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位于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臨港新片區的上海海洋大學到位于崇明區三星鎮的海棠湖,140余公里的路程需要2個小時左右,王成輝記不得跑過多少次。但每次,他都要看看自己的“孩子”——中華絨螯蟹新品種“江海21”,并用多年親身實踐指導蟹農科學養殖。
王成輝是上海海洋大學教授、上海市中華絨螯蟹產業技術體系首席專家,帶領團隊歷經10余年選育出“江海21”。現在,以“大長腿”“高顏值”為主要特征的“江海21”,爬上了鄉村振興之路。
促進農民增收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中心任務,而以科學養蟹帶動蟹農錢袋子鼓起來,是王成輝以及上海海洋大學的初衷。
崇明島上,藍天白云下的海棠湖一片生機。清澈的湖水下,一只只大閘蟹高舉著大螯,神氣地爬來爬去,秀大長腿、秀體型。
據介紹,曾經的海棠湖并不是一片生機。改造前,這里是一片廢棄的魚塘;改造后,這里成為三星鎮與上海海洋大學合作的種養產業園,具有池塘、稻田、小型湖泊和生態溝渠構成的一體化水系。王成輝計劃建立“養殖環境優美、養殖過程清潔、養殖產品綠色”的綠色水產養殖模式與技術體系,這也是他們服務鄉村振興的重要目標。
“看,這只蟹多大,起碼得七八兩!”上海玉海棠生態農業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施大鐘隨手從池塘邊抓一只螃蟹,笑得合不上嘴,并說:“上海海洋大學的教授名不虛傳,‘江海21’名不虛傳。”
崇明島是長江水系中華絨螯蟹的天然產卵場,但受到各種因素的影響,崇明蟹長期以來又小又黑,俗稱“烏小蟹”。
2004年,王成輝開始進行蟹種培育時,就把目光投向這座島。他認為,如果“烏小蟹”能成為華麗的“清水蟹”,不僅對崇明有特別的意義,還能幫助鄉親們讓錢袋子鼓起來。
2018年,上海海洋大學在崇明區的具體合作項目——玉海棠綠色綜合種養項目正式啟動。3年以來,王成輝等人逐漸探索出一條河蟹科學養殖之路,海棠湖的螃蟹越養越大,價格越來越高。
更為關鍵的是,科學養蟹帶動島上的一大批蟹農致富。
據統計,自上海市中華絨螯蟹產業技術體系建設以來,上海河蟹產業的效益增長明顯,成蟹的平均畝利潤從2011年的3478元提高到2020年10704元,提高了3.1倍,。崇明島扣蟹售價從2011年40元/公斤提高到2020年的90元/公斤。截至2021年,崇明區共有河蟹養殖戶1150家,其中合作社為53家,散戶1097家;成蟹養殖面積6014畝,蟹種養殖面積27057畝。
值得一提的是,現在的海棠湖,養殖環境就像公園一樣,慕名而來的游客接踵而至。
崇明區是以河蟹產業為主導的全國現代農業科技示范縣,上海海洋大學為技術對口支持單位。正如該校校長萬榮所說,上海海洋大學充分發揮學科、科研、人才優勢,在“三農”的大舞臺上不斷譜寫服務“三農”發展的“情景劇”。而“江海21”在崇明區三星鎮海棠湖的發展就是該校譜寫的“情景劇”之一。
“按現在收捕情況來看,今年稻蟹田比去年平均增產40%,今年稻蟹田畝產純利潤值將達3000元,蟹田總產出將超過200萬元。”湖南益陽市大通湖區金盆鎮大東口村稻田蟹綜合種養基地負責人許鐵軍一邊估算收益,一邊感謝上海海洋大學提供的技術服務。
今年,上海海洋大學水產與生命學院高級工程師王春先后5次赴該基地提供河蟹池塘養殖技術輔導以及助力大通湖區稻漁種養模式升級—開展稻漁創新模式—“稻漁123工程”的試驗示范。據統計,今年大通湖區大閘蟹養殖產業出現規模效應,全區大閘蟹養殖面積1.5萬畝,產量1400噸,產值1.8億元。
上海來的專家,同樣讓云南傣家的“蝦兵蟹將”威武起來。
云南德宏芒市遮放鎮的蟹農孟巖回養了十年蟹,屢戰屢敗。“最慘的一年,投下上萬元苗種,只摸回6個小蟹。”孟巖回說。上海海洋大學教授馬旭洲來后分析原因,換了江南蟹種,技術上一點撥,孟巖回的大閘蟹已達到畝產200斤,最大的蟹重達7兩多。
