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11-09-08 10:11 原文鏈接: 多孔材料表征分析技術研討會

      美國康塔儀器公司(Quantachrome Instruments),是國際著名的材料特性分析儀器專業制造商,在四十多年的發展歷程中,始終致力于粉體及多孔物質測量技術的創新,碩果累累:1972年研制出世界第一臺動態氣體吸附比表面分析儀,同年又研制出世界第一臺商用氣體膨脹法真密度分析儀;1978年首次將連續掃描注汞技術應用到壓汞儀中;1982年發明世界第一臺多站自動比表面和孔隙度分析儀......;至2005年,研制出最新一代、也是目前唯一一臺可以進行靜態和動態、物理和化學吸附、具有微孔分析能力的全自動比表面和孔隙度分析儀—Autosorb系列。2010年3月1日,正式推出了至今最先進的雙站微孔分析儀—— Autosorb-iQ。美國康塔,一直走在粉體及多孔物質分析技術的前列。

      為了使廣大用戶更多地了解美國康塔儀器公司最前沿的測量技術,美國康塔儀器公司將于2011 年9 月15日

      在哈爾濱市黑龍江大學舉辦“粉體和多孔材料表征分析技術研討會”,歡迎光臨指導。

    •   日 期:2011 年9 月15 日(星期四)
    •   時 間:9:30 ~ 16:00
    •   地 點:黑龍江省哈爾濱市黑龍江大學化工學院2樓報告廳
    •   內 容: 你的孔徑分析結果準確嗎?

      --多孔材料的孔分析技術進展

    •   背景知識
    •   吸附理論
    •   氣體吸附法測量比表面和孔徑大小
    •   如何正確應用BET 理論計算微孔樣品比表面
    •   孔分析模型及非定域密度函數理論在孔徑分析中的應用
    •   化學吸附的應用以及對儀器的要求
    •   新產品介紹:Autosorb-iQ 全自動雙站微孔吸附分析系統

      比表面和孔徑分析操作中應特別注意的問題及曲線分析(NOVAe 系列測試技術培訓)

      主講人:楊正紅(美國康塔儀器公司 中國區首席代表)

      誠邀相關領域的專家、同行蒞臨交流!

      聯系報名方式:

      黑龍江大學化工學院 吳偉教授 13936133828

      美國康塔儀器公司北京代表處 宋緒東先生 18611382329

      郵箱: songxudong@quantachrome-china.com

      楊正紅,美國康塔儀器公司北京代表處首席代表,中國區經理

      畢業于今天的北京大學藥學院,之后,留校任教并完成碩士學業。主要從事自由基生命科學研究,先后發表及合作發表論文三十余篇,獲得國家教委科技進步二等獎及北京市衛生局科技進步二等獎各一項。在校任教期間,擔任天然藥物及仿生藥物國家重點實驗室儀器組組長,負責儀器的驗收、維護、開發、服務及科研。

      1993年10月,加入美國Bio-Rad公司在北京的子公司,負責分析儀器的銷售及技術支持。1997年4月,被聘為瑞士華嘉公司分析儀器部產品專家,銷售經理,負責顆粒特性分析儀器的技術支持及銷售,在推廣英國馬爾文粒度分析儀和美國康塔儀器公司比表面及孔隙度分析儀等方面取得了突出成績。憑借對用戶高度負責的敬業精神在用戶中有極佳的口碑,也受到了廠家的贊譽。

      2004年起,楊正紅先后被英國馬爾文儀器公司聘為市場部經理,北方區經理,并同時擔任美國康塔儀器的中國區經理。2008年1月,美國康塔儀器公司北京代表處進行遷址、并獨立開展在華的全部業務,楊正紅辭去在馬爾文公司的職務,專注于新代表處的業務開拓工作。

      雖然離開學校講壇十余年,但楊正紅始終沒有中斷學術研究。這期間,先后發表或合作發表涉及粒度測定,納米技術與納米科學,吸附理論及氫吸附的論文10余篇,多次被邀請作為國家標準審查專家組成員。2007年11月,被中國化學會催化分會邀請為特聘教授,從事吸附理論及其應用的講授。2008年被選為北京市粉體技術協會的理事。

    相關文章

    新型多孔材料可用于白蛋白的分離和釋放

    近年來,科學家們在多孔材料制備方面取得了重大進展,但具有連續大孔的導電聚合物(CPs)的可控制備仍具有挑戰性。而CPs對于儲能、電催化和生物分離等多種應用非常重要。近日,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劉盡堯、華東......

    科研人員研發出具有超高儲鋰性能的三維鍺碳炔材料

    中國科學院青島生物能源與過程研究所碳基材料與能源應用研究組研究制備了一種由線性丁二炔鍵通過sp3-雜化鍺原子構成的類金剛石骨架的三維多孔材料—鍺-碳炔(Ge-CDY),并對其電子結構、帶隙及鋰存儲能力......

    iPore新品:比表面和孔徑分析極致精準不再是夢

    專訪理化聯科(北京)儀器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楊正紅先生分析測試百科網訊,當Tiktok在歐美成為下載量第一的APP時,當中國的5G技術震撼全球時,分析儀器界的眾多國產企業還在高喊“追趕國際先進”,幾乎沒......

    陽慶元提出多孔材料高通量構筑的全新基因組學方法論

    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No.21536001,21706106,21878229)和國家重點研發計劃(2016YFA0201701)等項目的資助下,北京化工大學化學工程學院陽慶元教授與仲崇立教授研究團隊......

    洛陽師范學院等開發鉻酸根新型吸附多孔材料

    日前,洛陽師范學院化學化工學院傅紅如與合作者一起,開發了一種用于有毒含氧酸根吸附處理的新型多孔材料,在鉻氧酸根捕獲方面取得突破。相關成果在線發表于《化學通訊》。鉻作為“五毒元素”(汞、鉻、鉛、鋯、砷)......

    氣泡模板衍生法制備石墨烯多孔材料

    最近,清華大學材料學院朱宏偉教授團隊和中國航發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何利民研究員合作在AdvancedFunctionalMaterials上發表文章,提出了一種在氣-液界面組裝制備石墨烯多孔材料的通用方......

    學術干貨|多孔材料中電荷及物質傳輸

    多孔材料是一種由相互貫通或封閉的孔洞構成網絡結構的材料,孔洞的邊界或表面由支柱或平板構成。典型的孔結構有:一種是由大量多邊形孔在平面上聚集形成的二維結構;由于其形狀類似于蜂房的六邊形結構而被稱為“蜂窩......

    華南理工沈葵發Science:世界首個有序大/微孔MOF單晶材料

    1月12日,國際頂級學術期刊Science雜志在線發表了華南理工大學作為第一單位的研究論文“OrderedMacro–MicroporousMetal–OrganicFrameworkSingleCr......

    精微高博鐘家湘:加速企業發展代替進口儀器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2016年5月22日,第十四屆中國國際科學儀器及實驗室裝備展覽會(CISILE2016)于北京國家會議中心隆重開幕。分析測試百科網有幸在展會上采訪了五個”自主創新金獎”得主之一,北京精......

    利用3D打印研發油水分離撇油器

    5月24日,記者從中科院蘭州化學物理研究所獲悉,該所材料表面界面課題組將3D打印制造技術與傳統表面工程手段相結合,研制出油水分離撇油器,從而實現了水面浮油的高效分離與收集。相關成果日前發表于《先進材料......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