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國外科研人員報道了一種新型的無結納米線晶體管(Nature Nanotechnology. 5, 225 (2010))。這種晶體管源極和漏極與溝道區之間沒有結的存在。相比傳統的結型晶體管,無結晶體管的源極、漏極與溝道共用一根重摻雜的硅納米線,從而大大簡化了傳統器件的制備工藝并降低了器件的制作成本。遺憾的是,這種無結晶體管通常都是基于多柵的非平面硅納米線器件結構,工藝上實現起來還需要在絕緣硅襯底(SOI)上利用電子束光刻(EBL)來制作硅納米線。到目前為止還沒有推廣到低成本氧化物半導體和薄膜晶體管。
中科院寧波材料技術與工程研究所所屬新能源所的萬青研究員課題組首次在氧化物體系中制備出高性能的無結共平面柵薄膜晶體管。只要簡單地控制磁控濺射ITO的薄膜厚度,就可以一次性完成晶體管的源極、漏極、溝道和柵極的沉積,實現了真正意義上的無結共平面柵薄膜晶體管。
圖1(a)顯示了無結透明共平面柵薄膜晶體管的制備工藝圖。圖1(b)顯示了器件的透光率以及測試過程中的光學顯微照片。在可見光波長范圍內(400nm-700nm),該無結共平面柵薄膜晶體管的透光率達到了80%。圖2顯示了具有不同ITO薄膜厚度(20nm,40nm,80nm)的無結透明共平面柵薄膜晶體管的轉移曲線和輸出曲線。結果表明,當ITO薄膜厚度減小到約20nm時,無結薄膜晶體管顯示出良好的柵壓調控電流的能力。該器件工作在耗盡型模式下,亞閾值斜率為174mV/dec,電流開關比高達1.3×107。
有關結果發表在《應用物理快報》上【Applied Physics Letters, 99, 193502(2011)】。
圖1:(a)無結共平面柵薄膜晶體管結構示意圖 (b)器件的透光率以及光學顯微照片
圖2:(a)不同ITO薄膜厚度(20nm,40nm,80nm)的無結透明共平面柵晶體管轉移曲線
(b)ITO厚度為20nm的無結透明共平面柵晶體管輸出曲線
英國和加拿大科學家組成的一個國際研究團隊開發出一種新型單分子晶體管,利用量子干涉來控制電子流。這一成果為在電子設備中使用量子效應帶來了新的可能性,有望催生比現有設備更小、更快、更節能的新型晶體管,以制......
美國西北大學、波士頓學院和麻省理工學院研究人員從人腦中汲取靈感,開發出一種能夠進行更高層次思維的新型突觸晶體管,可像人腦一樣同時處理和存儲信息。在新的實驗中,研究人員證明晶體管對數據進行分類的能力,超......
美國西北大學、波士頓學院和麻省理工學院研究人員從人腦中汲取靈感,開發出一種能夠進行更高層次思維的新型突觸晶體管,可像人腦一樣同時處理和存儲信息。在新的實驗中,研究人員證明晶體管對數據進行分類的能力,超......
有機無機金屬鹵化物鈣鈦礦材料憑借高的載流子遷移率在晶體管研究中引起廣泛關注,近年來鈣鈦礦場效應晶體管(PeFET)在探測器和突觸中的應用已得到深入研究。然而,基于PeFET的突觸仍然很難將優異的載流子......
研究團隊成功開發出一種新型生物混合晶體管,該晶體管使用了絲素蛋白作為絕緣材料。絲素蛋白具有高度靈敏和超快的呼吸傳感器性能,可以檢測濕度的細微變化,并且還能用于檢測心血管和肺部疾病以及呼吸中的二氧化碳水......
你的手機微處理器芯片中,其實裝有超過150億個微型晶體管。晶體管由硅、金和銅等金屬以及絕緣體制成,它們共同吸收電流并將其轉換為1和0,以傳輸和存儲信息。晶體管材料是無機的,基本上來自巖石和金屬,但現在......
據最新一期《自然-電子學》報道,瑞士洛桑聯邦理工學院研究人員提出了一種基于二硫化鉬的內存處理器,專用于數據處理中的基本運算之一:向量矩陣乘法。這種操作在數字信號處理和人工智能模型的實現中無處不在,其效......
據最新一期《自然·電子學》報道,瑞士洛桑聯邦理工學院研究人員提出了一種基于二硫化鉬的內存處理器,專用于數據處理中的基本運算之一:向量矩陣乘法。這種操作在數字信號處理和人工智能模型的實現中無處不在,其效......
木材通常在導電方面不是很好,但是現在科學家們已經創造了第一個功能性的木制晶體管。它不是最好的,而且需要額外的加工,但它確實有效,并可能有助于制造出可生物降解的電子產品。活生生的樹木可以成為夠用的電導體......
從中國電科38所獲悉,在2月17日召開的第68屆國際固態電路會議(ISSCC 2021)上,該所發布了一款高性能77GHz(吉赫茲)毫米波芯片及模組,在國際上首次實現兩顆3發4收毫米波芯片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