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汽車、飛機、船艦或計算機采用一種既能作為電池又能作為承重結構的材料制造時,其重量和能源消耗將大大降低。據10日發表在最新一期《先進材料》雜志上的論文,瑞典查爾姆斯理工大學研究團隊在“無質量儲能”研究方面取得進展,開發出一種多功能碳纖維結構電池。這種電池可以將筆記本電腦的重量減半,使手機像信用卡一樣薄,或者將電動汽車單次充電的續航里程提高70%。
研究人員開發出一種由碳纖維復合材料制成的電池,有望使交通工具的重量和能耗將大大降低。圖片來源:查爾姆斯理工大學/亨里克·桑德舍
查爾姆斯理工大學研究員里卡·喬杜里表示,他們研發出的這種結構電池由碳纖維復合材料制成,其剛度與鋁相當,且能量密度足以商業化應用。結構電池是一種既能儲存能量又能承載負荷的材料。讓電池材料成為產品實際構造的一部分,意味著在電動汽車、無人機、手持工具、筆記本電腦和手機等產品上可以實現更小的重量。
2018年,該團隊首次證明,剛性和硬度都很高的碳纖維可通過化學方式儲存電能,作為鋰離子電池電極。這項研究引起廣泛關注,也被《物理世界》雜志評為當年十大突破性成果之一。
此后,研究團隊進一步發展了其概念,提高了電池剛度和能量密度,在2021年將電池的能量密度提高到每千克24瓦時(Wh/kg),相當于同類鋰離子電池容量的20%左右。而此次,他們將能量密度提升至30Wh/kg。盡管這仍然低于當前常用電池,但效果卻大不相同。當電池成為結構的一部分,并且可以由輕質材料制成,整車重量就能大大降低。這樣一來,電動汽車所需的能量就會大大減少。
研究人員對電動汽車進行了計算,結果顯示,如果配備新的結構電池,續航里程將比現在增加多達70%。結構電池單元的剛度也顯著提高,以吉帕(GPa)為單位的彈性模量從25增加到了70。這意味著該材料可以像鋁一樣承載負荷,但重量更輕。
研究人員表示,從多功能性角度來看,新電池的性能優于上一代電池兩倍,是世界上迄今為止最好的電池。然而,在電池單元從小規模實驗室制造走向大規模生產、應用于科技產品或車輛之前,還需進行大量工程工作。
(原標題:無質量儲能技術新進展:多功能碳纖維結構電池研制成功)
當汽車、飛機、船艦或計算機采用一種既能作為電池又能作為承重結構的材料制造時,其重量和能源消耗將大大降低。據10日發表在最新一期《先進材料》雜志上的論文,瑞典查爾姆斯理工大學研究團隊在“無質量儲能”研究......
近日,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儲能技術研究部研究員李先鋒、張長昆團隊,聯合長春應用化學研究所研究員李勝海,在水系有機液流電池研究方面取得進展。該團隊提出了原位電化學氧化合成方法,制備出耐氧性的萘衍......
西班牙《國家報》8月25日刊文稱,全球電池領域正醞釀一場新革命,先進的儲能系統將成為經濟增長和應對氣候變化的關鍵。需求顯著增加隨著電池技術的發展,它們將在可再生能源轉型中扮演核心角色,并有望逐步減少乃......
位于美國加利福尼亞州達吉特的儲能平臺。圖片來源:美國《洛杉磯時報》西班牙《國家報》8月25日刊文稱,全球電池領域正醞釀一場新革命,先進的儲能系統將成為經濟增長和應對氣候變化的關鍵。需求顯著增加隨著電池......
記者27日從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獲悉,該校熱科學和能源工程系談鵬特任教授團隊開發出一種火星電池,由火星大氣成分作為電池反應燃料物質,可實現高能量密度和長循環性能。相關成果日前發表在綜合類學術期刊《科學通報......
香港科技大學(港科大)工學院的一支研究團隊首創一種手性構型的界面微結構,用于鈣鈦礦太陽能電池。該創新界面概念大幅度提高了電池的可靠性和光電轉換效率,有助于加速鈣鈦礦電池的商業化進程。周圓圓教授(右)及......
記者王冰雅、尚杰5日從中國科學院近代物理研究所獲悉,該所科研人員和先進能源科學與技術廣東省實驗室相關團隊合作,利用離子徑跡技術研制出一種面向無枝晶鋰金屬陽極的離子管理膜,為多功能電池隔膜的設計和研制,......
記者7月25日從西湖大學獲悉,該校工學院王睿實驗室開發了一種新分子——Py3,它有望顯著提升鈣鈦礦太陽能電池(以下簡稱鈣鈦礦電池)光電轉化效率,并將其使用壽命延長約2倍。相關研究成果24日在線發表于《......
科技日報記者張佳欣來自劍橋大學的研究人員從電鰻身上汲取靈感,開發出一種柔軟可拉伸的“果凍電池”。其可自行修復,呈膠狀,能拉伸至原長度的10倍以上而不影響其導電性。“果凍電池”適用于可穿戴設備或軟體機器......
7月3日,國際權威的太陽能電池世界紀錄榜《Solarcellefficiencytables》(Version64)發布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徐集賢教授團隊鈣鈦礦電池性能世界紀錄,認證穩態效率性能達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