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會現場
8月19日,中共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在青海西寧市舉行青海玉樹全國抗震救災總結表彰大會,授予225個集體“全國抗震救災英雄集體”榮譽稱號,授予330名個人“全國抗震救災模范”榮譽稱號,追授4名同志“全國抗震救災模范”榮譽稱號。中國科學院對地觀測與數字地球科學中心榮獲“全國抗震救災英雄集體”稱號。黨委書記王小明代表對地觀測中心出席了表彰大會。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國務院抗震救災總指揮部總指揮回良玉,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書記處書記、中宣部部長劉云山,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軍委副主席徐才厚,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李建國,全國政協副主席錢運錄出席大會,國務委員、國務院秘書長馬凱主持大會。
今年4月14日,青海省玉樹藏族自治州玉樹縣發生7.1級強烈地震。災情發生后,對地觀測與數字地球科學中心緊急啟動災情遙感應急響應體系,快速構建了天、空、地一體化地震災害遙感監測網絡,當天下午就獲取了災區高分辨率航空遙感數據,15日凌晨2點30分,第一批災區遙感影像及分析報告送往國務院應急辦公室,15日清晨6點,在玉樹地震發生后24小時內,第二批災后航空遙感圖像和專報報送至國家有關部門,國務院領導親自聽取了對地觀測中心主任郭華東的匯報。此外,對獲取的航空航天遙感數據實施了同步數據共享,在批量數據抵達北京后,16個行業部門均在第一時間獲得相關數據,為救災、防災贏得了寶貴的時間,為國家有關部門提供了重要的決策支持和咨詢服務,得到了國家領導、中科院領導以及國家各部門、地方政府的高度評價。
2024年9月3日9時22分,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使用長征四號乙運載火箭,成功將遙感四十三號02組衛星發射升空。衛星順利進入預定軌道,發射任務獲得圓滿成功。本次發射的遙感四十三號02組衛星由中國航天......
云南騰沖,一個鐵血又柔情的極邊之地,歷朝歷代都有重兵把守。這里有火山、密林、溫泉、古鎮,也是旅行愛好者的樂園。2023年冬天,88歲的中國科學院院士童慶禧和他的老朋友、中國科學院院士薛永祺等人又一次來......
記者從中山大學獲悉,在6月14日召開的中國遙感應用協會2024年年會上,中山大學與武漢大學聯合參與的“我國衛星遙感在極地科考中取得重大成果”入選“2023年度遙感領域十大事件”,并排在首位。“2023......
隨著理念的演進和科技的發展,對地球系統的觀測正從看清地球的樣貌深入拓展到探測地球圈層的內在。“透視地球”基于多種對地觀測手段對大氣圈、水圈、生物圈、巖石圈等地球空間物理要素、內部結構及其演變過程進行精......
4月20日至21日,由中國遙感應用協會定量遙感專業委員會(定量遙感專委會)主辦,遙感衛星應用國家工程研究中心、遙感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中國科學院懷來遙感綜合試驗站承辦的2024年遙感地面觀測聯盟年會在......
3月27日,由中國科學院新疆生態與地理研究所和哈薩克斯坦阿拉法拉比國立大學共建的中哈遙感技術與應用聯合實驗室在哈薩克斯坦阿拉木圖舉行揭牌儀式。2023年5月19日,新疆生地所與阿拉法拉比國立大學在哈薩......
甘肅臨夏州積石山6.2級地震發生后,青海省科技廳黨組堅決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全面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和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發揮科技職能和技術力量優勢,有序有力開......
近日,中國科學院空天信息創新研究院賽博智能團隊基于自研的遙感智能解譯基礎模型,聯合中科邊緣智慧信息科技(蘇州)有限公司,共同發布“空天·靈犀”遙感智能訓推一體機,突破了基礎模型輕量化等關鍵技術,實現了......
9月20日,第二屆無人機遙感比測活動在江西共青城啟幕。活動旨在通過以測代引方式,深化集技術比武、學術研討、產業對接的三位一體平臺,推動無人機遙感技術創新發展。遙感技術作為觀測地球、認知地球、解決重大全......
近期,中國科學院上海天文臺研究員金雙根帶領的衛星導航與遙感研究團隊,開展了地表負荷季節性信號的空間大地測量研究,綜合全球衛星導航系統(GlobalNavigationSatelliteSystem,G......