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亦有短的好,開辟戰術通信新領域。
在無線通信發展百余年后的今天,軍事通信領域500MHz~5GHz頻段資源已日趨稀缺,未來量子通信技術雖值得憧憬,但目前仍有些遙不可及。而太赫茲這一曾被“遺忘”的波段,集成了微波通信與光通信的優點,具有傳輸速率高、容量大、方向性強、安全性高及穿透性好等諸多特性,在軍事通信應用上的前景誘人,已成為各國挖掘開發的熱點。
首先,太赫茲的頻段比現有微波通信要高出l~4個數量級,這也就意味著它可以承載更大的信息量,輕松解決目前戰場信息傳輸受制于帶寬的問題,滿足大數據傳輸速率的通信要求。2012年日本東京工業大學預測利用太赫茲通信技術進行無線數據傳輸的速度,理論上可以高達每秒100千兆位。我們有充分理由相信,將來利用太赫茲無線網絡傳輸高清影像資料,也許只在彈指一揮間。其次,太赫茲波束更窄,具有極高的方向性、更好的保密性、較強抗干擾和云霧及偽裝物穿透能力,可以在大風、沙塵以及濃煙等惡劣的戰場環境下以極高的帶寬進行定向、高保密甚至明碼軍事通信。
當前,單就通信距離來看,由于太赫茲在空氣中傳播時很容易被水分所吸收,信號衰減嚴重,還存在著傳輸距離較短的“短板”。但是,正所謂“短亦有短的好”,在某些情況下,鑒于戰場通信聲道的混亂和擁塞,有限的傳輸距離反而能成為優勢。因為大氣衰減能使信號根本無法傳播到遠處敵人的無線電技術監聽機構,可實現隱蔽的近距離通信。據相關媒體披露,美國正在利用太赫茲傳輸距離相對較短、不易被截獲的優勢,研制通信距離在5千米左右的近距離戰術通信設備,一旦推廣應用,勢必會引發電磁空間的又一輪對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