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16-11-30 11:34 原文鏈接: 多位院士齊聚醫療儀器學術產業大會現場揭秘

    ——2016年國際生物醫學工程與醫療儀器學術產業大會在京召開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 2016年11月29日,由中國儀器儀表學會、中國生物醫學工程學會、中國光學工程學會聯合主辦,中國儀器儀表學會醫療儀器分會、清華大學醫學院、解放軍總醫院檢驗科和中關村醫療器械產業技術創新聯盟聯合承辦的2016年國際生物醫學工程與醫療儀器學術產業大會(Bio-med and Innovative Medical Devices 2016)在北京召開,與會的各界學者、專家及相關企業代表近400人。

    中國工程院院士、清華大學醫學院教授、博奧生物集團有限公司總裁 程京

    2016年國際生物醫學工程與醫療儀器學術產業大會(Bio-med and Innovative Medical Devices 2016)會議現場

      會議遵循為創新醫療儀器產業發展提供良好的產學研用管對接的平臺,通過學術引領、促進產業繁榮發展和共同進步的宗旨,聚焦健康社會、精準醫療、基因診斷、居家養老等主題。此次國際生物醫學工程與醫療儀器學術產業大會由中國工程院院士、清華大學醫學院教授、博奧生物集團有限公司總裁程京主持會議,并為與會者介紹了參加本次大會的嘉賓:中國工程院院士金國藩、中國醫學科學院院長曹雪濤、中國科學院院士陳凱先、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醫療器械技術審評中心副主任鄧剛、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科技司處長王甲正、中國儀器儀表學會常務副理事長吳幼華和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教授李興德等。隨后中國工程院院士金國藩為大會致辭。

    清華大學教授、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儀器儀表學會名譽理事長、中國光學工程學會名譽理事長 金國藩

      金國藩對大會的召開表示了熱烈的祝賀,對各位領導、嘉賓、參會專家各位代表、和中國儀器儀表學會醫療儀器分會的理事、會員們、以及新老朋友們表示誠摯的問候。“最近召開的全國衛生與健康大會,習主席出席了會議并發表了重要講話,習主席強調沒有全面健康就沒有全民小康,要把人民健康放在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因此本屆大會探討生物醫學研究及相關科學,就是要服務于國民經濟發展,服務于人民健康,在此開展科研成果的交流、推廣,加強技術轉移,知識與政產學研結合就是要貫徹全國衛生與健康大會的精神。”

      金國藩還提到:“對于大學的科研工作者們,既要發表科學論文也要將科研成果進行轉化。這次大會的承辦方之一的中國儀器儀表學會醫療儀器分會就掛靠在博奧生物集團,這是清華大學實現政產學研結合的重要企業之一。在程京院士的領導下,博奧生物已經成為高校產業中生命健康領域最突出的企業,擁有世界領先的生物芯片技術,推廣了大量關系人民群眾健康的產品,為健康生活貢獻了力量。”

      本次大會聚焦“健康社會、精準醫療、基因診斷、居家養老”,這正是當前從政府到社會最為關注的主題,而精準醫療、基因診斷等非常專業的議題,也是生物醫學工程及醫療儀器領域的研究前沿。金國藩表示,望本次會議在最新成果展示、產業發展和政府支持等方面充分地討論、共同研究,充分利用這一展示最新科研成果的好機會,將這次大會辦成生物醫學工程與儀器儀表領域內,學術界與產業界相互交流相互融合的大會。希望各位與會代表朋友們共同努力,繼續為推動生物醫學工程與醫療儀器工程產業的發展而更加勤奮的工作,最后預祝大會圓滿成功。

    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醫學科學院院長 曹雪濤

      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醫學科學院院長曹雪濤為大家帶來主題為《醫藥科技交叉創新與發展》的演講。演講從三大方面深入探討了醫學科技創新發展的態勢。

      醫學科技創新進展產生的幾方面重大影響:醫療模式變革(精準、遠程、智慧醫療);帶動生物醫藥產業、醫療器械和科學儀器制造業、信息產業等新型產業轉型發展;培育基因診斷、健康資訊、個性化醫療服務等新型服務業態;大數據決策模式改變。

