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16-12-08 16:28 原文鏈接: 多國空氣質量拉警報抗霾成為全球課題

      進入12月,霧霾天氣“活躍”在國內部分地區,引人擔憂。但縱觀全球,不少地區進入冬季以來也面臨著同樣困擾。

      自11月30日起,法國首都巴黎所在的法蘭西島大區(大巴黎地區)空氣質量始終不佳。巴黎警察局12月5日宣布,由于接連多日的空氣污染現象仍將持續,于6日在巴黎及其周邊臨時采取車輛單雙號限行等緊急應對措施。

      這次單雙號限行措施涉及巴黎及其周邊上塞納省、瓦勒德馬恩省和塞納-圣但尼省的22個市鎮。根據現行政府法令規定,6日5時30分至午夜期間,除部分特殊車輛以外,只有車牌尾號為雙數的車輛有權上路行駛,單號車輛將被禁行。在限行期間,電動車、混合動力車以及小型卡車等造成污染較輕的車輛、公交車、外國牌照車輛以及用于急救、消防、垃圾清運、新聞報道和輸送城市生活必需品的車輛不受限制,同時,至少搭載3人的私家車也可以上路行駛。

      在限行當天,為了保證民眾正常出行并鼓勵減少使用私家車,大巴黎地區地鐵、郊區快線、公交車等全部公共交通工具免費供民眾搭乘,而巴黎市政府也宣布繼續提供居民區免費停車、減免公共自行車和電動車租賃費等惠民服務。

      據巴黎大區空氣質量監測協會分析,這次引發大巴黎地區PM10濃度超標的主要原因是冬季燃燒木材取暖和道路交通造成的污染物排放增多,與此同時,反氣旋控制下的無風天氣和明顯的逆溫現象也不利于污染物的擴散。

      同樣,在剛剛過去的11月,印度新德里的霧霾也一直沒有“消停”。在印度三大主要節日之一——排燈節(又稱萬燈節或屠妖節)后的11月初,當地PM2.5濃度大幅上升,創了新高。起初人們懷疑有可能是排燈節期間燃放爆竹的直接后果,但今年早些時候世界衛生組織發表的污染熱圖中,新德里被列為世界第11個污染最嚴重的城市,這也在一定程度上說明了新德里大氣污染存在更深層的問題,而并非階段性燃放爆竹的排放影響。

      為了應對嚴重的大氣污染狀況,在11月的幾周里,印度政府采取了臨時措施。如熱電廠、建筑工地和學校等被暫時關閉,此外還實施了更嚴厲的有關垃圾處理的法律,燃燒垃圾(尤其是焚燒樹葉)的做法被禁止。并且印度當前也在考慮重新采取車輛單雙號限行的條例,還討論了關于利用人工降雨降低塵埃顆粒濃度的可能性。

      當然,提到霧霾,除了巴黎和新德里,曾有“霧都”之稱的英國首都倫敦依然在列。近日由于污染程度高,倫敦市首次發布空氣質量預警。

      據悉,這次預警是倫敦大學國王學院提供的,并且他們聲稱,英國上空的一個高氣壓區使得污染物不易擴散,從而導致了空氣污染加劇。

      在上周,這一警示被標注在2500個公共汽車站和碼頭的信息牌上,同時所有地鐵入口處也有標識。此外,通往倫敦市區主要干道的幾十個信息牌也提醒司機在停車時關閉引擎,以減少排放。

      去年冬季,北京的重度霧霾曾登上了多國媒體頭條,而今年,無論是印度這樣的發展中人口大國,還是如英、法這類治污先進的發達國家,都不同程度遭遇霧霾襲擊,個中原因恐怕不能簡單歸結于為追求GDP而不顧公眾利益。雖然關于霧霾成因目前難以一言定論,但依然與氣候變化和人為因素密不可分。

      在外因方面,全球氣候變暖和厄爾尼諾現象是造成氣候變化的部分原因。中國氣象學會理事長、中國科學院院士王會軍表示,全球變暖可使得冬季風減弱(如我國華北地區和東部來自北方的風就會減弱),地表風速減弱,冷空氣活動減弱,這樣就更有利于霾的形成,再加上冬季天氣容易出現靜穩和逆溫現象,更加不利于污染物的擴散。此外,北極海冰的減少也受到了氣候變暖的影響,冰雪融化后反照率降低,從而使得高緯地區能夠吸收更多的熱量,產生極區放大效應,從而影響全球的天氣和氣候。

