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1/3/454950.shtm
科技日報北京3月23日電 (記者劉霞)據美國《科學新聞》網站22日報道,美國科學家在最新一期《科學》雜志撰文稱,他們首次在星際云中發現了能夠解釋生命起源的復雜含碳分子多環芳烴(PAHs),且濃度遠超此前預期,研究這些分子和其他類似分子可以幫助他們更好地了解生命在太空中是如何開始的。
在最新研究中,麻省理工學院天體化學家布瑞特·麥奎爾領導的團隊借助綠岸望遠鏡,在距離地球430光年的金牛座分子云(TMC-1)中,確定了兩種獨特的多環芳烴,其由幾個相連的六邊形碳環和氫原子組成。
此前,麥奎爾團隊就發現這片暗云中含有苯甲腈——一種由單個碳環構成的分子,現在,他們在其中發現了1-和2-氰基萘,這是兩個含有10個碳、8個氫和一個氮原子的環狀分子。
麥奎爾說,研究這些分子和其他類似分子可以幫助科學家了解生命是如何在太空中開始的。不過,新發現分子的濃度遠遠超出了團隊的預期:云中多環芳烴的含量是理論模型預測的10萬到100萬倍。
科學家們認為,多環芳烴在太空中有兩種形成方式:從死星的灰燼中形成,或通過星際空間中的化學反應直接形成。鑒于TMC-1剛剛開始形成恒星,麥奎爾預計它所含的多環芳烴應該是通過太空中的化學反應直接生成。但這種情況并不能解釋發現的所有多環芳烴分子。因此,這些多環芳烴究竟是如何形成的,還需更多觀測予以厘清。
美國搜尋地外文明研究所天體化學家亞歷山德拉·里卡并沒有參與這項研究,但她說,這項研究“首次證明這些多環芳烴分子確實存在于太空中,以前,這只是一個假設”。
一顆來自熔融行星核心的鐵隕石(左)和一顆來自原始未熔融行星的球粒隕石(右)。圖片來源:英國劍橋大學英國劍橋大學地球科學系雷薩·馬丁斯博士曾提出一個引人深思的問題:“生命起源所需的關鍵物質究竟從何而來?......
在太平洋克拉里昂-克利珀頓區(CCZ)平坦漆黑的海底,散落著形似土豆的黑乎乎的東西。這些不起眼的礦藏被稱為多金屬結核(又稱錳結核),它們影響著深海生態系統,也有著許多未被科學家發掘的秘密。這些礦藏是深......
研究示意圖。圖片來源:《自然·通訊》雜志美國夏威夷大學科學家開展的一項最新研究顯示,在沒有生命存在的情況下,含硫有機分子烷基磺酸能在太空中自然形成,并由彗星和小行星攜帶到地球。這表明地球上最初生命形式......
地球生命是如何起源的,一直是一個引人入勝的謎題。科學家不斷追尋,提出了一些解釋,但仍有一些問題沒有得到解答。近年來,科學家競相在實驗室中模擬約40億年前早期地球的環境,試圖重現生命誕生的化學反應。物理......
生命從單一的微生物形態演化到現在復雜的生態系統,其中充滿了爭議和謎題。圖片來源:視覺中國地球生命是如何起源的,一直是一個引人入勝的謎題。科學家不斷追尋,提出了一些解釋,但仍有一些問題沒有得到解答。近年......
《自然》3日發表的實驗室研究發現,穿過巖石裂縫的熱流,如火山或地熱系統中的熱流,能凈化與生命的化學起源相關的分子。該研究可解釋生命最初的基本成分如何從復雜的化學混合物中形成。由相互連接的巖石裂縫組成的......
中新網北京4月5日電(記者孫自法)國際著名學術期刊《自然》最新發表一篇化學論文稱,研究人員通過實驗室實驗發現,穿過巖石裂縫的熱流如火山或地熱系統中的熱流,能凈化與生命化學起源相關的分子。這項實驗研究發......
加拿大蒙特利爾大學科學家開創性地重建了生命起源的兩種分子語言,并進行了數學驗證。《美國化學會志》最新發表的這一突破,為納米技術的發展打開了新的大門,其應用范圍包括生物傳感、藥物輸送和分子成像。人們可以......
根據《科學報告》25日發表的一篇論文,生命起源所需分子的前體,可能產生自富含鐵的顆粒,來自隕星或地球上約44億年前的火山爆發。此前研究表明,有機分子的前體,如烴類、醛類和醇類,可能是小行星和彗星帶來或......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2/6/481700.shtm科技日報北京6月27日電(實習記者張佳欣)美國得克薩斯大學奧斯汀分校的研究人員在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