      中國醫學科技創新發展七大態勢:大數據科學成為醫學領域新的科研范式;人類基因組計劃為基因治療和生物治療帶來新的機遇;中西醫并重更為深入;預防和控制疾病的能力和手段將有更大的飛躍;醫藥技術突飛猛進;人口老齡化對只能養老科技的需求越發迫切;康復技術與現代科技的結合。

      中國醫學科技創新發展理念和前景:1.注重前沿引領;2.突出交叉融合;3.落實預防為先;4.建立完善國家醫學科技創新體系;5.推動國家醫學與健康高端智庫建設;6.培育人才隊伍;7.拓展產學研合作;8.深化國際合作。

    中國科學院院士、上海中醫藥大學教授 陳凱先

      中國科學院院士、上海中醫藥大學教授陳凱先以《中醫診療設備的創新發展——現狀、趨勢和思考》為題發表了演講。演講以中國診療設備的歷史回顧開篇,介紹了傳統中醫針灸、小夾板等診治器具;隨后從國家政策保障、主管部門推進、迫切的社會需求等方面闡述了中國診療設備的發展需求。

      陳凱先列舉的一項涵蓋全國不同地區、級別、類別80家醫院調查表明中醫診療設備分布科室在內科、外科、婦產科、兒科、眼科、皮膚科等十余個診室,對診斷類設備的需求量是已有設備的20.9倍。目前全國約有500余家企業生產中醫診療設備,分布在25個省市、自治區及港澳臺地區。陳凱先強調,要深刻認識加快發展中醫腎療設備和技術的重大意義,對于中醫診療設備的發展要整合優勢,與時俱進,抓住新科技革命的機遇,實現中醫診療設備跨越發展。

      最后陳凱先給予發展中醫診療設備幾點建議:1.構建中醫診療設備科技平臺,2.提高企業中醫診療設備研發能力,3.構建中醫診療設備標準規范體系,4.建立中醫診療設備產業化基地,5建立中醫診療技術國際合作交流平臺,6培養多學科交叉的研究人才。

    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醫療器械技術審評中心副主任 鄧剛

      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醫療器械技術審評中心副主任鄧剛為我們帶來了題為《創新醫療器械工作情況綜述及相關規定解讀》的精彩演講。自2014年3月1日起,截止至2016年9月30日,《創新醫療器械特別審批程序(試行)》發布后,醫療器械技術審評中心共接到創新醫療器械申請437項,其中國產項目占到全部的94.5%,年申請數量呈逐年上升態勢;創新申請產品中,無源植入占36%,有源醫療器械占31%, 體外診斷試劑占27%;境內創新醫療器械申報省市主要集中在北京、廣東、江蘇、上海、浙江、山東、湖北等省份。

      鄧剛還針對《創新醫療器械特別審批程序(試行)》、《創新醫療器械特別審批申請審查操作規范(試行)》、《創新醫療器械溝通交流及技術審評操作規范(試行)》、《創新醫療器械特別審批申請審查異議處理程序》等法規進行了詳細解讀。

      關于下一步的工作思路,鄧剛表示,醫療器械技術審評中心將進一步擴充專家庫,納入更多學術團體;制定受理要求,完善操作規范;統一審查制度,改進現有專家審查方式;增加審查過程中與申請人的交流、互動,在現有規范性文件的基礎上,制定注冊前溝通交流管理辦法。

    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教授 李興德

      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教授李興德為我們帶來題為《Translational Biomedical Optics for Label-free Imaging of Tissue Histology in vivo》的精彩演講。OCT技術(光學相干層析成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是一種非侵入、非接觸微米級分辨率的成像技術,非常適合生物組織活體檢測和成像。這一技術可應用在疾病的早期診斷和術中導航,如食道癌的檢測和腦瘤手術中的腫瘤組織分辨。目前產業規模已達到十億美金/年,且每年增長11-13%。Two-photon技術也可應用在活體病理組織檢測,而且可與現有的檢測儀器如內窺鏡等結合,無需熒光造影劑即可區分正常組織細胞與腫瘤細胞,還可用于判斷治療是否成功以及對于早產兒的疾病預判等方面。

