檢測的結果能起到提醒和預防的作用。”祁教授說。
現任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NIH)主任的弗朗西斯·柯林斯是祁教授的老朋友,因為家里沒人得過糖尿病,他從來不認為自己是糖尿病的易感人群,直到他通過基因檢測發現自己有這方面的基因缺陷。
“一開始他也覺得檢測結果有問題,后來他發現直系親屬都屬于能很好控制體重的人,沒有肥胖的風險,而自己由于工作繁忙很少鍛煉,存在肥胖的隱患,進而引發糖尿病。基因檢測讓他開始重視自身體重。”
為了防止因惡性心率失常導致的猝死事件,NBA球員在簽訂職業合同前都需要做基因檢測,確保他們不是易感人群。而隨著基因檢測與現代醫學更深入地結合,檢測結果會在臨床有更多作用。
問題五
檢測結果可靠嗎?
目前基因檢測主要包含三類:一是無創產前診斷,針對孕婦腹中的胎兒,利用外周血,檢測游離DNA,篩查唐氏綜合征等先天性疾病;二是進行藥物代謝基因和腫瘤突變檢測,常見的有乳腺癌、結腸癌等;第三類帶有娛樂性質,比如肥胖基因,以及針對兒童的天賦和性格檢測等。
前兩類由于涉及的多是單基因遺傳疾病,只要一個基因有缺陷就有患病風險,通過正規檢測,得出的結果差異不會太大。
“對于第三類以及大多數復雜疾病,由于牽扯到一系列基因,有的還沒有完全破解,許多機構在做檢測時只選取其中一部分基因,所以檢測結果談不上精準,只有一定的參考價值。”祁教授說。
此外,除了難懂的基因名稱,基因檢測報告里通常會涉及一些人群比較數據,用來說明被檢測者的患病風險,如果這個風險比平均患病風險高,說明患病風險比較大。但遺憾的是,目前國內尚未建立基因檢測的標準,各家采用的人群比較數據都不一樣,所以結果難免有所偏差。
祁教授建議,涉及身體健康的基因檢測,最好到正規的醫院或者體檢中心咨詢,在醫生的推薦下做相關疾病的基因檢測。不要一味受某些公司誘導,花了大價錢,不一定能得到科學的結果。
導語:新冠感染后果,因人而異,與易感基因密不可分。目前,已知長新冠與200多種癥狀有關,包括嚴重疲勞、肺功能障礙、神經疼痛以及注意力和記憶力困難。但是,導致長新冠發展的生物學機制仍不清楚。近日,科學家......
2月9日,農業農村部科技發展中心發布關于征集農業轉基因核酸快速檢測產品的通知,通知要求,征集的核酸快檢設備滿足可在田間完成全流程DNA提取、核酸擴增和檢測工作,包括試劑、裝置及設備等。此外,還要求產品......
據國家發改委網站10日消息,國家發改委發布關于印發《“十四五”生物經濟發展規劃》的通知,通知提出,推動醫療健康產業發展,助力疾病早期預防,加快疫苗研發生產技術迭代升級,開發多聯多價疫苗,發展新型基因工......
01mNGS市場宏基因檢測市場已經有30多個玩家了,整體來講市場還屬于快速發展期,尤其是在新冠疫情之后,宏基因檢測的臨床價值得到進一步的認可;雖然在技術上或多或少還存在一些問題,但宏基因的出現無疑是為......
2021年9月12日,由中國蛋白藥物質量聯盟、廣東省生物產業協會、廣州醫藥行業協會、廣州市儀器行業協會、廣州市生物產業聯盟和振威國際會展集團主辦第6屆廣州國際生物技術大會暨展覽會(BTE2021)圓滿......
1月22日15時,上海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在市疾控中心舉行防控工作第91場新聞發布會。有報道稱,上海寶山區相關人員檢測結果可疑。上海市衛生健康委主任鄔驚雷說,正在開展臨床檢查和實驗室復核,對相關區域和......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2020年9月22-23日,“第九屆中國食品與農產品安全檢測技術與質量控制國際論壇(簡稱CFAS2020)”在江蘇南京召開。大會第二日圍繞農獸藥殘留檢測、快速檢測、重金屬及元素檢測等食......
近日,來自麻省總醫院的研究人員報道稱他們首次成功地使用一種靶向治療藥物對一名出現腦部腫瘤復發的病人進行了治療。相關研究結果發表在國際學術期刊JCNI上。在這項研究中研究人員利用BRAF抑制劑藥物dab......
新一代測序技術的出現,使得基因組數據以及新基因突變的發現呈現爆炸式增長。基因組學研究所面臨的挑戰不再是單純的數據產生,而是數據的解讀。基因組學的信息如果不能和臨床、表型的數據關聯,就不能很好地解釋復雜......
基因檢測可以理解為檢測生病的原因,而腫瘤標記物可以理解為檢測生病后的結果或程度。與疾病相關的基因如果發生突變,可能造成疾病產生,或增大生某種疾病的概率,但并非絕對。不論是否真的患病,都可能陽性,對未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