監測數據顯示,2017年,全國338個地級及以上城市PM10平均濃度比2013年下降22.7%,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等重點區域PM2.5平均濃度也實現了不同程度的下降。環保部宣傳教育司巡視員劉友賓表示,經過5年努力,“大氣十條”提出的空氣質量改善目標全面實現。大氣污染治理目標的完成離不開各個城市的努力,以下城市以其治理工作的經驗為今后開展大氣污染防治提供了借鑒。
圖片來源于網絡
北京:多措并舉推進清潔取暖
“大氣十條”要求北京市2017年PM2.5控制在60微克/立方米左右。據北京市環保局消息,在各項措施綜合作用下,北京市以58微克/立方米的PM2.5年均濃度值,比上年同期下降20.5%,圓滿完成了“大氣十條”的任務目標,優良天數明顯增加,重污染天數明顯減少。
雖說2017年北京市氣象條件整體有利,但是空氣質量的改善歸根結底還應歸功于持續的大氣減排措施。燃煤鍋爐清潔能源改造、燃氣鍋爐低氮改造“清煤降氮”等工程的快速推進、能源清潔化“煤改氣”工程的持續挺進等,為今冬北京地區推廣清潔取暖、持續改善空氣質量提供了有力支撐。
其中,“清煤降氮”也是近年來北京大氣污染治理投入資金力度最大的領域,能源清潔化亦被列為清潔空氣行動計劃的重中之重。依照清潔空氣行動計劃,燃煤鍋爐改造大幅度超額完成。這一系列措施的有序推進成為了北京改善空氣質量的強勁助力。
天津:打出大氣污染防治“組合拳”
在天藍水清、呼吸新鮮空氣的真切呼吁下,天津從整治“散亂污”入手,多部門聯合治理秋冬大氣污染問題,連續打出一套大氣污染防治“組合拳”。為加強空氣環境治理力度,天津啟動了秋冬季大氣污染綜合治理攻堅行動,采取一系列實打實、硬碰硬的措施。
自秋冬以來,天津市以散煤整治為重點,加快城鄉散煤“清零”工作。同時,在工業治污上,天津還狠抓工業污染治理,監督重點企業錯峰生產。為整治散亂污企業,天津建立了動態更新機制,實行臺帳管理,按照 “分類施治、一廠一策”的原則,有針對性地進行關停取締、綜合改造。在尾氣治理上,嚴查重型柴油車控制移動源污染,降低高排放車輛污染,突出天津港污染治理,多管齊下治理尾氣排放。
在各方共同努力之下,天津市空氣質量達標天數顯著增加,讓市民們共享藍天和白云。
蘭州:污染整治走向精細化
自啟動大氣污染綜合治理攻堅行動以來,蘭州市從實際出發,圍繞機動車尾氣排放治理、污染源減排治理、燃煤鍋爐改造、揚塵治理等不同方面展開有針對性的科學治理。
尤其進入冬季以來,蘭州市接連推出揚塵智能監控執法、量化問責、機動車尾氣紅外遙感檢測、無人機全域巡航等措施,加強監管監控、倒逼責任落實,全面打響“藍天保衛戰”。
在完善揚塵管控、尾氣防治、工業監管等管控標準的同時,蘭州市全面推行城市網格化管理,不斷提升網格巡查常態化,監督管控科學化、污染整治精細化水平奠定了基礎。
通過多年以來的“鐵腕治污”,蘭州市將精準治污、科學管控和區域考核相結合,全面實行依法對標治污,標本兼治,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初步形成了全市大氣污染防治的長效機制,退出了中國十大污染城市行列,也提升了蘭州人的環境獲得感。目前“蘭州藍”已成為蘭州的新標簽。
合肥:細化大氣治理“十大專項行動”
近年來,合肥市針對大氣污染進行了重點治理。隨著《合肥市2017年藍天行動實施方案》落地,合肥市細化了大氣污染防治的“十大專項行動”,圍繞工業大氣污染治理、機動車污染防治、揚塵污染防治等方面展開治理。相關標準進一步提高,制度體系進一步完善,為合肥市打造環境優美的宜居城市奠定了政策基礎。
此外,針對餐飲業帶來空氣污染的問題,合肥市對癥下藥,出臺《合肥市城市建成區餐飲業油煙專項清理整治工作方案》,對餐飲業進行全面清理整治,努力提升空氣質量和城市品位。
大氣污染治理是一項系統工程,離不開政府、企業、公眾的共同參與。合肥市環保局黨組書記陳剛指出,合肥將繼續堅持全民共治,源頭防治,持續實施大氣污染防治行動,打贏藍天保衛戰。
廣州:從三方面打造“廣州藍”
在經濟發展揚帆領航的同時,廣州的大氣治理也不落后。在國家中心城市及地區生產總值超萬億元、常住人口超千萬的城市之中,廣州率先實現PM2.5達標,不斷刷新著“廣州藍”這一名片。
與北京不同的是,廣州在總體氣象條件總體不利的情況下,依然獲得空氣質量的持續改善,這離不開空氣治理工作持續有效的實施。
