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肽的合成是氨基酸重復添加的過程,通常從C端向N端(氨基端)進行合成。多肽固相合成的原理是將目的肽的第一個氨基酸C端通過共價鍵與固相載體連接,再以該氨基酸N端為合成起點,經過脫去氨基保護基和過量的已活化的第二個氨基酸進行反應,接長肽鏈,重復操作,達到理想的合成肽鏈長度,最后將肽鏈從樹脂上裂解下來,分離純化,獲得目標多肽。
1、Boc多肽合成法
Boc方法是經典的多肽固相合成法,以Boc作為氨基酸α-氨基的保護基,芐醇類作為側鏈保護基,Boc的脫除通常采用三氟乙酸(TFA)進行。多肽合成時將已用Boc保護好的N-α-氨基酸共價交聯到樹脂上,TFA切除Boc保護基,N端用弱堿中和。
肽鏈的延長通過二環己基碳二亞胺(DCC)活化、偶聯進行,最終采用強酸氫氟酸(HF)法或三氟甲磺酸(TFMSA)將合成的目標多肽從樹脂上解離。在Boc多肽合成法中,為了便于下一步的多肽合成,反復用酸進行脫保護,一些副反應被帶入實驗中,例如多肽容易從樹脂上切除下來,氨基酸側鏈在酸性條件不穩定等。
2、Fmoc多肽合成法
Carpino和Han以Boc多肽合成法為基礎發展起來一種多肽固相合成的新方法——Fmoc多肽合成法。
Fmoc多肽合成法以Fmoc作為氨基酸α-氨基的保護基。其優勢為在酸性條件下是穩定的,不受TFA等試劑的影響,應用溫和的堿處理可脫保護,所以側鏈可用易于酸脫除的Boc保護基進行保護。
肽段的最后切除可采用TFA/二氯甲烷(DCM)從樹脂上定量完成,避免了采用強酸。同時,與Boc法相比,Fmoc法反應條件溫和,副反應少,產率高,并且Fmoc基團本身具有特征性紫外吸收,易于監測控制反應的進行。Fmoc法在多肽固相合成領域應用越來越廣泛。
自身免疫疾病是一種以炎癥細胞持續浸潤為特征的慢性破壞性疾病,可導致功能障礙和多器官衰竭,最終增加死亡風險。然而,直到現在,還沒有有效藥物來阻止這一過程。細胞外核酸與內源性蛋白或多肽(例如LL37)的復......
自身免疫疾病是一種以炎癥細胞持續浸潤為特征的慢性破壞性疾病,可導致功能障礙和多器官衰竭,最終增加死亡風險。然而,直到現在,還沒有有效藥物來阻止這一過程。細胞外核酸與內源性蛋白或多肽(例如LL37)的復......
圖納米孔道單分子檢測及腎素-血管緊張素系統酶串擾效應示意圖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批準號:22027806、21834001)資助下,南京大學龍億濤教授團隊基于精準設計的生物納米孔道單分子界面、單分子......
靶向多肽在腫瘤早期檢測、術中微小病灶描繪以及控制顯影劑全身毒性等方面具有較大臨床意義。在許多臨床前研究中,靶向多肽已經被成功驗證用于腫瘤成像和手術導航的分子探針配體。比如,通過結合腫瘤細胞表面的αvβ......
英文原題:RapidDetectionofCOVID-19UsingMALDI-TOF-BasedSerumPeptidomeProfiling通訊作者:喬亮,復旦大學;孫薇,國家蛋白質科學中心(北京......
近日,澳大利亞莫納什大學等科研機構的科研人員在Cell上發表了題為“DiscoveryofHumanSignalingSystems:PairingPeptidestoGProtein-Coupled......
10月11日,國際學術期刊NatureCommunications(《自然-通訊》)在線發表了中國科學院廣州生物醫藥與健康研究院巫林平課題組和英國紐卡斯爾大學教授MoeinMoghimi研究團隊共同合......
11月8日下午,作為全球硬科技創新暨“一帶一路”創新合作大會分論壇之一的“2018國際蛋白質和多肽大會”在西安曲江召開,大會邀請了諾貝爾獎得主、國際知名藥企高管、海內外行業精英等作精彩演講。大會開幕式......
日本東北大學等機構研究人員最新發明了一種簡便的胰島素化學合成法,有望在此基礎上研發新的生產胰島素制劑的方法,為糖尿病患者提供所需的胰島素。圖片來源于網絡胰島素是胰臟內的胰島β細胞分泌的一種物質,能夠控......
2005年,歐洲正式批準蛭類療法為合法的治療手段。每年僅在德國就有35萬條水蛭用于醫療,從治療效果來看,水蛭療法效果比臨床上常規療法效果好很多。很多文獻報道蛭類療法具有鎮痛作用,長期的臨床實踐證明蛭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