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星的“超級旋轉”大氣層也許為其自轉“添了一把柴”。6月18日,《自然—地球科學》在線發表的一項研究報告稱,金星的自轉速度,會隨著其密集、快速流動的大氣與其表面山脈之間的相互作用而發生改變。
金星自轉緩慢,自轉1周需要大約243個地球日。然而,金星探測器的測量尚未就1個金星日的精確長度達成一致結果。之前,日本“曉”號金星探測器觀測數據顯示,金星赤道附近的中低云層中存在“赤道急流”,風速超過每秒80米。并且,研究人員發現了時隱時現的巨型弓形大氣結構。
盡管金星大氣比金星本身的速度快得多(金星大氣環繞金星1周只需要4個地球日),但是前述大氣結構在一個山區上方保持靜止。有人認為這種結構是由山區低層大氣上升引起的一種大氣波。如果這個看法正確,那么金星大氣和金星的關系可能比原先想象的更密切。
為了驗證這個假設,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的Thomas Navarro及同事模擬了金星的大氣循環。他們發現弓形結構確實可以通過山區上方形成的大氣波來解釋,大氣波只在下午形成,并在黃昏時消失。研究人員還發現,大氣波的形成會導致大氣壓力波動,這實際上會改變金星的自轉速度,具體取決于一天中的時間點。
不過,研究人員發現這種影響很小,對金星日長度的改變只有幾分鐘,但是這種相互作用至少有可能部分解釋過去有關金星自轉速度的測量差異。
金星是整個天空中除了太陽和月亮之外最亮的自然天體。當它早晨出現時,人們稱它為“啟明星”,當它黃昏出現時,人們稱它為“長庚星”。西方則稱其為愛神“維納斯”。
華南農業大學海洋學院教授王俊團隊揭示大氣微塑料的采樣和分析方法,提出了可能用于分析大氣微塑料的新技術(高光譜成像技術、熱解與氣相色譜質譜聯用技術等)。相關研究近日發表于《分析化學趨勢》。微塑料是指直徑......
隨著天氣逐漸轉暖,“天象劇場”也日漸升溫,“佳片”云集,“好片”不斷。天文專家介紹,金星合昴星團、年度最大滿月、三星伴月、天琴座流星雨、年度最亮金星等多部“大片”,將在4月的“天象劇場”輪番上映。4月......
近日,中國科學院城市環境研究所大氣污染控制化學研究組(陳進生研究團隊)研究發現:西太平洋副熱帶高壓的短時移動將造成局地大氣細顆粒物(PM2.5)的濃度變化,影響PM2.5的形成過程和機制。研究成果以T......
汞是主要通過大氣傳輸的全球性重金屬污染物,而我國是全球人為源和自然源大氣汞排放最多的國家之一。汞同位素是目前地球科學和環境科學一個新興研究領域,能夠為示蹤表生環境中汞的來源和遷移轉化過程提供獨特甚至是......
日前,南京信息工程大學物理與光電工程學院劉玉柱教授領導的激光光譜/激光質譜課題組與中國環境監測總站等合作,在大氣碳同位素的激光在線探測研究中取得新進展。相關研究成果已于近期在線發表于《分析原子光譜學雜......
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臺2日發布消息:新年鐘聲敲響,象限儀座流星雨作為開年演出如約而至,在夜幕中綻開“禮花”。在新年與除夕到來的一月,流星雨、火星合心宿二、金星合月將相繼為夜空添彩。總體來說,新年伊始,......
12月31日,國家科技管理信息系統公共服務平臺發布了3個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重點專項2019年度項目安排的通知。分別是“場地土壤污染成因與治理技術”重點專項、“大氣污染成因與控制技術研究”重點專項、“典型......
大氣硝酸鹽是大氣氮氧化物的匯,可通過沉降的方式進入陸地和海洋生態系統并成為生態系統重要的氮來源。氮沉降量增加過度會產生一系列生態環境問題,如土壤酸化、水體富營養化等。我國由于經濟高速發展,硝酸鹽的前體......
日前,中國氣象局國家氣候中心與生態環境部中國環境監測總站聯合開展了2019年12月-2020年2月大氣污染擴散氣象條件預測會商。從會商結果來看,今年12月,我國北方大氣污染擴散條件整體偏差。國家氣候中......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2019年12月4日,由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多科學研究中心環境安全與健康分中心,中國科學院納米生物效應與安全性重點實驗室、霧霾健康效應與防護北京市重點實驗室、國家環境保護汞污染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