從頂層設計看,《廣州市2012—2016年空氣污染綜合防治工作方案》《廣州市環境空氣質量達標規劃》《廣州市2017年秋冬季節大氣污染防治強化方案》等護衛藍天的政策頻繁落地,成為“打贏藍天保衛戰”的堅實后盾;從源頭防治工作看來,廣州市不斷推進燃煤電廠“超潔凈排放”改造、淘汰黃標車、強化揚塵污染治理與日常監管等舉措;從監測網絡看來,廣州嚴格監管工地施工,并安裝PM2.5在線監測設備等,實現對工地揚塵污染治理狀況的實時掌握。
五年以來大氣治理工作開展得著實不易,“廣州藍”也彌足珍貴。現在對于廣州人來說,關于環境感觸最深的一點就是藍天越來越多了,空氣越來越好了。而在這個過程中發生的變化,是“人努力”一點一滴的付出和積累。
大氣環境治理的成效是十分顯著的,不過仍然與人民群眾的期盼有所差距。李干杰提出,在產業、能源、運輸三大結構調整方面,2018年我國將穩步推進北方地區清潔取暖,加快淘汰燃煤小鍋爐,并開展煤氣發生爐專項整治行動。同時,整治柴油貨車超標排放、推進燃煤電廠超低排放改造,加強重點行業揮發性有機物治理,嚴打“散亂污”企業將持續推進。總體看來,在碳交易市場啟動、排污許可制實行、環保稅開征的背景下,2018年將繼續高壓實施大氣污染防治行動,堅決打贏藍天保衛戰。
日前,江蘇省太湖水污染防治委員會第十七次全體(擴大)會議暨太湖安全度夏應急防控工作會議在宜興市召開,深入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和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太湖治理的重要指示精神,部署安排今年治太重點任務,推動太......
記者7日從生態環境部獲悉,經黨中央、國務院批準,第三輪第二批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全面啟動。7個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組分別對上海、浙江、江西、湖北、湖南、重慶、云南7個省(市)開展為期約1個月的督察進駐......
新年伊始,隨著全國各地兩會密集召開,各地的2024年政府工作報告也相繼出爐。記者梳理發現,截至2月18日,共有27省、自治區、直轄市發布2024年政府工作報告。各地依據當地經濟發展潛力等因素,錨定了2......
河南省財政廳河南省生態環境廳印發《河南省省級大氣污染防治資金管理辦法》,《辦法》包含7章23條,主要為總則(4條)、職責分工(2條)、資金使用和分配(4條)、資金下達(4條)、績效管理(4條)、監督檢......
寧夏回族自治區黨委辦公廳、自治區人民政府辦公廳近日通報了2022年度自治區污染防治攻堅戰成效考核情況。根據寧夏回族自治區污染防治攻堅戰成效考核措施、自治區2022年度污染防治攻堅戰成效考核指標評分細則......
近日,生態環境部征集并篩選了一批先進固體廢物和土壤污染防治技術,編制形成2023年《國家先進污染防治技術目錄(固體廢物和土壤污染防治領域)》(公示稿),并進行公示。《國家先進污染防治技術目錄》中包括1......
據公開獲悉,日前遼寧省沈陽市和江蘇省宿遷市兩地生態環境部門對應通報了八家涉氣企業違法違規典型案例,《通報》逐一分析了案情簡介、查處情況、案例啟示。01遼寧沈陽案例一:晟興(沈陽)包裝有限公司未按照規定......
日前,廣東省深圳市污染防治攻堅戰指揮部第一總指揮孟凡利、總指揮覃偉中簽發了2023年1號令——《關于全市持續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的命令》(以下簡稱1號令)。這是自2019年以來,深圳市污染防治攻堅戰......
3月6日,《關于2022年中央和地方預算執行情況與2023年中央和地方預算草案的報告(摘要)》發布,其中提到,支持加快發展方式綠色轉型。落實財政支持碳達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見。促進農業綠色發展,支持農作物......
近日,生態環境部召開常務會議審議并原則通過《農藥制造工業污染防治可行技術指南》(以下簡稱《技術指南》)。《技術指南》系統梳理農藥制造企業產排污特點、污染預防技術和污染治理技術,將為農藥行業污染物排放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