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根廷天文學家首次目睹了一顆嬰兒恒星爆發出高能伽馬射線,這一發現證明,年齡不足1000萬歲的低質量金牛座T星可發射伽馬射線,這是迄今已知能量最高的光輻射。這一最新發現有助加深科學家們對恒星和行星系統形成早期的理解。相關論文刊發于最新一期《皇家天文學會月報》。
阿根廷拉普拉塔國立大學天文學家艾格斯蒂娜·菲洛科莫領導的團隊,借助費米衛星望遠鏡捕捉到了這顆嬰兒恒星“發脾氣”噴出的伽馬射線。
研究團隊此前發現,許多伽馬射線似乎來自恒星形成活躍的區域,但原因不明,因此他們決定深入研究恒星形成區NGC 2071,并在其中尋找金牛座T星,這些恒星位于獵戶座分子云的北部,距離地球約1350光年。
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研究員張承民對科技日報記者解釋道:“金牛座T星之所以引人注意,原因在于其與恒星形成區在一起,仍被稠密的氣體和塵埃所包裹,這些氣體‘搖籃’會導致其亮度出現波動,從而‘變身’為變星,觀測上容易識別。”
最新研究確定了3種不同的伽馬射線源,它們似乎來自NGC 2071的方向,目前已知至少有58顆金牛座T星正在那里形成。研究人員推斷,該區域沒有其他物體是伽馬射線的發射源。
菲洛科莫等人認為,金牛座T星可能在被稱為“大閃耀”的強大閃爍事件中偶爾發射伽馬射線,當年輕恒星大氣層中儲存的磁能以強大電磁爆發的形式釋放時,就會發生“大閃耀”事件。“大閃耀”與太陽爆發耀斑的方式相似,但其規模和威力要大得多,如果太陽發生“大閃耀”,地球上的生命將受到殃及。
盡管具有如此大的破壞性潛力,但一些科學家認為,在太陽系形成的早期階段,“大閃耀”事件也可能通過驅動太陽周圍環繞的氣體與塵埃,觸發小塊巖石與團塊物質的形成,從而促進行星的誕生。
“最新發現不僅有助科學家們解釋以前未被探測到的伽馬射線,而且還深化了他們對太陽系、太陽以及地球如何形成的理解。”張承民說。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10/509880.shtm ?脈沖星磁場極冠兩極的紅外光子被高能電子推升到伽馬射線能段......
阿根廷天文學家首次目睹了一顆嬰兒恒星爆發出高能伽馬射線,這一發現證明,年齡不足1000萬歲的低質量金牛座T星可發射伽馬射線,這是迄今已知能量最高的光輻射。這一最新發現有助加深科學家們對恒星和行星系統形......
阿根廷天文學家首次目睹了一顆嬰兒恒星爆發出高能伽馬射線,這一發現證明,年齡不足1000萬歲的低質量金牛座T星可發射伽馬射線,這是迄今已知能量最高的光輻射。這一最新發現有助加深科學家們對恒星和行星系統形......
美國馬里蘭大學帕克分校的CeciliaChirenti和合作者報告了在兩個短伽瑪射線暴中探測到的振蕩信號,它們可能是在兩個中子星合并形成大質量中子星的過程中產生的。這為研究伽瑪射線暴事件的性質提供了機......
東京都立大學的科學家研究證明,銀河系中心周圍的大型伽馬射線發射氣泡是由快速向外吹的風和相關的“反向沖擊”產生的。數值模擬成功地再現了X射線望遠鏡觀測到的溫度分布。在其他星系中也觀測到了這樣的噴流;這一......
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批準號:11921003、U1738205、U1738210)資助下,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臺的黃曉淵研究員、袁強研究員和范一中研究員團隊利用費米衛星的伽馬射線數據仔細研究了銀心......
國際天文學家在兩個伽馬射線暴的觀測中,發現了一類劇烈爆發釋放的迄今已知最高能光子。英國《自然》雜志20日發表的3篇論文,描述了這些天體物理學研究結果,對這類高能事件的形成過程提出了顛覆性的解釋。伽馬射......
日前,中國載人航天工程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搭載的伽馬暴偏振探測儀(簡稱“天極”望遠鏡)完成了伽馬射線暴瞬時輻射的高精度偏振探測,實現了預定的科學目標,相關成果于1月14日在線發表在國際學術期刊《自然-天......
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15日透露,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搭載的伽馬暴偏振探測儀(簡稱“天極”望遠鏡)已完成伽馬射線暴瞬時輻射的高精度偏振探測,實現預定科學目標,相關成果于1月14日在線發表在國際重要學術期......
據英國《自然·天文學》雜志近日在線發表的一篇論文,科學家最新發現一個塵氣渦旋遮蔽了一對相互繞行的大質量恒星。測量該星云的速度顯示,其中至少一顆恒星的轉速,足以使之在發生超新星爆發時發射出持久的伽馬射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