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研究員許國旺團隊與鄭州大學附屬第一醫院、聊城市人民醫院以及大連市婦女兒童醫療中心等合作,在探索嬰兒早期飲食—菌群—代謝及其與嬰兒后期肥胖風險的關聯研究中取得新進展。合作團隊揭示了健康嬰兒的年齡特異性腸道微生物組特征,解析了腸道菌群在嬰兒適應飲食結構轉變中的潛在作用,并為靶向干預腸道菌群以降低嬰兒肥胖風險提供了科學依據。相關成果發表在《腸道微生物》上。
嬰兒時期腸道菌群快速發育,伴隨產生的一系列菌群代謝物都與人體健康息息相關。然而,目前關于嬰兒時期腸道菌群演替的研究主要關注腸道菌群的組成,并非其代謝相關功能。而腸道菌群在嬰兒適應從母乳、奶粉到成人化固體飲食結構轉變中的作用并不明晰,生命早期腸道菌群及其共代謝物與后期肥胖風險的關聯尚未得到足夠的關注。
本工作中,合作團隊收集了來自152名健康中國嬰兒在出生第一年內不同時間的糞便樣本,并運用16S rRNA基因測序技術與非靶向代謝組學技術,深入研究了不同時期嬰兒腸道菌群及其共代謝物的動態演替規律。研究發現,酰基肉堿和膽汁酸代謝、糖和能量代謝物,以及氨基酸類代謝物分別在新生兒、4月齡和12月齡的糞便中富集,反映了糞便代謝組隨飲食結構轉變的適應性調整。進一步關聯分析發現,腸道菌群的動態演替在1歲嬰兒適應飲食結構轉變中的潛在作用,并指出了新生兒時期的酰基肉堿代謝與嬰兒后期肥胖風險有關。
同時,新生兒時期也是人體腸道菌群建立及發展的關鍵窗口期,母乳和奶粉作為新生兒的主要營養來源,在塑造腸道菌群的過程中至關重要。許國旺團隊進一步對新生兒腸道菌群的建立及影響因素進行了系統研究,指出母乳菌群和唾液酸寡糖是影響新生兒腸道菌群定植的重要因素,并與降低嬰兒后期肥胖風險相關。其中,新生兒母乳N-乙酰神經氨酸以菌群依賴的方式促進了嬰兒健康生長,并且降低了嬰兒后期的肥胖風險。
巴德醫療科技(上海)有限公司報告,由于新生兒型醫用控溫毯的設計流量與使用說明書有差異,可能會影響產品加熱或冷卻功能。生產商麥迪萬斯股份有限公司MedivanceInc.對其生產的醫用控溫毯Arctic......
導讀:這項技術可以及早發現那些可能對患兒生命產生重大影響的罕見疾病。 瑞孚迪的這項首創研究證明了全基因組測序在對看似健康的新生兒的篩查中存在重......
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批準號:81991523、82073823)等資助下,南京中醫藥大學胡剛教授團隊在神經元糖代謝特征與機制研究方面取得進展。研究成果以“神經元胞體主要進行有氧糖酵解代謝以防止氧化......
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FDA)于周二宣布,正在成立一個新的咨詢委員會,將討論和評估潛在的治療方法,用于干擾人體代謝的基因代謝性疾病。根據監管機構的公告,新的咨詢小組將被稱為基因代謝性疾病咨詢委員會,將......
PlumCare與FabricGenomics簽署合作協議,共同推動希臘新生兒基因篩查計劃2023年12月07日|編輯報道保存以備后用紐約-PlumCare和FabricGenomics周四宣布,它們......
11月11日,中國科學院分子植物科學卓越創新中心李軒團隊在《核酸研究》(NucleicAcidsResearch)上,在線發表了題為RefMetaPlant:referencemetabolomeda......
——訪武漢大學袁必鋒教授2023年9月,走遍中華,尋訪“匠”人“匠”室——“島津中國行”活動來到人杰地靈的千湖之城——湖北武漢。西面是萬里長江,毗鄰最大的內陸湖東湖,坐落其間的就是中國著名的綜合性大學......
中醫理論論證 -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相關腸道微生物組和代謝組分析......
近日,《JAMANetworkOpen》上發表了題為《GenomicSequencingasaFirst-TierScreeningTestandOutcomesofNewbornScreening》......
癌細胞是變色龍,其會完全改變代謝狀況從而不斷生長,近日,一篇發表在國際雜志Cell上題為“ArgininereprogramsmetabolisminlivercancerviaRBM39”的研究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