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就是生產力。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的“十三五”規劃建議將人才作為優先發展戰略并置于極高位置。高校一直承擔著培養人才的重任,而研究生教育是國家人才競爭和科技競爭的集中體現。
復旦大學研究生院開設了一門名為《系統哲學》的課程,主要講授“系統哲學”這一已經得到數學和物理證明的哲學體系。主講人是系統哲學學科的倡導者、復旦大學教授烏杰。他倡導對學生進行系統思維訓練,注重對學生治學方法的培養,跳出現有知識的框架進行創造性思維。
研究生教育是培養高層次創新人才的主要途徑。如何有效培養創新型人才,已成為學術界與高等學校研究的重點課題。但近年來研究生中出現了急功近利的研究態度和浮躁功利的學術氛圍,研究生課程體系建設和授課質量長期被忽視,很多研究生急于求成績、出成果,輕視思考和研究的過程,這些都成了研究生教育的阻礙,不利于創新人才的培養。
傳統的教育教學中存在趨向于看問題極端化,只考慮結果的利弊,非黑即白、非對即錯等錯誤觀念。這種看問題的角度導致學生甚至教師的思維被禁錮在對立的二元維度里,缺乏系統思維。烏杰在《系統哲學》這門課上,向研究生傳授了系統思維的辯證哲學思想,對學生進行系統思維訓練,以提高他們的創新研究能力。
在兩極化的教育體系下,學生習慣于從“好或不好”“對或不對”“要或不要”的角度思考問題,而系統思維正是要求人們對事情全面思考,不只就事論事。而是把想要達到的結果、實現該結果的優化與過程的優化,以及達到結果的優化等一系列問題作為一個整體系統進行研究。
烏杰引用恩格斯的話對系統思維作了闡述:“我們所面對著的整個自然界形成一個體系,即各種物體相互聯系……這些物體是互相聯系的。這就是說,它們是相互作用著的……”對于簡單的兩極對立思維,恩格斯也指出,所有這些先生們所缺少的東西就是辯證法。,他們總是在這里看到原因,在那里看到結果,他們從來都看不到:這是一種空洞的抽象,這種形而上學、兩極對立在現實世界中只存在于危機中。錢學森在1986年也曾提出,“系統學的建立,實際上是一次科學革命,它的重要性不亞于相對論或量子力學”。
對于系統哲學的教育推廣,一些國家很早就開始了實踐。1996年美國頒布《美國國家科學教育標準》中就要求,從幼兒園到12年級的教育活動,所有學生都應該培養與系統、秩序和組織等概念有關的理解力和能力。該標準還解釋,系統是相關物體或構成整體的各個部分的有組織的集合。可見,系統和系統科學是當代具有綜合性、有價值的、重要的基礎概念和科學。
對于學生系統思維的訓練,烏杰表示,創新性基礎的鍛煉,不能固守一定的知識,把知識變成智慧,唯一的途徑就是科學、系統的方法,在過程中通過智慧形成創新。
《系統哲學》是復旦大學針對研究生開辦的FIST(Fudan Intensive Summer Teaching)課程中的一門重要課程,著重培養研究生的系統思維和創新能力。對于高校來說,培養研究生的創新能力,不僅需要運行制度、物質環境、導師隊伍等配套,更需要正確的價值導向加以引領。
自2013年開始,復旦大學研究生院院長鐘揚就和同事們一起,開始了推行FIST課程的工作。鐘楊認為,研究生教育是教育接力賽中的最后一棒,對研究生的教育,除了知識的傳授,更重要的是研究能力和思維方法的訓練。但長期以來,研究生課程的體系和質量在高校并未受到應有的重視。
而FIST課程就是復旦大學研究生教育教學體系的“拳頭”項目,致力于提高研究生課程質量,培養學生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和研究方案設計的能力,在帶給學生知識和學習興趣的同時,更注意提升學生在專業知識和專業眼光方面的長足進步,是一項適應時代以及未來發展趨勢的改革嘗試,對于研究生創新人才培養方面形成了較大的啟迪作用。
加強系統科學的研究與教學
法國教育家朗格說:“教育的最終目的不是傳授已有的知識,而是把人的創造力誘導出來,喚醒人的生命感、價值感。”選修過《系統哲學》的學生表示,通過這門課,學習到以前尚未了解過的系統哲學思維,對自己思考問題的方式有了新的啟迪。
在研究生教育過程中,“怎么培養”與“培養什么”很重要,教師占據了主導作用。要訓練研究生的系統思維,教師首先要對系統科學具備一定的研究,這樣才能通過自己的分析和轉化,轉變為教學內容傳授給學生。鐘揚介紹,復旦大學研究生院下一步將致力于促進復旦大學系統哲學研究和人才培養。
當前,在高等教育領域破除“五唯”評價的重要意義不言而喻。然而,盡管國家對破“五唯”高度重視,也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文件,但大家依舊感到“五唯”問題嚴重,甚至還有發展的趨勢。這其中,唯人才“帽子”問題最為典......
當前,在高等教育領域破除“五唯”評價的重要意義不言而喻。然而,盡管國家對破“五唯”高度重視,也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文件,但大家依舊感到“五唯”問題嚴重,甚至還有發展的趨勢。這其中,唯人才“帽子”問題最為典......
近日,湖南省科技廳發布《關于發布2025年度湖南省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申報指南的通知》,2025年度省自然科學基金進行了一系列改革,將新一代信息技術、人工智能、航空航天、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裝備、生物醫藥......
山東人從哪來?復旦大學科技考古研究院文少卿團隊、生命科學學院金力團隊聯合廈門大學王傳超團隊、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所王明輝團隊、山東省考古研究院孫波團隊及煙臺市博物館等13家單位獲取了山東18個遺址的69......
8月13日,記者從復旦大學獲悉,該校周鵬-劉春森團隊從界面工程出發,在國際上首次實現了最大規模1Kb納秒超快閃存陣列集成驗證,并證明了其超快特性可延伸至亞10納米。相關研究成果12日發表于國際期刊《自......
中新網北京8月11日電(記者孫自法)李政道先生追思會8月11日在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高能所)舉行。中國學界代表緬懷認為,李政道先生使中國高能物理事業走到國際前沿,更為中國基礎研究和應用科學發展培......
編者按:陳曦,中國科學院大學2024屆遺傳學專業博士畢業生(培養單位:中國科學院分子植物科學卓越創新中心),跟隨導師王二濤研究員圍繞水稻的共生與免疫信號平衡開展研究,以共同第一作者身份在Nature上......
穿在身上的衣服能發電,汽車不光底盤、而是全身都有電池,還有特別“抗揍”的柔性護具,這些你想不想擁有?從高校實驗室,到工廠生產線,擁有它們不是夢,在未來材料的賽道上,這些新鮮又奇特的材料正在走向我們的生......
“多虧區委區政府的大力支持,出臺特色化的人才高質量配套政策,為公司的快速發展搭建了橋梁。”日前,江西巨網科技有限公司研發部經理龔財通在“江西上饒信州區人才交流暨政府企業圓桌會”上誠懇地說。這是該區推進......
2024年第八批深圳市新引進博士人才生活補貼擬發放名單公示根據《深圳市新引進博士人才生活補貼工作實施辦法》(深人社規〔2022〕3號)等文件有關規定,我局已完成2024年第八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