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10-10-17 22:50 原文鏈接: 多國科學家溫州論海洋生物多樣性呼吁全民參與

      10月17日,來自美國,加拿大,泰國,馬來西亞,科特迪瓦以及中國臺灣、香港等8個國家和地區海洋研究領域的科學家及國內海洋學界知名的科學家、及各級政府管理部門官員約180余人集聚溫州,共同討論海洋生物多樣性和海洋生態文明。

      “2010海洋生態文明(溫州)國際論壇”當天開幕,為期三天,由國家海洋局國際合作司、溫州市人民政府、浙江省海洋與漁業局,浙江省科學技術協會共同主辦,浙江省海洋水產養殖研究所,北京大學中國持續發展研究中心,溫州市海洋與漁業局,中國南麂列島國家海洋自然保護區管理局共同承辦。

      國家海洋局副局長王飛在會上表示,生態文明是人類社會繼原始文明、農業文明、工業文明后的新型文明形態,它強調人與自然、人與人、人與社會的和諧共生、良性循環、全面發展和持續繁榮。

      北京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葉文虎教授則表示,大海現在已經成為巨大的垃圾場,在過去的幾十年間,人類應該反思攔海造田,向大海要土地,卻破壞了海洋生物多樣性的生存環境,是人類向自然無度索取的表現,人類的發展要和平發展和包容性發展,要有平衡性,因此在海島的發展和保護、捕撈和保護等都要有度的把握,“這也考驗著政府領導的領導藝術性,中國人講究中庸之道就是在于度。”

      泰國國家科學博物館館長披猜?宋成則拿泰國曼谷舉例道:“五千年前的曼谷,那里是一片汪洋,四周是水,根本沒有曼谷這座城市,這是人類活動的痕跡。”他還指出未來十年人類的五大危機:人類人口的快速增長,導致地球的超負荷,“地球最適宜居住的人口應該是40億,而現在則已經近70億;其次是能源危機、糧食危機、氣候變化的危機和水資源的危機。

      而這些,披猜?宋成認為不僅僅從現在開始的節能減排,還要提升公眾意識,“僅僅是科學家的認識,僅僅是政府的意識是不夠的,需要全社會的公民來參與。”

    相關文章

    關于舉辦2024年環境監測實驗室分析技術實訓班的通知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生態環境監測中心(站),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生態環境第一監測站,國家海洋環境監測中心,各流域海域局生態環境監測與科學研究中心:為提高環境監測實驗室分析技術水平,按照《生態環境部2024......

    關于舉辦2024年全國生態環境監測管理人員暨監測站長培訓班的通知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生態環境廳(局),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生態環境局,各流域海域生態環境監督管理局,華南環境科學研究所、衛星環境應用中心、國家海洋環境監測中心,國家環境分析測試中心、環境標準樣品研究所:為......

    2024年國際生物多樣性日宣傳活動舉行

    5月22日,2024年國際生物多樣性日宣傳活動在海南省五指山市舉行。今年國際生物多樣性日的主題是“生物多樣性你我共參與(BepartofthePlan)”。《生物多樣性公約》第十五次締約方大會(COP......

    18所高校青年聯合發布全球生物多樣性治理“南開倡議”

    5月11日至12日,南開大學第九屆“全球公能”國際勝任力青年人才訓練營首屆全球治理青年論壇在津舉辦。來自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南開大學、武漢大學、中國人民大學等全國18所高校的87名學生代表聯合發布了《......

    研究揭示南海洋盆巖漿增生時空分布新規律

    近日,中國科學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研究員孫珍團隊與廣州海洋地質調查局教授級高級工程師姚永堅團隊合作,在南海洋殼結構與巖漿增生歷史方面取得重要進展,研究揭示了南海洋盆巖漿增生的時空分布新規律。相關成果發表在......

    第二屆“海洋內波與混合”研討會召開

    近日,由中國科學院南海海洋研究所(以下簡稱南海海洋所)熱帶海洋環境國家重點實驗室舉辦的“第二屆海洋內波與混合研討會”在廣州成功召開。本次會議由南海海洋所研究員陳植武和蔡樹群作為共同召集人,邀請了中國海......

    新型GNSS浮標首次應用于重大海洋工程保障

    近日,為保障“海基二號”海上安裝和聯調期間的作業安全,基于國產GNSS浮標和自主海浪模式,自然資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以下簡稱“海洋一所”)喬方利研究員團隊開展了南海流花海域涌浪監測與精細化預報工作,相......

    海洋生態系統國家野外科學觀測規范出臺

    日前,國家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觀測技術規范宣貫與應用研討會在北京召開。會上,《國家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觀測技術規范》第一卷《生態系統與生物多樣性》正式發布,包括了森林、草地、海洋、湖泊等不同類型生態系統以......

    第二屆“生物多樣性魅力城市”中國城市推選工作正式啟動

    近日,第二屆“生物多樣性魅力城市”及“自然城市”中國城市推選宣傳活動正式啟動。“生物多樣性魅力城市”及“自然城市”推選宣傳活動是在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公約》秘書處地方政府咨詢委員會指導下,為舉辦好聯合國......

    海岸帶互花米草入侵研究獲重要進展

    近日,中國科學院華南植物園研究員王法明團隊與合作者在海岸帶互花米草入侵研究方面取得重要進展,首次系統評估了互花米草入侵對中國沿海泥灘地土壤有機碳儲量的影響。相關成果發表于《科學通報》(ScienceB......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