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米的海底,妙不可言。”
2020年11月10日8時12分,“奮斗者”號全海深載人潛水器成功坐底馬里亞納海溝,刷新了我國載人深潛的新紀錄,三位潛航員在地球最深處向國人直播海底世界。
潛航員如何跟海面上的人們直播交流?在漆黑一片的深海,“奮斗者”號怎么躲避障礙物?這些都能在中國科學院聲學研究所東海研究站找到答案。
5月22日,“走進聲學世界·探索聲音奧秘”2021年公眾科學日活動在這里舉辦。“奮斗者”號高仿真模型、科普舞臺劇表演、科普講座、趣味實驗、潛航員分享會等,讓參觀的上海中小學生近距離感受聲學魅力。
“奮斗者”號上的聲學密碼
“‘奮斗者’號下水后,往哪走?怎么走?”在“奮斗者”號高仿真模型旁,有參觀學生向中科院聲學所副研究員童暉提問。
在陸地上,人們有導航軟件幫忙,但是海水會阻礙電磁波遠距離傳播,意味在深海中,信號失效了。因此,聲波成了潛水器的通訊導航利器。
童暉說,在深海里,聲學多普勒測速儀、定位聲納、慣性導航等設備共同幫助潛水器定位導航。定位聲納告訴潛航員現在在哪兒,母船安裝定位聲納基陣,潛水器安裝應答器,它們之間借助聲波互相喊話;多普勒測速儀利用多普勒效應測量潛水器的行駛速度,以及潛水器下方的海流速度,經過運算,就能得出潛水器的軌跡,讓潛水器和母船知道對方的位置。
露在潛水器外面的多種聲納設備,也發揮著不同的功能。前視成像聲吶好似“眼睛”,負責探測前方的目標和海底地貌;避碰聲納安裝在潛水器四周各個方向,實時監測自己到各個方向障礙物的距離,為潛航員提供“路況”信息。
從“蛟龍”號、“深海勇士”號一路走來,“奮斗者”號的聲學系統實現了完全國產化,該系統由中國科學院聲學研究所牽頭研制。
深海科學與信息技術研究室主任郭霖告訴記者,聲學導航是如今水下高精度導航的主要手段。此外,載人潛水器的安全性非常重要,潛水器下水后,除了自身感知環境信息,還有很多信息要靠母船支持,進行信息交互就需要通信。水聲通信是“奮斗者”號與海面母船之間溝通的唯一橋梁,能夠實現潛水器從萬米海底至海面的實時文字、語音和圖像傳輸。
讓聲學實驗可玩可看可體驗
水和油不能互溶,在超聲波的作用下,水和油混合形成乳白色的液體。看到這一幕,有學生感到神奇又疑惑,這能有什么應用?工作人員解釋說,超聲乳化可用在化妝品的制造中。
在趣味聲學實驗區,東海研究站設計開發了10余項趣味聲學互動實驗,除了“油和水的交融”——超聲乳化,還有“看見你的聲音”——聲音特性、“云里霧里”——超聲霧化、“污垢殺手”——超聲清洗、“神奇懸浮術”——超聲懸浮、“廣場舞神器”——超指向性聲源等。通過一個個神奇而又震撼的聲學現象,無所不在的聲音變得看得見、摸得著、玩得了,參觀的中小學生們能親身體驗聲學科學。
為什么要設立公眾科學日向學生開放?郭霖表示,深海探索是一個系統工程,除了潛水器,還有信息支持系統、船等各種各樣的海洋儀器裝備,這需要許多科學家和工程師一起攻堅克難。海洋強國目標的實現需要一代代人的接力,如果孩子們從小接觸海洋科學,并對此感興趣,借助日益開放的信息,他們就能更早了解海洋、關注海洋,并積累知識、為日后打下良好基礎,很多科學大家的經歷就是如此。
郭霖說,地球表面71%被海水覆蓋,想了解地球,就必須充分了解海洋。氣候問題、環境問題中,海洋在其中占據了很大比重。
美國得克薩斯州萊斯大學的科學家們開發了一種基于織物的可穿戴設備,它可以通過加壓空氣“輕拍”用戶的手腕,無聲地幫助他們導航到目的地。相關研究近日發表于物質科學期刊《裝備》(Device)。研究表明,用戶......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5/500549.shtm“前不久,美國發射星艦失敗,請問和星艦相比,太空天梯有什么優勢?”5月13日,在國家......
荷蘭代爾夫特理工大學、阿姆斯特丹自由大學和荷蘭國家計量所研究人員開發了一種替代定位系統,該系統比GPS更強大、更準確,尤其是將其用于城市環境中,演示這種新的移動網絡基礎設施的工作原型實現了10厘米的精......
央視新聞10月4日消息,10月3日,國內首個礦用導航技術實驗室在中國煤科太原研究院正式建成。作為煤礦采掘機械裝備國家工程實驗室的子實驗室,該實驗室加快了行業高端導航技術與裝備的研發與應用。據了解,煤礦......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2/6/481603.shtm6月25日,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2022年公眾科學日活動在北京順利舉行。受新冠肺炎疫......
5月22日,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第18屆公眾科學日活動在北京舉行,數百萬公眾通過線上、線下形式參與了這場主題為“中二所的奇妙冒險”的物理和科學“狂歡”。據了解,本次公眾科學日活動由中科院物理所與bil......
5月22日,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第18屆公眾科學日活動在北京順利舉行。這場關于物理、關于科學的大型“狂歡”,吸引了數百萬公眾通過線上、線下的形式共同參與。本次公眾科學日由中科院物理所與bilibili......
一個化學反應從實驗室走向真正的工業生產,這一放大的過程中發生了什么?這正是過程工程研究者致力于解決的問題。5月22日,中國科學院第十七屆公眾科學日期間,中國科學院過程工程研究所(以下簡稱過程工程所)以......
“萬米的海底,妙不可言。”2020年11月10日8時12分,“奮斗者”號全海深載人潛水器成功坐底馬里亞納海溝,刷新了我國載人深潛的新紀錄,三位潛航員在地球最深處向國人直播海底世界。潛航員如何跟海面上的......
“萬米的海底,妙不可言。”2020年11月10日8時12分,“奮斗者”號全海深載人潛水器成功坐底馬里亞納海溝,刷新了我國載人深潛的新紀錄,三位潛航員在地球最深處向國人直播海底世界。潛航員如何跟海面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