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星的“超級旋轉”大氣層也許為其自轉“添了一把柴”。6月18日,《自然—地球科學》在線發表的一項研究報告稱,金星的自轉速度,會隨著其密集、快速流動的大氣與其表面山脈之間的相互作用而發生改變。 金星自轉緩慢,自轉1周需要大約243個地球日。然而,金星探測器的測量尚未就1個金星日的精確長度達成一致結果。之前,日本“曉”號金星探測器觀測數據顯示,金星赤道附近的中低云層中存在“赤道急流”,風速超過每秒80米。并且,研究人員發現了時隱時現的巨型弓形大氣結構。 盡管金星大氣比金星本身的速度快得多(金星大氣環繞金星1周只需要4個地球日),但是前述大氣結構在一個山區上方保持靜止。有人認為這種結構是由山區低層大氣上升引起的一種大氣波。如果這個看法正確,那么金星大氣和金星的關系可能比原先想象的更密切。 為了驗證這個假設,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的Thomas Navarro及同事模擬了金星的大氣循環。他們發現弓形結構確實可以通過山區上方形成......閱讀全文
中國探月工程在線訪談實錄2007年8月16日,月球探測工程中心副主任郝希凡,以及衛星系統、運載火箭系統、測控系統、地面應用系統等分系統專家做客國防科工委政府門戶網站(www.costind.gov.cn)和中國探月網 (www.clep.org.cn),圍繞中國探月的路線圖、目標
仰望星空,在地球之外,是否還存在宜居的星球?這個問題帶給人們無限的遐想。行星Kepler-186f的藝術構想圖行星運動使光譜發生頻率紅移和藍移 關于宜居行星的探測,不斷有好消息傳來。在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宣布利用開普勒項目數據確認找到了一個新“太陽系”后不久,科學家又宣布在38億光年
日食帶里最佳觀測點在自家陽臺 主持人:剛才您也講到了處在陰影帶(日全食帶)里面,如果陰影帶(日全食帶)非常狹窄,日全食的時間當然會比較短這一次大日食的(日全食帶)在中國境內覆蓋的省市有沒有一個簡單的統計? 張燕平:日食帶首先從不丹國西邊進入我國西藏南部和云南西北部,隨后掃向四川和重慶
今天迎本輪空氣重污染峰值 硝酸鹽仍是本輪重污染主要成分 預計明天白天空氣污染狀況將減輕 北京青年報記者從市環保局獲悉,昨天夜間至今天夜間,本市將維持空氣重污染,并達到此次污染過程的峰值,目前本市仍處于空氣重污染黃色預警中。預計冷空氣將于今夜抵京,明天白天空氣污染狀況將減輕。 昨天白天,京津
2月27上午,環境保護部舉行2月例行新聞發布會。環境保護部大氣環境管理司司長劉炳江,國家大氣污染防治攻關聯合中心副主任、中國工程院院士賀克斌介紹大氣污染防治工作進展情況,環境保護部宣傳教育司司長、新聞發言人劉友賓主持發布會,通報近期環境保護重點工作進展情況,三人共同回答了記者關注的問題。 劉友
央視《新聞1+1》2013年1月30日播出《霧霾升級,治理要不要升級?!》,以下為節目實錄: (節目導視) 解說: 140多萬平方公里霧霾籠罩,8億以上人口受到影響,這樣的天氣還要“霾”多久? 王躍思 中科院大氣物理研究所研究員: 北京的空氣已經不是看不見、摸不著、
隨著連續兩場水、氣環境站房建設公開招標會順利結束,浙江省紹興市環保局總工程師吳靖心頭的一塊石頭落了地。 “微型自動水質監測站正在安裝設備并進行調試。3月份就可實現全市所有鄉鎮水、氣環境監測全覆蓋了。”吳靖笑著說,“以前我們沒有數據說話,現在每個鄉鎮都有了監測數據,他們的屬地責任意識強了不少。”
2016年,作為全國首批生態環境大數據建設試點單位,紹興在落實鄉鎮環保責任上探索破冰,對全市水氣監測網絡進行一次徹底的“洗牌”。當地環保部門通過與水利部門的會商,整合85個環保地表水考核斷面和78個水利水功能區斷面,擴大水質自動監測考核斷面到128個,并將空氣自動監測站點布到118個鄉鎮和13個
