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15-09-17 17:15 原文鏈接: 復旦大學發現MERS抗體新作用機制

      記者9月15日從復旦大學基礎醫學院獲悉,該院醫學分子病毒學教育部/衛生部重點實驗室應天雷課題組與美國相關科研機構合作,闡明了對中東呼吸系統綜合征冠狀病毒(MERS-CoV,即“MERS病毒”)具有超強殺傷力的候選藥物“m336抗體”的工作機制,并證實了抗體的基因重排對殺傷MERS病毒有重大影響。該成果已發表在當日出版的《自然—通訊》雜志上。

      m336抗體是一種對MERS病毒具有極強中和活性的全人源單克隆抗體,由復旦大學與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等單位聯合開發。研究人員通過分析m336抗體和MERS病毒蛋白復合物的晶體結構,發現m336抗體采用了一種與病毒天然受體(DPP4)極為相似的方式與MERS病毒緊密結合,抗體在病毒上的結合面與病毒天然受體在病毒上的結合面重疊面積達90%以上。這一發現解釋了m336抗體具有超強的病毒中和活性的原因。

      應天雷等人還發現,作為一種天然的“胚系”抗體,m336抗體幾乎沒有經過任何體細胞突變即具有與MERS病毒表面糖蛋白的超高親和力。這打破了此前人們對“體細胞高頻突變是抗體具有高親和力的前提條件”的認識。為探究原因,研究人員分析了69個健康人抗體組基因的深度測序結果后發現,一些人的抗體可使用與m336抗體完全相同的VDJ基因進行基因重排,但重排時隨機引入的“連接氨基酸”互不相同,其與病毒的親和力也相去千里。通過進一步的結構生物學和生物信息學分析手段,研究人員確認獨特的連接氨基酸對抗體和病毒的結合至關重要。

      該論文的共同作者之一、國家“千人計劃”學者姜世勃指出,這一新發現說明胚系抗體不需要過度的體細胞高頻突變也可獲得高親和力。由于胚系抗體通常具有更低的免疫原性和更好的成藥性,因此,這一抗體識別病毒的新機制為更高效、更安全的抗體藥物的研發提供了重要的理論基礎。

    相關文章

    科學家發現西瓜抗黃瓜綠斑駁花葉病毒的基因

    近日,中國農業科學院鄭州果樹研究所瓜果質量安全監測與控制技術創新團隊發現西瓜抗黃瓜綠斑駁花葉病毒的基因。相關研究成果發表于《分子植物病理》(MolecularPlantPathology)。ClAGO......

    給忙碌的你一本病毒世界“觀光指南”

    經過了一年多的時間,新冠肺炎疫情仍然沒有平息,有觀點認為,它或將與流感一樣,成為人類生活中的常態疾病。那么,我們應該怎樣與它長期共存呢?《給忙碌者的病毒科學》或許能給我們一些啟示。該書作者王立銘是浙江......

    合成肽:炎癥性疾病檢測的游戲規則改變者

    來自BüHLMANN和EPFL的科學家們開發了肽,作為抗體的替代品來檢測對診斷和監測炎癥性疾病至關重要的蛋白質--鈣蛋白。這些多肽為生物標志物的檢測提供了一種更準確、更穩定和更具成本效益的手段,提高了......

    突變之謎:揭開COVID19快速傳播背后的秘密

    理化學研究所的研究人員發現,SARS-CoV-2病毒的一個早期突變(D614G)可能通過改變尖峰蛋白的形狀,提高病毒適應人類宿主的能力,從而促成了它的快速傳播。這一發現可能有助于為下一代疫苗和抗病毒藥......

    許多人仍未接受丙型肝炎的治療

    悉尼大學領導的一個新項目希望通過鼓勵人們接受新的、治療性很強的治療,來研究如何在澳大利亞消除丙型肝炎。丙型肝炎是一種血液傳播的病毒,是導致肝硬化、癌癥和肝衰竭的主要原因之一。治療很重要,因為它有助于阻......

    線上交流:多特異性抗體開發及未來發展趨勢

    據統計,2022年全球雙抗藥物市場規模為58億美元,同比增長45%。目前雙抗或多抗藥物大多處于臨床前或臨床階段,上市藥物較少。多特異性抗體研發主要為結構優化及機制創新,如靶向不同的免疫檢查點或腫瘤特異......

    人工智能:防止下一次傳染病全球大流行的秘密武器

    早在2016年,也就是在一場呼吸道傳染性疾病大流行讓世界陷入停滯的四年前,聯合國環境規劃署(UNEP)就對人畜共患病敲響了警鐘,將其確定為全球關注的關鍵新興問題。現在,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數據,每年約有......

    COVID19疫苗產生的抗體持續時間遠比預期的長

    發表在《BMC傳染病》雜志上的這項研究發現,長COVID-19患者接受COVID-19疫苗后,他們產生了針對導致COVID-19的病毒的抗體,時間比預期的長。當一個人受到感染時,免疫系統通常會通過制造......

    DNA柔性在抗體基因超突變中的生理功能新進展

    4月24日,《細胞》(Cell)以ResearchArticle的形式,在線發表了中國科學院分子細胞科學卓越創新中心孟飛龍研究組等撰寫的題為MesoscaleDNAFeatureinAntibody-......

    解決抗體研究40年難題Cell:揭示抗體基因DNA的“剛柔相濟”

    體細胞超突變(SHM)由激活誘導胞苷脫氨酶(AID)引發,在抗體編碼序列中產生突變,從而使親和力成熟。為什么這些突變本質上集中在三個非連續互補決定區(CDR)仍然是一個謎。2023年4月24日,中國科......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