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2日,復旦大學計算機科學技術學院教授顏波團隊發明了跨任務、多維度的圖像增強基礎AI模型(UniFMIR),實現了對現有熒光顯微成像極限的突破。相關研究發表于《自然-方法》。
發展至今,熒光顯微鏡的觀測分辨率已達到納米尺度。針對顯微鏡光學硬件和生物樣本光敏感性帶來的挑戰,生命科學和計算機領域的科學家們開始攜手探索用AI的路徑來增強圖像質量的辦法。
復旦大學的AI for Science團隊以“一站式集成”為目標,構建了首個“統一”的熒光顯微鏡圖像增強AI基礎模型,大幅提升在“圖像超分辨率重構、各向同性重構、3D去噪、圖像投影和過程重建”五大任務方向上的性能。UniFMIR采用了基于Swin Transformer結構的模塊來增強特征表示,可針對不同任務的網絡流程共享相同的特征增強計算。通過大規模數據集對模型進行預訓練,并使用不同圖像增強任務的數據微調模型參數,UniFMIR展現出比專有模型更好的增強性能和泛化性。這意味著,加載了UniFMIR的熒光顯微鏡可能成為生命科學實驗室中的“神器”。
UniFMIR架構 圖片來源于《自然—方法》
相關論文信息:https://doi.org/10.1038/s41592-024-02244-3
近年來偽狂犬、猴痘等病毒從動物向人類外溢引發新發傳染病甚至全球大流行的頻率正在顯著增加如何精準預測和預報動物源新發傳染病是關系綠色健康養殖與公共衛生防控的重要科學問題復旦大學公共衛生學院粟碩教授團隊與......
文|《中國科學報》見習記者江慶齡白內障會增加老年癡呆風險,曬太陽能降低癡呆風險,運動、久坐和睡眠都會影響癡呆的發生……近些年,關注阿爾茨海默病(AD)研究的人,對郁金泰這個名字并不會陌生。但很多人見到......
為提升校園參訪體驗,方便社會公眾提前知曉進校信息、合理安排出行,避免出現入校排隊擁堵,自2024年9月2日起,復旦大學將優化校園開放措施如下:邯鄲校區本部(邯鄲路220號北側,含北苑學生生活園區)啟用......
本報訊(記者顏維琦)人工智能的飛速發展迫切需要高速非易失存儲技術。當前主流非易失閃存的編程速度普遍在百微秒級,無法支撐應用需求。復旦大學周鵬-劉春森團隊的前期研究表明,二維半導體結構能夠將其速度提升1......
旦大學 全球卒中研究領跑者、著名臨床神經科學家、世界卒中組織副主席克雷格·安德森(CraigAnderson)日前全職加入復旦大學,成為復旦大學類腦智能科學與技術研究院(以下簡稱類腦研究院)......
當大學對外開放校門,社會公眾的涌入會影響校內體驗嗎?近日,有網友在社交平臺發帖表示,暑期復旦大學校園迎來參觀、培訓高峰,在食堂就餐的校外人士太多,導致本校師生就餐困難。現場實際情況如何?7月18日中午......
超導體因巨大應用潛力備受關注尋找新型高溫超導體是科學界孜孜以求的目標Nature剛剛發布復旦最新成果又一新型高溫超導體被發現!復旦大學物理學系趙俊教授團隊利用高壓光學浮區技術成功生長了三層鎳氧化物La......
·“該發現不僅突破了傳統阿爾茨海默病診斷標志物的局限性,還顯著提高了診斷的準確度。此外,這些新發現的生物標志物不僅限于腦脊液研究,還可能在血液檢測中展現出同樣的診斷潛力。”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神經內科......
復旦大學專家在圓錐角膜交聯原位供氧研究方面獲得突破。圓錐角膜相關研究概念圖。本文圖片均為復旦大學附屬眼耳鼻喉科醫院供圖7月5日,澎湃新聞記者從復旦大學附屬眼耳鼻喉科醫院獲悉,近日該院黃錦海、周行濤團隊......
多囊卵巢綜合征(PCOS)是育齡婦女常見的內分泌疾病之一。近日,復旦大學的研究團隊在《科學》期刊上發表的一項研究顯示,青蒿素能夠通過抑制卵巢中雄激素的合成,從根本上解決激素失衡問題,從而對多囊卵巢綜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