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2日,中國科學院寧波材料技術與工程研究所與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第八研究院上海航天設備制造總廠共建的“航天材料先進表面工程技術聯合實驗室”在上海航天設備制造總廠揭牌。中科院寧波材料所科技委主任、中國工程院院士薛群基,航天八院副院長孟光,寧波材料所所長崔平和上海航天設備制造總廠黨委書記沈勇輝共同為聯合實驗室揭牌。
揭牌儀式上,崔平全面介紹了寧波材料所建設發展歷程、科研進展及科研合作、人才隊伍以及特色發展理念等情況。
同時,舉行了聯合實驗室技術委員會委員聘任儀式。薛群基擔任技術委員會顧問,中國工程院院士李仲平任主任,航天科技集團首席工藝專家、總工程師郭立杰擔任常務副主任。聯合實驗室掛靠中科院寧波材料所和上海航天設備制造總廠,接受技術委員會指導,實行雙主任和雙秘書管理運行機制。
聯合實驗室將以航天表面工程領域型號技術重大需求為牽引,重點聚焦于航天新材料制備技術、先進等離子噴涂和激光修復技術、海洋環境材料腐蝕失效與防護技術研究,建立航天材料在海洋環境中腐蝕數據庫和評價標準。
聯合實驗室將秉承“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斗,特別能攻關、特別能奉獻”的航天精神,加強航天表面工程專業建設,落實“十三五”技術能力建設規劃,促進航天核心專業工藝技術快速發展,滿足航天型號研制生產發展需要。聯合實驗室將建成具有地域特色和學科優勢的面向航天應用的先進表面工程技術實驗和人才培養基地,成為航天材料先進表面工程技術成果轉化及推廣基地。提高我國航天表面工程領域的綜合應用水平和競爭力,支撐航天工業發展。
薛群基、孟光、崔平、沈勇輝共同為聯合實驗室揭牌
科技日報莫斯科10月10日電(記者董映璧)俄羅斯南烏拉爾國立大學和中國、波蘭同行們共同研發出能夠延長航空航天領域貴重零件服役期的新材料,還能保護金屬涂層免遭腐蝕。相關研究發表在最近的《合金與化合物雜志......
科技日報莫斯科10月10日電(記者董映璧)俄羅斯南烏拉爾國立大學和中國、波蘭同行們共同研發出能夠延長航空航天領域貴重零件服役期的新材料,還能保護金屬涂層免遭腐蝕。相關研究發表在最近的《合金與化合物雜志......
歷時5年,跨越太平洋和大西洋,從中國到美國再到英國,王琰的博士研究生之旅于一年前在劍橋大學完結,順利取得材料科學博士學位。今年8月,劍橋大學教授ManishChhowalla課題組在Nature介紹了......
“夸父一號”(紫金山天文臺供圖)“這一刻,我們等了近50年!”10月9日,我國自主研制的先進天基太陽天文臺(ASO-S)衛星發射成功,并順利進入太陽同步軌道。衛星首席科學家、中國科學院紫金......
最近,中國航天很火。通過嫦娥五號帶回的月壤,我們發現了月球上的新礦物“嫦娥石”。借助天問一號和“祝融號”火星車,我們發現火星上真的有水。有了中國空間站,我們的航天員不僅完成了多次出艙活動,還在太空進行......
從探測月球到逐夢火星,77歲高齡的葉培建已經為中國航天事業奉獻50余年。《面對面》推出《共和國功勛人物》,在北京專訪了葉培建。“責任比命大”葉培建曾擔任中國資源二號衛星的總設計師兼總指揮,......
維度的降低會顯著影響材料的物理化學性質,同時也將引起一系列新奇的量子現象,例如二維材料石墨烯中發現的線性色散。維度對于拓撲材料則更為重要:拓撲材料具有受對稱性保護的邊緣態,從而使得由缺陷或雜質引起的電......
聚酰亞胺(PI)被譽為處于高分子材料金字塔頂端的材料,具有優異的熱穩定性、機械性能、絕緣性能以及化學穩定性,廣泛應用于電氣、電子器件、航空航天等領域。具有高透光度的無色PI薄膜是一類新型戰略性功能材料......
以金屬鋰為負極的鋰金屬二次電池具備超越600Wh/kg能量密度的潛力,是突破傳統鋰離子電池能量密度極限的下一代高比能電池技術發展方向和研究熱點。然而,金屬鋰負極電化學可逆性差成為制約鋰金屬電池循環壽命......
近日,我所無機膜與催化新材料研究組(504組)楊維慎研究員和朱凱月副研究員團隊在水系鋅離子電池正極材料研究方面取得新進展,發展了一種離子交換誘導相變方法,制備了具有超大層間距及高穩定性的針釩鈣石Zn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