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報道,中國首個目標飛行器“天宮一號”今日(9月29日)將擇機發射,中國載人航天工程首次空間交會對接任務正式開始實施。據悉,“天宮一號”將分別與隨后發射的“神舟八號”、“神舟九號”、“神舟十號”飛船對接,從而建立第一個中國空間實驗室。
9月28日,中國載人航天工程新聞發言人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宣布,天宮一號/神舟八號交會對接任務總指揮部第三次會議研究決定,“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瞄準9月29日21時16分至21時31分窗口前沿發射。
按照計劃,中國載人航天工程首次交會對接任務,將首先發射“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之后發射“神舟八號”飛船,實施無人自動交會對接試驗。“天宮一號”飛行的主要任務是,為實施航天器空間交會對接飛行試驗、突破和掌握交會對接技術提供交會對接目標,初步建立長期無人在軌運行、短期有人照料的載人空間試驗平臺,為空間站研制積累經驗,進行空間科學實驗、航天醫學實驗和空間技術試驗。
發射前各項準備就緒 升空后肉眼可見
9月20日上午,“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長征二號F運載火箭組合體從酒泉衛星發射中心垂直總裝測試廠房順利轉運至發射塔,進行發射前測試。9月25日下午,“天宮一號”飛行任務進行了全區聯合演練。結果表明,各系統組織指揮順暢,技術狀態正確,參試設備工作正常,具備發射條件。28日,“天宮一號”實施運載火箭推進劑加注。
中國載人航天工程新聞發言人武平稱,執行“天宮一號”飛行任務的航天員、空間應用、運載火箭、發射場、測控通信和空間實驗系統已完成綜合演練。發射前的各項準備已基本就緒。
“天宮一號”飛行的主要任務是,為實施空間交會對接試驗提供目標飛行器;初步建立長期無人在軌運行、短期有人照料的載人空間試驗平臺等。“天宮一號”發射升空后進入高度約為350公里的近圓軌道。“神八”發射前,“天宮一號”降軌至高度約343公里的近圓軌道,等待交會對接。“神八”入軌后兩天內,完成與“天宮一號”首次交會對接形成組合體。組合體飛行約12天,擇機第二次交會對接。組合體運行結束后,飛船于一天內返回。
有消息稱,早在今年6月底,“天宮一號”和長征二號F運載火箭等飛行產品就陸續進場,按飛行任務測試發射流程,相繼開展總裝測試等準備工作。因“實踐十一號04星”8月發射失利,“天宮一號”原定的發射計劃作出調整。9月初,故障原因查明,長征二號F運載火箭現已采取相應改進措施。
據運載火箭系統總設計師荊木春介紹,根據中國載人航天工程實施空間交會對接任務需要,運載火箭系統在此前成功發射“神一”至“神七”飛船的長征二號F火箭基礎上,進行了170余項技術改進,其中應用新技術20余項。
北京天文館館長朱進稱,“天宮一號”飛行1至2天后,軌道有了固定的位置和一定的高度,在北京的公眾也可進行觀測。“據我判斷,人們用肉眼就能看到,樣子就是亮點,應該和星星差不多,屆時我們會發布一些大概方位之類的信息給大家。”
據悉,“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壽命末期,將主動離軌,隕落在指定海域。
2023年“中國航天日”主場活動今天在合肥啟幕。包括院士、專家和國際航天界知名人士在內的約1200名嘉賓齊聚合肥,共襄盛會,共同推動中國航天事業發展。本屆“中國航天日”主題是“格物致知叩問蒼穹”,意在......
2023年2月24日下午,中國載人航天工程三十年成就展在國家博物館正式開展,面向社會公眾全面系統展示中國載人航天工程三十年發展歷程和建設成就。1992年9月21日,中國載人航天工程正式立項實施;202......
2月24日,“逐夢寰宇問蒼穹——中國載人航天工程30年成就展”在國家博物館正式開展,面向社會公眾全面系統展示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發展歷程和建設成就。1992年9月21日,中國載人航天工程正式立項實施;20......
載人航天工程立項實施以來,始終注重提升綜合效益,致力服務經濟社會發展。在空間站建造階段歷次飛行任務中,均安排了航天育種實驗項目。神舟十四號和神舟十五號載人飛船共搭載112家單位1300余份作物種子、微......
20世紀90年代,我國載人航天工程正式啟動。大批航天人懷揣夢想從天南海北匯聚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經過數年的規劃、設計、論證,中國航天最復雜的發射塔架、第一個垂直總裝測試廠房,在這里從圖紙變成現實。神舟五......
中國空間站是一個由天和核心艙、問天實驗艙、夢天實驗艙三艙組成的“T”字構型組合體,載人航天工程空間站系統總指揮王翔介紹:這樣一個近百噸的龐然大物,在設計、制造、測試過程中,完全是數字化制造和驗證。數字......
救援、回收、再適應......航天員從太空“下班回家”時,我們經常能夠在直播中聽到的這些高頻詞,具體代表什么含義?這次,載人航天常見術語知識帖帶你以更專業視角直擊返回著陸現場,見證英雄凱旋!01著陸場......
中新網北京12月4日電(馬帥莎)12月4日,神舟十四號航天員乘組搭乘神舟十四號飛船返回地面。這是航天員首次在冬季夜間著陸東風著陸場,搜救任務面臨極寒和暗夜兩大難點。相比白天返回,夜間搜索發現目標難度更......
在神舟十五號載人飛船發射任務中,作為我國載人航天工程副總指揮單位,中國電科為航天員打造了專門的安控系統及數百只傳感器等關鍵設備,在陸海空天布設了密不透風的航天測控通信網,全力保障任務圓滿成功。在發射任......
記者11月30日從中國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獲悉,于11月29日晚間在該中心成功實施的神舟十五號載人飛船發射任務,刷新了我國在超低溫天氣成功發射載人飛船的紀錄。據悉,我國曾于2002年12月30日在低溫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