      在內因方面,能源消耗造成的污染排放是霧霾發生的重要因素。例如巴黎這次因冬季燃燒木材取暖,倫敦高氣壓區出現污染物都是導致霧霾嚴重的主因。因此,總體而言,道路交通造成的污染物排放、燃煤及工業園區的污染排放等,都無疑會加重空氣污染。

      在氣候變化難以捉摸的今天,世界面臨著包括抗擊霧霾在內的各種共同挑戰。就當前形勢來看,不論是中國、印度、法國、英國,或是其他國家與地區,都應當科學理性看待氣候變化,加強環境治理的交流與合作。

    相關文章

    世界氣象組織:熱浪會致空氣質量更差危害人類健康

    世界氣象組織7日發布報告稱,預計本世紀熱浪頻率、強度和持續時間將增加,進而導致野火增多,可能會使空氣質量惡化,危害人類健康及生態系統。這是7月25日在美國加利福尼亞州馬里波薩縣拍攝的被燒毀車輛。新華社......

    生態環境部公布城市空氣質量排名,你的城市排幾位?

    北京8月31日,中國生態環境部31日通報7月中國重點城市空氣質量排名顯示,山西太原、陽泉、晉中入列全國空氣質量最差前三位。生態環境部通報全國環境空氣質量狀況顯示,7月,168個重點城市中,海口、黃山、......

    2021年全國城市空氣質量優良天數達87.5%

    北京8月30日,30日提請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的《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執法檢查組關于檢查實施情況的報告》(以下簡稱“報告”)顯示,2021年全國地級及以上城市空氣質量優良天數達到87.5%。......

    生態環境部發布8月上半月全國空氣質量預報會商結果

    2022年8月1日,中國環境監測總站聯合中央氣象臺、國家大氣污染防治攻關聯合中心、東北、華南、西南、西北、長三角區域空氣質量預測預報中心和北京市生態環境監測中心,開展8月上半月(1-15日)全國空氣質......

    今年上半年中國環境空氣質量總體改善

    中新社北京7月22日電(記者阮煜琳)中國生態環境部22日通報全國環境空氣質量狀況顯示,今年上半年,全國環境空氣質量總體改善,339個城市優良天數比例為84.6%。當日通報全國重點城市排名顯示,1月至6......

    5月全國城市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比例達85.2%

    中新網6月18日電據生態環境部官方微信消息,生態環境部18日向媒體通報了2022年5月和1—5月全國環境空氣質量狀況。5月,全國339個地級及以上城市平均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比例為85.2%,同比下降2.......

    2021年河北環境空氣質量實現顯著改善

    河北省政府新聞辦19日召開新聞發布會通報稱,2021年,河北省及各市空氣質量綜合指數進入5.0以下階段,同時,全省空氣優良天數比率有監測記錄以來首次進入70%以上階段。由于產業結構偏重等原因,河北曾面......

    《2021年北京市生態環境狀況公報》:氣質量首次全面達標

    5月11日,北京市生態環境局發布了《2021年北京市生態環境狀況公報》(以下簡稱《公報》)。《公報》全面展示了北京市2021年生態環境狀況的向好趨勢。2021年北京市空氣質量首次全面達標,地表水水質持......

    中國空氣質量連續7年顯著改善!

    亞洲清潔空氣中心今天在“2021中國藍天觀察論壇”上發布了最新報告《大氣中國2021:中國大氣污染防治進程》(以下簡稱報告)。報告顯示,中國整體空氣質量實現7連升,“達標”成主旋律,在亞洲發展中國家中......

    空氣質量改善警惕PM2.5與臭氧抱團污染

     經過多年治理,中國空氣質量已有非常顯著的改善。21日在北京發布的一份研究報告表明,與2015年相比,河北、北京和上海改善最為顯著,PM2.5累計降幅分別為40.6%、44.9%和42.2%......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