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國載人航天工程新聞發言人最新透露,目前,天宮一號與神舟九號載人交會對接任務各項準備工作進展順利。正在太空遨游的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已于6月初降軌至距地面300多公里的對接軌道,在軌運行正常,就等神舟九號攜3名中國航天員前來拜訪。這也將是天宮一號首次迎接航天員。
自去年9月29日從我國唯一的載人航天發射場——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成功升空后,截至目前天宮一號已在軌運行255天,在與神舟八號飛船相互配合實施我國首次無人交會對接任務中,成功進行了兩次自動交會對接,并完成了組合體控制和管理技術等部分空間站關鍵技術的驗證。同時,一批空間科學實驗也順利實施。
載人航天工程總設計師周建平介紹說,天宮一號是我國第一個可以在軌道上長期獨立運行的可載人空間飛行平臺,按照計劃,天宮一號是分別和神舟八號、神舟九號、神舟十號三艘飛船執行交會對接任務。
即將于6月中旬實施的我國首次手控交會對接任務中,天宮一號將與神舟九號飛船進行交會對接,同時第一次迎接到訪的3名航天員。
目前,天宮一號姿態控制穩定,測量設備狀態良好,資源充足,內部環境滿足載人要求。
據介紹,在天宮一號和神舟八號交會對接中,雖然沒有航天員參與,但也以“載人狀態”準備并實施。而在天上運行的這200多天中,地面測控系統也一直精心“照料”著天宮一號,以順利迎接神舟九號到訪。
中新網北京10月11日電(馬帥莎段麗娟)據中國宇航學會11日消息,由國家航天局指導,中國科協青少年科技中心、中國宇航學會聯合舉辦的慶祝2022年世界空間周科普報告會10日下午在線上舉行。國家航天局國際......
科技日報莫斯科10月10日電(記者董映璧)俄羅斯南烏拉爾國立大學和中國、波蘭同行們共同研發出能夠延長航空航天領域貴重零件服役期的新材料,還能保護金屬涂層免遭腐蝕。相關研究發表在最近的《合金與化合物雜志......
“夸父一號”(紫金山天文臺供圖)“這一刻,我們等了近50年!”10月9日,我國自主研制的先進天基太陽天文臺(ASO-S)衛星發射成功,并順利進入太陽同步軌道。衛星首席科學家、中國科學院紫金......
最近,中國航天很火。通過嫦娥五號帶回的月壤,我們發現了月球上的新礦物“嫦娥石”。借助天問一號和“祝融號”火星車,我們發現火星上真的有水。有了中國空間站,我們的航天員不僅完成了多次出艙活動,還在太空進行......
從探測月球到逐夢火星,77歲高齡的葉培建已經為中國航天事業奉獻50余年。《面對面》推出《共和國功勛人物》,在北京專訪了葉培建。“責任比命大”葉培建曾擔任中國資源二號衛星的總設計師兼總指揮,......
這個國慶假期,一項重要的工作正在香港和澳門特別行政區展開,那就是為我國載人航天工程后續飛行任務選拔載荷專家。這也是首次在港澳地區選拔載荷專家。目前兩個特區政府已經行動起來。據介紹,載荷專家澳門區選拔工......
中新社北京9月29日電題:十年,中國航天如何讓“神話”走進現實?——專訪國際宇航聯空間運輸委員會副主席楊宇光作者馬帥莎天宮、嫦娥、玉兔、鵲橋、祝融、羲和……十年來,中國航天用硬核實力對古老的故事傳說進......
從航天任務連戰連捷到重大航天工程深入推進,從空間科學探索到航天科技成果服務經濟社會發展,10年來,一次次振奮人心的火箭騰飛,一項項令人驚嘆的航天成就,勾勒出航天人接續奮斗的軌跡。10年太空之約,見證著......
記者張蕾從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獲悉,27日7時50分,長征六號運載火箭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點火起飛,隨后以“一箭三星”方式將試驗十六號A星、B星和試驗十七號衛星送入預定軌道,發射任務取得圓滿成功。隨......
隨著試驗十六號A、B星27日7時50分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八院(即:上海航天)首次迎來11小時發射3星、3天發射4星的“衛星發射新速度”。時間線:3天4星9月25日6時5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