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狗、貓等許多哺乳動物的前肢都有五指。
圖片來源:美國趣味科學網
科技日報訊 (記者張佳欣)大多數哺乳動物都有五個手指,這背后的原因是什么呢?美國趣味科學網5月7日報道稱,科學界對此有多種解釋。
哺乳動物屬于四足超綱,該超綱還包括爬行動物、兩棲動物和鳥類。即使是缺乏傳統四肢的成員,如鯨魚、海豹和海獅,其骨骼結構中也留有五趾的痕跡。雖然也存在一些特例,例如馬只有一個腳趾,鳥的翅膀末端只有一根融合的指骨。但科學家發現,這些動物在胚胎時期都曾擁有多達五個手指或腳趾,可在發育過程中它們部分消失了。
美國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研究人員表示,這個過程在很大程度上是由Hox基因控制的。Hox基因編碼的蛋白質有助于調節其他基因的活性。在動物胚胎發育過程中,這些基因確保身體各部位最終位于正確位置。因此,它們參與決定了四肢動物的骨骼模式,并通過幫助控制由音猬因子基因創造的蛋白質來實現這一點。
之后,手指就像花草樹木發芽一樣開始生長。不同種類的動物,有的手指可以繼續生長,有的被身體重新吸收。
關于哺乳動物何時開始遵循“五指慣例”,目前尚無人知曉。已知的第一種發育出手指的動物大約在3.6億年前從魚類進化而來,當時它們有多達8個指頭。然而,在大多數現存四肢動物中,五指的存在表明這種特征很可能是一種“同源性”。也就是說,這些生物體有共同的祖先,它們之間共享了某些基因或結構。所有現存四肢動物的共同祖先很可能在某個階段進化出了5個手指,并將這一模式遺傳給了后代。
還有一種理論認為是渠化現象,即隨著時間的推移,某個基因或特征變得更加穩定,變異的可能性降低。根據這一理論,如果某個特征已經存在了數百萬年,那么就沒有理由改變。
然而,并不是所有研究人員都認同該解釋。也有科學家指出,多指癥(即擁有5個以上指頭)是許多哺乳動物(包括人類)的一種突變。但多指物種并不普遍,這可能是因為多指癥在進化上是一種劣勢。
近日,我國科學家通過構建大小蝙蝠高質量的參考基因組和聽覺皮層的單細胞圖譜,對比不同聽力能力蝙蝠物種的聽覺皮層表達差異,鑒定了Parvalbumin(PV)+抑制性神經元和CPLX1基因(編碼compl......
人、狗、貓等許多哺乳動物的前肢都有五指。圖片來源:美國趣味科學網科技日報訊(記者張佳欣)大多數哺乳動物都有五個手指,這背后的原因是什么呢?美國趣味科學網5月7日報道稱,科學界對此有多種解釋。哺乳動物屬......
人、狗、貓等許多哺乳動物的前肢都有五指。圖片來源:美國趣味科學網科技日報訊(記者張佳欣)大多數哺乳動物都有五個手指,這背后的原因是什么呢?美國趣味科學網5月7日報道稱,科學界對此有多種解釋。哺乳動物屬......
哺乳動物(包括人類)一生只能換一次牙齒。而在爬行動物中,牙齒則會以一定的模式不停的進行替換,因此換牙就成了它們的常態。那么,在億萬年前,恐龍是如何換牙的呢?中國地質大學(武漢)地球科學學院韓鳳祿副教授......
候鳥遷徙,蝴蝶振翅,心臟律動,生命的節律演繹著自然界最美妙的生命交響樂。然而,生物體如何能感知一天的時刻變化?相關問題一直懸而未決,等待著科學家們的實驗與回答。北京大學國家生物醫學成像科學中心主任程和......
密歇根大學許獻忠教授、段波副教授等在NatureNeuroscience期刊發表了題為:ThekainatereceptorGluK2mediatescoldsensinginmice的研究成果。該研......
19日,記者從中國科學院昆明動物研究所獲悉,由該所研究員劉振牽頭的課題組發現一種抗癌蝙蝠——大足鼠耳蝠。相關研究成果于近日發表在NatureCommunications期刊上。蝙蝠是哺乳動物中適應性演......
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中國復旦大學、龍泉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武漢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和溫州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等研究機構的研究人員探究了毛茸茸的小型病毒載體如何影響病毒的傳播和進化。他們報告了669種病毒......
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批準號:32130002、31930001、32041004、U22A20526)等資助下,粵港澳大灣區精準醫學研究院(廣州)、復旦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張永振教授團隊在野生小型哺乳......
中國科學院昆明動物研究所蔣學龍課題組與安徽師范大學等單位合作,在長尾鼩鼱屬分類和系統演化研究中取得新進展。這一研究在喜馬拉雅地區發現2個哺乳動物新種以及一個待描記新種。圖為雪山大爪鼩鼱生態照。中國科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