北京科利源熱力廠鍋爐運管車間主任張衛東在向記者講解煤改氣之前的情況 北京科利源熱力廠,已經完成煤改氣的機組正在運行 藍天,對于生活在北京,常常要忍受霧霾的人們來說,越來越成為一件奢侈品。今年2月27日,為應對連日的霧霾污染,習近平總書記提出,北京改善空氣質量的目標是控制PM2.5,這其中壓減
2009年11月27日下午15時,第十三屆BCEIA舉辦同期,在北京展覽館A會議室,國內三家單位: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清華大學、中國地質大學(武漢)聯合舉辦了“便攜式質譜及全固態ICP光源新儀器發布會”。發布會前,在會議室還舉行了兩臺儀器的現場小型演示。到會的國內專家、國內外相關企業高管共計10
近日,一篇對柴靜《穹頂之下》的數據懷疑的帖子在網絡流傳著,這些對視頻中數據的懷疑及批判都靠譜嗎?看看各位網友怎么回復: xiongbear 回答: 拋磚引玉逐條反駁~ 1.這個不算科學問題吧,算是咬文嚼字鉆牛角尖,pm2.5確實是現在我國霧霾對人體產生危害的主要成分,柴靜這么說是
子彈頭列車飛速穿行在華北平原的霧霾與曠野之中。乘坐C2099等城際高速,從北京到天津只需要33分鐘。乘坐D2001等高鐵,從北京到河北省保定市也不過40分鐘。 “地緣相接、人緣相親,地域一體、文化一脈”。作為一個重大國家戰略,“京津冀一體化”一經提出,就引起了北京、天津、河北三地甚至全國的
業內期盼已久的能源“十二五”規劃面世、新能源局成立、四大能源通道成形……2013年,中國的能源領域亮點不斷。 又到年終歲末,本期《中國能源報》對即將過去的一年間能源行業發生的重大新聞進行全面梳理,評出2013年中國能源行業十大新聞(以重要性排列),以期從能源經濟的角度解讀中國經濟變化趨勢,展
“藍天、碧水、凈土保衛戰順利推進”,習近平總書記在2019年新年賀詞中的這句話令人振奮。2018年,是我國改革開放40周年,也是生態文明建設和生態環保事業發展史上具有重要里程碑意義的一年。這一年,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大會召開,正式確立了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這一年,全面打響污染防治攻堅戰,對20個省、
近年來,廣東全省空氣質量連續三年全面穩定達標,珠三角在三大重點防控區域率先達標,生態環境質量日益向好。下一步,在產業結構調整方面,廣東將以精細化管理推動深層次調整,繼續嚴格實施主體功能區戰略,加大淘汰整頓“散亂污”企業力度。 3月的廣州,珠江兩岸空氣澄明,五彩鮮花裝
激烈的國際競爭表明,一個國家在世界經濟格局中的地位特別是這個民族的前途命運,最根本的取決于科技實力與創新能力。黨的十八大作出了實施創新驅動發展的重大抉擇。這一戰略如何落地,企業怎樣才能成為技術創新的主體,如何辦學才能使創新型人才充分涌現。帶著這些問題,我們與中國科學院院長白春禮,中國環保機械行
去年4月的一天,Amina Helmi在前往荷蘭北部上班的路上起了一陣雞皮疙瘩,并不是因為天氣冷,而是因為一種純粹的期待。幾天前,歐洲航天局(ESA)的“蓋亞”(Gaia)任務將過去五年繪制而成的超詳細銀河系地圖全數發布。作為格羅寧根大學的一名天文學家,Amina Helmi和她的團隊當時正爭分
從2000年清華大學畢業到普林斯頓大學攻讀博士,到今天成為清華大學醫學院的獨立研究員,這位年輕、執著,熱愛研究、熱愛生活的女性,她的科學之路是怎樣一個軌跡? 2010年8月,清華大學聘請的國際評估小組對其生物醫學研究方向進行評估,年輕教授顏寧給他們留下深刻印象:“
高翔于2007年考入中科院研究生院,2012年博士畢業。他笑稱:“我在校讀書的這5年,是科教融合發展的一段平穩期。”就在他畢業那年,研究生院更名為“中國科學院大學”(國科大),并于2014年開始招收本科生,國科大完成了從研究生院到大學的跨越。 在此期間,一批科教融合學院成立,中科院的相關研究
