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19-01-25 11:34 原文鏈接: 大連化物所等制備出高溫穩定的高載量單原子催化劑

      近日,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航天催化與新材料研究中心研究員喬波濤和中科院院士張濤團隊在單原子催化方面取得新進展:利用金屬-載體共價強相互作用(strong covalent metal-support interaction)成功制備出耐高溫的高載量鉑單原子催化劑。相關成果發表在《自然-通訊》(Nat. Commun.,2019,10,234)上。

      2011年,張濤團隊與清華大學教授李雋以及美國亞利桑那大學教授劉景月合作,在國際上首次報道了單原子催化劑的制備與性能,并在此基礎上提出了“單原子催化”的概念( Nat. Chem.,2011,3,634)。當金屬以原子級別分散于載體上形成單原子催化劑時,會表現出許多異于負載型納米顆粒催化劑的特性,例如金屬利用率達到最大、金屬載體界面最大化(Angew. Chem. Int. Ed.,2018,57,7795)、活性位組成結構均一、有望溝通均相與多相催化(Angew. Chem. Int. Ed.,2016,55,16054)等。但是高度分散的金屬原子同時也具有較高的表面能和熱力學不穩定性,特別在高溫條件下趨向于聚集成金屬團簇甚至納米顆粒,因此通常需要載體表面配位不飽和的缺陷位點(coordinatively unsaturated sites)來錨定金屬原子,但是金屬氧化物載體通常表面缺陷數量較少,難以得到高溫穩定的高載量單原子催化劑。

      該團隊在長期探索單原子催化劑的制備和穩定機制(ACS Catal.,2015,5,6249; Nano Res.,2015,8,2913)的基礎上,發現以共沉淀法制備的Pt1/FeOx單原子催化劑在800℃高溫焙燒后依然完全保持原子級分散,證明金屬與載體之間的強相互作用使單原子催化劑具有優異的熱穩定性。據此提出依靠金屬-載體共價強相互作用來穩定活性金屬,有望使單原子催化劑徹底擺脫載體缺陷位數量對金屬載量的限制。實驗證明,負載在氧化鐵載體上的Pt納米顆粒,在空氣中高溫焙燒即可得到鉑單原子催化劑,質量負載量可達1%。對照實驗和理論計算說明鉑納米顆粒受熱分散并穩定成單原子的現象與載體表面的缺陷無關,而是取決于載體本身的性質。在可還原氧化物載體(Fe2O3)上,鉑納米顆粒焙燒后會自發分散成單原子,而在非還原性載體(Al2O3)上,鉑納米顆粒受熱將團聚成更大的顆粒。把氧化鐵摻雜到氧化鋁載體中可有效調節載體與金屬的相互作用,有利于Pt納米顆粒的熱分散。在甲烷催化燃燒反應過程中,氧化鐵負載的Pt納米顆粒原位轉化成Pt單原子催化劑,并表現出良好的催化活性和熱穩定性。該工作揭示了負載型納米顆粒催化劑熱解分散成單原子催化劑的過程,初步探索了金屬-載體共價強相互作用對活性金屬的穩定機制,為設計耐高溫、高載量的單原子催化體系提供了理論依據和重要借鑒。

      該研究工作是與李雋以及天津理工大學教授羅俊等合作完成的。該研究得到國家自然科學基金、中科院戰略性先導科技專項、國家重點研發計劃“納米科技”重點專項和潔凈能源創新研究院合作基金等的資助。

    圖片.png

    大連化物所制備出高溫穩定的高載量單原子催化劑


    相關文章

    西湖大學團隊合成石墨單炔及其衍生物,能用于高性能鋰離子電池

    近日,西湖大學特聘研究員段樂樂和團隊采用無金屬參與的親核交聯濕化學路徑,直接合成了石墨單炔及其衍生物,實現多達16.5g石墨單炔的大規模生產。這種高效、快速、產物可擴展的合成方法,極大降低了經濟成本和......

    研究人員實現精準調控單原子的第二殼層配位數

    近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教授曾杰團隊研究發現,氧化鎳負載的銥單原子催化劑在陽極水氧化反應中的活性與銥單原子的第二殼層銥-氧-鎳配位數呈火山型曲線關系,第二殼層配位數適中的單原子催化劑表現出最優異的活性。......

    用常見催化劑讓塑料更“新”

    一項8月29日發表于《科學》的研究顯示,塑料瓶和塑料袋可以蒸發成化學合成砌塊,變成具有原始材料所有特性的新塑料。雖然仍有一些障礙需要克服,但新工藝是邁向真正的塑料循環經濟的一大步。自20世紀50年代以......

    不產生副產品,新催化劑一步將甲烷轉化為甲醇

    研究過程示意圖圖片來源:布魯克海文國家實驗室美國能源部布魯克海文國家實驗室及其合作機構的科學家設計出了一種高選擇性催化劑,只需一步反應,即可將天然氣的主要成分甲烷轉化為易于運輸的液體燃料甲醇。據最新一......

    南開聯合團隊在電催化水分解制氫研究中取得進展

    南開新聞網訊(通訊員 趙佳 記者 高雨桐)日前,南開大學電子信息與光學工程學院羅景山教授團隊聯合西班牙巴斯克大學Federico Calle-Vallejo(費......

    大連化物所提出調控界面硫遷移提升電解海水析氫催化劑性能新策略

    近日,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醇類燃料電池及復合電能源研究中心金屬燃料電池系統研究組研究員王二東團隊與催化與新材料研究中心副研究員楊冰等合作,在電解海水析氫催化劑研究方面取得新進展,揭示了催化劑在......

    我國科學家成功研發廉價綠色丙烯生產催化劑

    日前,《科學》雜志以封面論文形式刊發天津大學新能源化工團隊突破性研究成果。團隊成功研發出成本低廉、對環境友好的新型丙烯催化劑,為低碳烯烴生產技術的可持續發展奠定了催化科學基礎。丙烯是世界上產量最大的化......

    中國科學家成功研發廉價綠色丙烯生產催化劑

    記者從天津大學獲悉,該校新能源化工團隊成功研發出成本低廉、對環境友好的新型丙烯催化劑,為低碳烯烴生產技術的可持續發展奠定了科學基礎。7月19日,該研究成果在《科學》雜志刊發。丙烯是世界上產量最大的化工......

    我國取得突破性研究成果!廉價綠色丙烯生產催化劑登上《科學》封面

    丙烯是世界上產量最大的化工品之一,也是塑料、橡膠、纖維、醫藥等領域重要的基礎化工原料。7月19日,一項來自天津大學新能源化工團隊的突破性研究成果以封面論文的形式在《科學》上發表。該團隊研發出一種成本低......

    新催化劑能使氫氣和化肥同步產出

    研究人員解釋實驗原理。圖片來源:物理學家組織網科技日報訊(記者劉霞)德國波鴻魯爾大學和杜伊斯堡-埃森大學的科學家們發現了一種新型催化劑,能夠促進將氨轉化為氫氣和肥料前體亞硝酸鹽的化學反應。相關研究論文......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