同時,上海海洋大學還扶持芒市相關企業、合作社,助力當地村民脫貧后走向鄉村振興。
除此之外,上海海洋大學還與江蘇常州市金壇區相關部門合作, 開展長蕩湖1號中華絨螯蟹新品系選育以及河蟹公母分養模式、河蟹養殖池塘氮磷排放規律、水草種植模式和優質蟹種培育技術等研究及推廣,特別是河蟹公母分養技術僅2021年已在金壇區推廣1500畝,同等養殖條件下,河蟹養殖成活率和平均規格提高20%左右。
上海海洋大學是我國首批一流學科建設高校。為了實現水產一流學科與國家鄉村振興戰略全面對接,該校緊緊抓住鄉村振興戰略中產業興旺“牛鼻子”,啟動以“漁業科技助推產業興旺”為主題的鄉村振興 5 年計劃。2021年上海海洋大學構建“鄉村振興研究分院——與產業區共建特色產業研究分院——與水產企業(合作社)共建產教融合基地”的鄉村振興科技創新體系,將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社會服務等功能與該創新體系緊密結合,助推水產養殖綠色發展。
就在近日,上海海洋大學與三星鎮合作共建上海海洋大學鄉村振興產業研究院揭牌成立,并在崇明區設立示范基地。
3月28日,《細胞》(Cell)在線發表了中國科學院分子細胞科學卓越創新中心汪勝研究組聯合上海科技大學iHuman研究所程建軍團隊、中國科學院上海藥物研究所徐華強團隊完成的題為FlexibleScaf......
科技公司默克公司(Merck)在上海擴展了其MLabTM協作中心,這是該公司全球十個互聯實驗室網絡中最大的協作中心。這項1400萬歐元的投資為上海現有的MLabTM協作中心增加了一個新的生物應用實驗室......
項目概況中國海洋大學氣相色譜質譜聯用儀、高純水機等設備采購項目招標項目的潛在投標人應在郵箱(panghaosheng@sdhyha.com)獲取招標文件,并于2024年04月10日09點00分(北京時......
一、項目基本情況項目編號:HYHAQD2024-0103項目名稱:中國海洋大學氣相色譜質譜聯用儀、高純水機等設備采購項目預算金額:610.100000萬元(人民幣)最高限價(如有):610.10000......
今冬,不少消費者發現羽絨服價格普遍上漲,動輒上千元甚至上萬元。那么,貴的羽絨服品質更好嗎?能更保暖嗎?近日,按照GB/T14272-2021《羽絨服裝》新標準,上海市消保委對70款羽絨服進行了測評,價......
2月28日,2024年上海市衛生健康工作會議召開。2024年上海衛生健康工作主要圍繞八項重點工作,推進衛生健康事業高質量發展。一是強化內涵,推進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加強發展政策引導,落實對公立醫院高質......
2月28日,我國自主研制的300兆瓦級F級重型燃氣輪機首臺樣機在上海臨港總裝下線。300兆瓦級F級重型燃氣輪機是我國首次自主研制的最大功率、最高技術等級重型燃氣輪機。國家電投集團作為項目實施責任主體,......
上海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副主任陳國忠在2月21日舉行的上海市政府新聞發布會上表示,今年上海將繼續實施新基建貼息這一普惠性政策,對比上一輪政策,本輪貼息政策將進一步加大利企惠企力度,利率優惠幅度會更大、貼......
上海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副主任陳國忠在2月21日舉行的上海市政府新聞發布會上表示,根據相關規劃,2024年上海將聚焦新網絡、新算力、新數據、新設施、新終端五方面,重點推進56項任務。其中,加快建設高性能......
①今年,上海仍要全力穩住工業基本盤,規上工業企業力爭突破1萬家,支持浦東、松江、嘉定、閔行等重點區域挑大梁;②上海新型工業化發展的土壤與生態需要不斷厚植與優化。上海2023年已出臺推動“工業上樓”打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