2017年,煤炭行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效果逐漸顯現: 落后產能繼續被淘汰、優質產能加速釋放、煤價高位運行、行業效益穩步回升、重點地區散煤治理任務完成、安全生產形勢明顯好轉…… 這一年,無疑是煤炭行業揚帆再起航的重要一年。 去產能目標提前超額完成 國家發改委 2017年5月12日發布的《關于
「2020年2月28日,英國旅美物理學家、普林斯頓高等研究院教授弗里曼·戴森不幸去世,享年96歲。戴森在物理學造詣深厚,是我國物理學家楊振寧先生的同事和朋友,曾稱楊先生為“保守的革命家”。他知識豐富,思考深邃,對物理學之外也多有評論,例如他曾經稱“生物學是21世紀的科學”。 《鳥和青蛙》(Bi
有條紋的云團以及神秘的弓形 在走了計劃之外的5年彎路后,日本的金星探測器(Akatsuki)終于又成功活了過來。4月4日至8日,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JAXA)發布了來自這架探測器的第一批科學研究成果。4個月前,Akatsuki探測器被從一條環繞太陽的錯誤軌道中拯救出來并重新環繞金星運行
我國首顆二氧化碳監測科學實驗衛星即將發射升空,它將用慧眼一探全球二氧化碳變化的秘密。 “我國還沒有這么復雜觀測模式的民用衛星,它通過5種觀測模式的組合,完成對全球二氧化碳的探測,衛星裝載的高光譜二氧化碳探測儀有2000多個通道,光譜解析度極高,衛星研制難度極大。”碳衛星首席應用科學家盧乃錳告訴
今天上午10點,生態環境部召開2020年1月例行新聞發布會,發布會由生態環境部新聞發言人劉友賓主持,生態環境部總工程師兼水生態環境司司長張波介紹碧水保衛戰的進展情況,并共同回答大家關心的問題。2019年污染防治攻堅戰取得關鍵進展,生態環境質量總體改善 劉友賓:新聞界的朋友們,上午好!歡迎參加生態環境
積極策應和組織實施研究所改革,中科院亞熱帶農業生態研究所(以下簡稱“亞熱帶所”)建設和培育自己的特色,近幾年來,將喀斯特生態、農業面源污染、畜禽健康養殖等作為著力培育和推進的方向,科技創新取得了良好的進展。 亞熱帶所主持工作的副所長吳金水說:“這些年來我們一直朝建設中科院特色研究所努力,我們
從氣候變化到基因編輯倫理,研究人員在2015年解決了很多棘手的問題。他們還作出了重要發現,包括冥王星上的冰山、量子怪誕性的證據以及關于細胞內分子機制的細節。 通往巴黎之路 今年,全世界開始認真對待氣候變化。隨著12月聯合國氣候峰會在法國巴黎舉行,工業化國家和發展中國家均首次承諾控制或減少溫室
無論富裕國家怎么做,處于碳密集道路上的發展中國家都會面臨環境災難。大衛?惠勒、凱文?烏摩爾和羅賓?克拉夫特的研究得出了這個令人不安的結論。在這里,他們闡述了研究中的發現。 現在,國際社會把全球變暖視為一個主要威脅,對發展中國家來說尤其是當務之急。印度駐聯合國大使的一個談話,表達了南方國家(即發展中
3月22日,英國維珍銀河航天公司的“太空船二號”試飛成功。這個載人航天器有望成為世界第一艘商用太空船,如果后期試飛進展順利,預計在兩年后可進入商業運營,太空旅游票價為每人20萬美元。不過,對于未來的“星際旅行”來說,也許錢不是問題,而漂浮在近地軌道上的太空垃圾
在模擬金星環境下樣品的熱紅外照片 模擬金星環境下存放二氧化碳樣品的容器 北京時間8月8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道,科學家正努力在實驗室里復制金星上的環境,以便更好的解讀從這顆行星獲取的地表和大氣數據。對于金星環境演化過程的研究將有助于外空生物學家更好地理解地球的氣候系統,以及巖石行星的可
地球是一個多圈層耦合系統。從空間物質分布角度來說,地表向上依次分布著大氣層、電離層(熱層)、等離子體層、等離子體片等結構,物質特性從中性大氣逐漸過渡到等離子體(圖1)。電離層是地球大氣被太陽極紫外輻射和宇宙射線電離產生的,等離子體層的粒子來源于電離層,并在地球偶極磁場的作用下形成類似輪胎的三維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