    中國工程院院士、清華大學醫學院教授、博奧生物集團有限公司總裁 程京

      中國工程院院士、清華大學醫學院教授、博奧生物集團有限公司總裁程京的演講以《問道健康中國》為題。對比中國、美國、古巴、韓國、日本等國家的人均壽命與人均衛生支出,程京院士結合中國國情,為中國的健康道路設計了一套以預防為主的“黃帝計劃”,以傳統中醫“治未病”的理念為根基,與現代的科學技術手段相結合,使人們可以“生的健康,想病不易,逝的安詳”。“生的健康”:產前使用基因篩查技術可檢測多種遺傳疾病,如遺傳性耳聾、胎兒染色體異常。“想病不易”:根據X射線研發的眼相分析儀、中醫藥的《分子版本草綱目》數據庫項目、結合傳統中醫的體質學說與現代的基因檢測,對人群進行體質分類。

      本次會議還設有穿戴式健康設備、先進臨床檢驗技術、先進診斷與治療技術、中醫藥發展論壇、政策環境促進產業創新發展、新技術發展論壇六個分會場,從多個方面討論生物醫學工程與醫療儀器學術產業方面的研究。

    相關文章

    國家衛健委人口文發展中心“精準醫療健康科普項目”啟動

    6月4日,國家衛生健康委人口文化發展中心“精準醫療健康科普項目”(以下簡稱“項目”)啟動會在北京召開。全國愛國衛生運動委員會辦公室副主任、國家衛生健康委規劃發展與信息化司司長毛群安通過視頻致辭,中國婦......

    精準醫療健康科普項目——讓醫療健康教育飛入尋常百姓家

    2023年6月4日,由國家衛生健康委人口文化發展中心主辦,北京梅斯質譜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承辦的“精準醫療健康科普項目”啟動會在北京成功舉辦,會議邀請國內醫療學科、檢驗、藥學、中醫藥等百余名專家齊聚。“精......

    安捷倫與Proscia達成全球協議以加速數據驅動精準醫療

    ——提供全面的數字診斷病理學系統以提高臨床實用性2023年3月10日,北京——安捷倫科技公司(紐約證交所:A)近日宣布與數字病理學領域的領頭羊Proscia?達成一項多年分銷協議,以提供全面的數字診斷......

    第二屆納米磁珠與生物醫學國際學術論壇圓滿落幕

    第二屆納米磁珠與生物醫學國際學術論壇已于3月2日在蘇州博覽中心圓滿落幕。本次會議由蘇州納米科技發展有限公司指導、海貍公司和分析測試協會承辦、蘇州市納米新材料協會協辦。本次論壇圍繞“納米磁珠與生物醫學”......

    美中英德日位居20152021年生物醫學全球五強

    國際知名學術出版機構施普林格·自然15日向媒體發布消息稱,最新上線的自然指數數據顯示,美國、中國、英國、德國、日本是2015-2021年生物醫學科學領域的全球前五強。本周上線的《自然》增刊“2022年......

    最新自然指數:美中英德日位居生物醫學全球五強

    中新網北京12月15日電(記者孫自法)國際知名學術出版機構施普林格·自然15日向媒體發布消息稱,最新上線的自然指數數據顯示,美國、中國、英國、德國、日本是2015-2021年生物醫學科學領域的全球前五......

    讓精神疾病的精準醫療成為現實,新銳完成3500萬美元B輪

    藥明康德內容團隊編輯日前,AltoNeuroscience公司宣布完成3500萬美元的B輪融資,本輪融資使得Alto公司迄今為止的融資總金額達到7500萬美元。這些資金將被用于推進該公司旗下針對重度抑......

    為精準醫療提供更多解決方案

    國慶假期,凌玨只休息了三天,其余時間都在實驗室。“我手上正在忙一個新課題——‘精準多級仿生結構與免疫微環境實時調控的神經移植物構建研究’。”他笑著說,每天早八點到晚八點都泡在實驗室,就是他工作的常態。......

    11月1820日第五屆中國精準醫療大會將在臨沂市舉辦

    第五屆中國精準醫療大會將于2022年11月18-20日在臨沂魯商鉑爾曼大酒店舉辦,本次中國精準醫療大會是由全國衛生產業企業管理協會精準醫療分會主辦,山東省臨沂市婦幼保健院、臨沂大學和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

    助力精準醫療!邁杰醫學PDL1伴隨診斷試劑盒獲批上市

    近日,蘇州工業園區科技領軍人才企業邁杰轉化醫學研究(蘇州)有限公司,PD-L1檢測試劑盒(免疫組織化學法)(商品名:邁譜康)正式獲得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批準上市,助力精準醫療。邁譜康√性能優異:在多家大......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